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4/5页)

一家人在沟子里和张荷花母女汇合,然后张荷花挑上那两桶镇好的冰粉,让周桂帮忙背上几个碗和一张小桌子,外加两三根小板凳,就去了集上。

他们出发的早,到了甘华镇太阳才爬上山。

潘玉华经常跟着她爸上街卖鞋卖帽子,知道哪个地儿最适合摆摊,她带着几个大人,七拐八拐,把地儿给定在了收购站和供销社的中央地段。

这是卫子英穿越过来大半年后,第四次来甘华镇,第一次是来镇上缝针,第二次是拆线,第三次就年初三那回,这第四回 再来,小丫头就跟那小老太太一样,一来就坐到了旁边的石墩子上,不动了。

那规规矩矩坐着的样子,把跟着来的周桂和卫良峰,看得一呆一呆,都不知道她这是咋了。

潘玉华看着卫子英这样,噗嗤一笑,转头对卫良峰和周桂道:“二爷,二奶,英子初三来赶集,被大家的背篓挤到了。”

周桂一听,脑子里顿时就放出小丫头被背篓挤得小脸皱巴巴的样子,也不知是哪里触到了她的笑点,她呵呵一笑,:“英子,你不会以为先找个地儿坐着,等会大伙就挤不到你了吧。”

“嗯,我都坐到边边上了,肯定挤不到我了。”卫子英点头。

周桂抽抽眉头,不想打击小孙女。

这赶集日,是大伙凑堆的日子,就算没啥要买的,也会上街来瞎逛一下,乡下人嘛,走到哪都少不得背篓,人多背篓多,别说边边角角,就是小丫头坐到了别人的大门前,也是有可能会挤到的。

“行吧,先坐着,等会儿要挤到了再说。”说着,周桂就帮着张荷花和潘玉华撑摊子。

等着她们把摊子撑起来,街上的行人,也陆续多了起来。

冰粉虽是西南这边独有的东西,但并不是什么稀缺玩意,大家夏天想吃冰粉,多是去山上薅点野冰粉,拿回来搓。

冰粉是没有味道的,洗出来后,看着跟果冻差不多,软软滑滑,一吸溜就能入喉,再配上点熬的红糖,味道清凉又爽口。

整条街上,卖冰粉的就卫子英他们这一家,大伙看见了都稀奇的不行。

因为,整条街都没有卖这东西的,而且这东西,还不算是不能卖的玩意。

潘玉华很会定价,五分钱一碗。

这年头,虽然大家都穷,但五分钱却还都掏得出来,当第一人,因为太热,口渴时买了一碗冰粉,后面冰粉就好卖了。

卖到最后,两桶冰粉竟然全卖完了。

卖完的时候还特别早,不到十一点,而一开始坐到石墩子上的卫子英,被过路人背篓撞来撞去,也坐不住,干脆甩着小胳膊,帮着潘玉华一起收钱。

老实话,今儿卖冰粉,周桂和张荷花是吃惊的。

在她们看来,这冰粉有啥好卖的,想吃了,去山面薅点野生的冰粉籽,搓一搓不就有了,不要钱就能吃的东西,谁要买啊。

结果……她们想都没想到,不但有人买,而且买的还特别多。

瞅瞅,两大桶呢,竟这么快就卖完了。

两个大人惊喜的不行,而卫子英和潘玉华,则数起了她们的小钱钱。

两姑娘为了方便数钱,收钱的时候,就把钱给弄得整整齐齐的,这会儿数起来,都快得不行。

数完后,卫子英小眼熠熠发亮,不可置信地说:“五块,我这儿有五块。”

哇,那两桶冰粉,竟这么耐卖,她手上就有五块,再加上玉华姐姐手里的,怕不得都有十来块了。

潘玉华:“六块八,一共十一块八,小英子,咱挣钱了……”

十一块八的数,直接砸得卫子英晕乎乎。

她忙活大半年,存款都才刚刚三十块,今儿半天不到,竟就挣了这么多。

虽然这钱还有一半是玉华姐的,但卫子英还是高兴得眯起了眼睛。

周桂和张荷花听到两闺女报出来的数,搬着手指头算了算,也惊呆了,一直到收摊,两个人都没能回过神。

“奶,奶,我要吃包子,包子。”收完摊,卫子英眼睛一转,就瞅到了旁边的一家包子店。

今天挣钱了,必须犒劳犒劳自己。

“行,你自己给钱。”周桂从震惊中回过神,稀疏眉头一扬,高兴道。

看来老太太和老头子还真没看错,他们老卫家啊,不定最后,英子才是那个最有出息的。

瞅瞅,这身高还没到她的屁股呢,挣的钱,就一次比一次多,自家孙女和潘家闺女这脑袋瓜,是怎么长的,咋就这么厉害呢。

刚才他们算数,那么多钱,她两竟一次就数过来了,数完了,还能马上加出来。

她和张荷花两个,都要搬着指头算算,才能算出来呢。

卫子英得了周桂的话,眼睛弯弯眯起,甩着小胳膊就去买包子。

卫子英不习惯吃独食,买的时候,家里每个人都买了,还给潘玉华买了一个,全是肉包子,买回来她也没吃,准备提回家等晚上哥哥们放学回来了,再蒸热了吃。

买好包子,卫子英跟着周桂逛了一会儿街,然后就准备回家了。在回去前,周桂去供销社,称了一斤红糖。

这卖冰粉的摊子,是潘家闺女和孙女一起捣鼓出来的。周桂看张荷花刚才那意思,似乎是没想插手丫头们的事,既然潘家都不插手,那老卫家自然也不做那逗人嫌的事。不过,一码归一码,这次红糖是潘家熬,那等下个集市的时候,配冰粉的红糖,就得自家熬。

她看过小孙女的冰粉籽,要是量都和今儿一样,怕得卖上四五次才能卖完,回头,就一家出一次红糖,让小丫头们慢慢卖。

今儿赶集日,街上人多,因着甘华镇下的各个村,都还没通电,公社的广播喇叭还没办法传遍整个甘华镇,公社这边就习惯了趁赶集日,用广播喇叭,向各个生产大队,通知事情。

今天也一样,一个上午,公社的广播喇叭都在叫,提醒着大家注意给庄稼施肥,还有防虫。地里的事说话了,公社喇叭里,一阵音乐之后,突然传出了另一条通知。

这条通知一出,集上的人顿时沸腾了。

只因为,刚才那通知竟是让各生产大队,于六月初九这天组织队里的成员,到公社来观看人贩子判决执行的事。

甘华镇人贩子这事,从去年朱标强偷小孩后,就一直没有消下去。

原本大家也快忘了这事,可后来左河湾那边又出事了,朱家更是被一锅给端了,据说整个朱家,除了那在矿上上班的朱老大家,连朱家女婿都牵扯进了这个案子里。

后来这些人,都被公安抓了,但抓到人贩子后,却一直没有下文,不想这么久过去,公社竟又有消息了。

判决执行……

这是啥意思,难不成,朱老头没和他儿子女儿一样吃枪子,反而要在镇上公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