第36章(第3/5页)

汽车站人多,周桂担心卫子英走丢,一下车,就麻利地拿了根布绳子,系在了卫子英的手腕上。

今儿进城,她背的东西太多了,空不出手抱卫子英,所以,只能把小丫头套着。

祖孙俩跟着人群,走出汽车站。

周桂牵着绳子,打量了一下四周,然后带着卫子英进了旁边一家卖包子的国有商店,周桂买了两个包子,随便问了一下老板,南山家具厂该怎么去。

这老板也是个热情的,给周桂指了汽车站对面的公交车站,说坐五路电车,就能抵达南山家家具厂。

周桂向老板道了声谢,带着卫子英过了马路,然后在公交车站下静静地等着车子。

卫子英第一次进城,心里对啥都好奇的很。

虽然这个年代,比不上星际时代发达,但也另有一番景色,卫子英当系统那会儿,对外面的认知,全是来自于制造者的输入,不懂,也不知道该如何欣赏,但现在她是人,有好奇心,她肉眼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值得她探索的。

等车这会儿功夫,小丫头便把周遭环境记住了。

她笑吟吟的,一边吃着小包子,一边听着马路上,自行车的铃铛声和汽车声。

吃着吃着,她眼睛一瞄,便见公交车站旁边,走过一大一小两个人。

大的是个男孩子,看着应该有十五六岁了,而小的则是个女孩,七八岁左右。

女孩手上拿着一根冰糕,穿着一件粉红色的蓬松小裙子,头发打理得很精致,梳着两个小马尾,马尾上还有两朵红色的头花。

这女孩子长得精致,打扮的也很精致。

正啃包子的卫子英,在看到这个女孩刹那,乌黑眼睛就凝在了别人身上。

看的时候,她眼睛里还充斥着一丝探究。

卫子英的记忆很好,只要见过或是看过的人,就没有一个她不记得的。

旁边等车的女孩,虽然陌生,但卫子英却认得她。

暑假,她大姨来的那天,她曾在甘华镇上见过她。

那天,这个女孩子坐在收购站外面的石墩子上,一直盯着玉华姐姐看,那天陪在这个女孩身边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成年男人,今天陪在这个女孩身边的,则换成了另一个人。

不过,就是换了人,卫子英也能从这三个人相似的面容上,猜出他们的关系。

这三个人,应该是三父子……

“大哥,我上次真看见了她,她在甘华镇上卖冰粉。”

吃着冰糕的女孩,虽然穿得可爱,但是脸上的表情却是不怎么可爱。

一双本该澄澈的眼睛,透着憎恶,不懂收敛的情绪,败坏了她给人的感觉,小小年纪就露出种骄横跋扈。

卫子英被她吓了一跳,双腿往周桂跟前挪了一下。

甘华镇和卖冰粉这两个词一出,等车的周桂心里疑惑,掀眼,往这对兄妹身上瞅了一眼。

冰粉……

今年镇上卖冰粉的,可就只有她们这一家,这闺女是在说谁?

“看到就看到了,当不知道就成。”一旁,少年神情淡淡,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

他说完话,扭头往前边的马路看去。

这一看,一双眼睛就撞进了周桂探究的眼神里。

少年疑惑,蹙了蹙眉头瞥开眼,而那吃雪糕的女孩,也看到了车站处,等车的周桂和卫子英。

看到卫子英刹那,她脸颊浮出了丝丝狐疑,片刻后,也不知从卫子英脸上看了出啥,她眼里一惊,不等车了,拉着身边的少年就往车站后面走去。

而卫子英则在她伸手拉少年时,眼尖的,在她手腕上发现了一个木制的小葫芦。

看到这个葫芦刹那,卫子英黑溜溜的眼睛,登上现出惊疑。

木葫芦……

嗯嗯嗯,玉华姐脖子上也有一个来着。

啊,看来上次不是自己想多了,而是这个女孩真的认识玉华姐,看她神情,她对玉华姐,不止是认识这么简单,她……还很讨厌玉华姐。

奇怪,她干嘛讨厌玉华姐姐?

卫子英和周桂都因为这个女孩,陷入了短暂的走神中,两祖孙都有些泛迷糊,暗暗猜测这个女孩是谁。走神间,去南山的电车也来了,车子一靠站,周桂就立马回神,带着卫子英坐上了车。

从汽车站这里坐车去南山家具厂得要五分钱,车上没几个人,周桂付了钱,就抱着卫子英,坐到了靠车窗的位子上。

卫子英这会儿没了看稀奇的欲望,小眉打成了一个结,一直在想刚才那个小女孩的事。

“英子,咋了?”孙女额头都皱出个川字了,周桂想当看不到都不成,垂头,疑问道。

卫子英回神,往车窗外瞅了眼,然后抬起小脸蛋,看着周桂:“奶,刚才那个吃冰糕的小姐姐,我见过了。”

“见过,在哪儿见过?”周桂一听,老眼楞了楞,赶忙问。

刚才那小女孩的话,明显指的就是他们。

镇上就一个冰粉摊子,还是自己孙女和潘家闺女捣鼓出来的,就是不知她嘴里说的‘他’到底是说哪个人。因为,每次英子和玉华去卖冰粉身边都跟了人。

“镇上,就是大姨来的那天,那个小姐姐坐在收购站门外,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玉华姐,后来,她被一个叔叔抱走了。那个叔叔应该是他们的爸爸,因为他们三个的脸很像。”

卫子英说到这里,小脸皱了起来:“奶,我刚才瞅到小姐姐手腕上,也有个木葫芦,和玉华姐的木头葫芦很像。”

“看玉华,还有个木葫芦……”周桂听到卫子英的话,蹙着眼睛想了会儿,然后似乎明白了什么,道:“英子,这事你别吱声,谁也不说,潘玉华那儿,你也别提。”

木葫芦……

当年玉华那闺女被捡回来时,身上除了一身穿的,就只有这个木葫芦。

这事,整个生产队的都知道。

当初潘家把闺女要过去时,村里就有人说,让潘家把那个木葫芦给收起来。

孩子身上放了东西,这明显就有要认回去的打算。潘家养人一场,总不可能养大了,让别人来摘桃子。但潘家那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那木头葫芦收了一段时间,又系到了闺女的脖子上。

两个相同的木葫芦,刚才的一大一小不定和玉华那闺女有关系。

唯一让周桂迷糊的,便是那对兄妹的态度。

听他们谈话,他们似乎很不待见玉华闺女,特别是那个小闺女,提到时,语气中都透着厌恶。

这事,等回去了,她得去和潘宏军两口子吱一声。

“嗯嗯,奶不让说,我就不说。”卫子英乖巧点头。

她其实弄不明白为什么奶奶不让多话,但她是个听话的乖统统。

祖孙俩说了两句,便歇了声,静静地看着窗户外,与此同时,那离开车站的两兄妹,在她们上车后,又回到了车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