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3/5页)

“行,等会吃完饭,我就让志飞去隔壁镇。”张冬梅明白周桂的意思,笑了笑点头道。

这种事,要换以前,肯定是卫永民去喊卫永华两口子,但自从分家后,周桂便真不再和这个儿子亲近了。

有什么事,宁愿去麻烦卫良忠家的小子,也不会再喊他跑腿。就是有时候地里活多忙不过来,摸黑去挑水,也绝不开口让卫永民帮她挑。

她这做派,让村里的人看得一脸迷糊。

儿子就算分出去了,也不必这么生疏啊,咋周桂一夜间就对卫永民这么冷淡了呢。

好在卫永民还没棒槌到无可救药,知道老房子这边只有周桂一个劳力,隔三岔五就会来挑缸水,或是背捆柴过来。

不过分家那时,他的选择是真让周桂气进了心,反正说啥都不理他。

说话功夫,菜也起锅了。周桂让卫志勇去沟子把他们大爷喊过来,然后自己则开始往堂屋端菜。

这会儿,卫老太也过来了,一进屋,就招呼苏凌云上桌。

西南习俗,八仙桌的上方,只有自家老人才能坐,这是对老人的尊敬。但当家里有贵客来时,这个所谓的上方,则会由客人和老人一起坐。

苏凌云不大懂这边的习俗,上桌后,很自然的就想靠着几个孩子坐,卫老太见了,赶忙把苏凌云拉到自己身边,笑着脸,让苏凌云跟她坐。

今儿这顿招待苏凌云的菜,都能比得上年前那天卫家的伙食了。几个小孩,得了大人们发话后,便开始动筷吃起来。

桌上的酸萝卜鸭汤,成了卫子英的最爱。坐在桌上的大人,都是疼爱孩子的,鸭腿自然而然落进了卫子英的碗里。卫子英眼睛大,肚子小,总觉得自己能吃很多,结果,一个鸭腿,外加一碗鸭汤,就把她吃撑了。

吃完饭,张冬梅回沟子里,让志飞去隔壁镇喊卫永华夫妻,苏凌云则抱着卫子英睡了一会儿午觉,醒来后,就让卫子英给她带路,逛逛这个她妹妹生活了十年的地方。

把左河湾都踩了个遍,天快黑时,卫永华夫妻就急吼吼地赶回来了。

“姐,你怎么要来,也不先给我来个信。”

卧房里,苏若楠坐在椅子上,一脸娇俏闺女般,看着苏凌云在那里铺床。

没错,就是苏凌云自己铺床。

周桂中午吃完饭,把装在柜子的竹席拿去河里清洗干净,晾了一个下午,就等着晚上给苏凌云铺床,结果她要铺床的时候,苏若楠回来了。

她一回来,就接了席子,说她去给苏凌云铺床,不想进屋后这铺床的换了一个人,换成了苏凌云自己的。

“太匆忙,写信不定信还没到,我就先到了,就干脆没告诉你,先过来了。”苏凌云把竹席弄好,坐到床上,然后笑眯眯地朝苏若楠招了招手。

苏若楠一笑,像个小迷妹似的,忙不迭抬起脚,坐到苏凌云身边。

“若楠,咱爹那里儿透出消息,说高考要恢复了,你要不要参加高考。”姐妹俩一坐下,苏凌云就立即进入正题。

她这趟亲自过来,就是想问问苏若楠要不要参加高考的。

虽然高考恢复这事,还没传出来,但稍微有点门路的,都知道高考要恢复了,并且就在这段时间。

“高考恢复?”苏若楠微震,缓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高考啊……

当年,她就是高考停下后的第一批高中毕业生,说没遗憾那是肯定的,但是现在……

“不考了,我下乡十年都没翻过书,学的东西全还给老师了,倒是姐姐教我的算盘,我还牢牢记得。”苏若楠释然一笑,慢吞吞道。

她都快三十岁了,儿子女儿生了三个,还考什么考。

“真不考了?”苏凌云看着妹妹的神情,便知,她似乎真的不想去考。

“我这次来,把高考材料都给你带来了,你要想考,抓紧时间复习一下,不是没有机会。”

妹妹当年就想上大学,但因时局原因,止步在了高中,好不容易等来机会,她不想妹妹有什么遗憾。

苏若楠眉眼舒展,神态自若:“不考了,读大学是我十六七岁时的梦想,但梦想是会变的,我现在啊,就想守着永华他们四父子,好好过日子。”

“那榆木疙瘩有什么好的,值得你放弃高考?”苏凌云有些不赞同妹妹的意思。

要过日子,也不必放弃高考啊。

听妹妹话里的意思,似乎妹夫和孩子们比高考更让她上心。

“没什么放弃不放弃,他好不好,我自己心里清楚就成。”苏若楠瞋了眼苏凌云。

永华是比不上姐夫出息,但他对她好,还是十年如一日的好,就凭这一个好字,她就甘愿陪他过。而且,卫家这边虽然多了陈丽这糟心玩意,但抛开她,公婆也好相处,嫁进卫家这么多年,公婆是一个眼色都没给她看过。

这么舒心的日子,她还去折腾别的干什么,再说了,高考也不见得能考上不是,她现在,只想给永华和自己谋一份工作。有了工作,她这小家就真的没什么可以愁的了。

苏若楠心有成算,话锋一转,道:“姐,我不骗你,高考我可能是真没什么希望,既然如此,又何必去做那个梦。你这趟过来,是西口市的家具厂定下来了吧,是不是要开始招工了。”

苏凌云点了点头,看着苏若楠的眼晴,透出点心疼。

她娇生惯养的妹妹,错过了上大学的最好时间,早早结婚嫁人,如今……

罢了,既然妹妹已经有打算,那便这样吧。

有她看着,总归不会让她一辈子扎根在农村。

虽然大家都说农民好,但只有在农村呆过的,才会知道,黄背朝天,一天到晚都有干不完活的农民有多辛苦。

“嗯,落成了,七月二十六那天,工厂正式招工,第一批工人就是要有手艺的老师傅,你到时候记得让永华去,还有你,分厂的会计同样是向外招,到时候你也去。”

苏若楠:“厂里有员工住的地方吗?”

苏凌云:“那肯定有,厂子在西口市南山山脚,不是新建的,是西口市政府划给我们的,厂房和住的地方都是现成的,如果你和永华能一起进厂,那肯定是能分到房子。”

苏若楠:“嗯,二十六那天,我一定准时去。”

苏凌云说完高考的事,就把话题转到了三个孩子身上。按苏凌云的意思,妹妹和妹夫都要去城里,那孩子们最好也跟着去,上学方便些。

然而苏若楠却不是这么想的:“暂时不带孩子,英子年纪太小,等我和永华上班了,肯定是没多少时间照顾她,等她到了上学的年纪,再接去我们身边吧。”

她生的三个孩子,哪个不是在婆婆背上长的,所以,把孩子交给婆婆带,她没什么不能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