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拍桌(第2/3页)

“那起子贱人们就当儿子死了,肆意欺负儿子福晋吧?”

这话不但康熙,连他的迷弟胤礽都听不下去了:“大哥放心,大嫂才不是那任由人欺负的。若真有谁敢挑衅到她当面,哪还用旁人啊?大嫂,大嫂生起气来,可是连妃位主子都敢动手掌掴的。”

呃,已故的平妃赫舍里氏,那可是胤礽亲姨母来着。

再说,宫中可还有惠贵妃呢,还有一心念着大嫂好的太后呢。那些人背后再怎么酸,到了大嫂面前也不敢透露一丝半点。

只积极曲意逢迎。

虽说她们家犬子配不上大侄女,可万一呢?

皇阿玛毕竟答应过,说让珠珠跟敏敏自己选夫来着。所以这两年,甭管是秋狝还是前头的南巡,往敏敏跟前讨好的蒙古各部小王爷、小台吉,各家公子等,都不在少数。

只可惜,敏敏一心扑在生意上,根本心无旁骛。

再多偶遇、巧合到她这儿,也注定了俏媚眼抛给瞎子看。

“这就对了。”胤禔点头:“这么一点大的小丫头,找的哪门子夫婿?纯禧姐她们都是十九才赐婚成婚,当侄女的怎么好越过姑爸爸?”

为表尊重,孩子二十岁之前,还是别谈这个。快让她们多在府上,享受几年快乐的闺阁时光。

因为那早婚早育,近亲结婚的种种危害等流传甚广。如今民间都不会太早定下儿女婚事,宫中选秀都把最小年龄定在十六岁。

康熙自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与儿子唱反调。

他只结合着乖孙女的战功,打算破格封她为固伦公主。本朝有,且唯一的固伦公主,自来只有皇上嫡女才能享有的尊号。

皇室宗女中可以达到的最高等级。

一在朝堂上公布,就必定会被御史台、六科与宗人府上书反对的那种。

但康熙认为自家乖孙女值得。

胤礽也笑着夸奖:“珠珠确实出类拔萃,远胜许多须眉男儿。可惜……若非生为女儿身,一定能驰骋疆场,成为大清的又一员悍将。”

胤禔好大一个白眼翻过去:“瞧太子这话说的,身为女儿身,难道就耽搁孩子建功立业了?”

“这两年之间,无数次的捷报。孩子斩敌多少,斩获多少。多少次率着她的鹰扬号,对海盗水匪围追堵截。又多少次献良策,不战而屈人之兵?”

“甚至如今这蒸汽船,蒸汽战船都有她不可磨灭的功劳。当年若不是她坚持,天知道大清还有多少年才能鼓捣出来蒸汽机……”

胤禔怒气冲冲,一项一项地细数自家闺女功劳。

确定事无巨细,一样不拉之后,才拧眉质问:“怎么着?匪窝里的金银朝廷乐呵的收着,倭子、身毒等国称臣纳贡美滋滋应着。等论功行赏的时候,倒嫌弃我们珠珠不是个男儿身了?”

胤礽被质问得连连后退:“大哥,大哥,你冷静点。弟弟绝没有否认大侄女功劳的意思,否则……”

“否则也不会跟皇阿玛商量着,把珠珠破格封为固伦公主啊!要知道,弟弟家的瑚图灵阿到现在也还没有任何封号呢。大侄女跟小侄女一个固伦公主,一个和硕公主,已经前所未有了。”

绝对绝对的皇恩浩荡。

可胤禔稀罕么?

他不!

他根本不跟蠢弟弟废话,直接就跪在了君前:“皇阿玛如此疼爱,按说,儿子该感激不尽。可……儿子命歹,早早就……”

“这辈子,儿子算是,算是不可能再给咱们爱新觉罗家开枝散叶了。当然,为救皇阿玛,儿子万死而不悔。珠珠跟敏敏也各有其才,远胜别人家的所谓须眉男儿。”

康熙上前,亲手把他扶起来。

很是安慰劝解了一番,极大地肯定了两个孙女的优秀。

胤禔赶紧顺杆往上爬:“是吧?皇阿玛也觉得儿子那俩丫头不差吧!尤其是珠珠,那孩子文韬武略,骑射过人还使得一手好枪法。”

“小小年纪,就用兵如神,常令儿子都有些自叹不如。如此人才若闲置不用,简直是整个朝廷的损失。而若,若把人嫁去蒙古,儿子都,都怕她顺手把蒙古统一了。”

康熙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这也不成,那也不成的。难道你还想把你的直亲王王爵传给她,让她以女子之身跻身朝堂么?”

胤禔笑着跪下:“皇阿玛圣明,儿子正有此意。”

啥玩意?

康熙惊呆,太子直接石化:“这,这这这,这简直不成体统。自大清立国以来,就,就从未有过如此荒唐事……”

胤禔好大一个白眼翻过去,直接抢白:“呵,大清以前还没规模化种土豆,没跟蒙古做生意。没有水泥、没有蒸汽船呢。”

“太子以后肩负的可是万里江山,切不可因循守旧。要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站在大清角度多想想。珠珠才虚十六岁就能如此,若再让她成长些年呢?”

“可是……”

“哪有那么多可是?”胤禔皱眉:“比起男女,百姓更看重哪个能奉公守法,与他们张目。而你跟皇阿玛,也该放下这些世俗偏见。好好衡量一下,就会发现让珠珠做王世女是最好的选择。”

“但事关皇家血脉……”

“多新鲜呀!就算是皇子、皇孙,不也得娶个外姓的福晋,才能诞下健康聪明的孩子?让珠珠纳个婿,生下的孩子姓爱新觉罗,不一样么!”

那还是不一样的吧。若此例一开,效法者众,不就乱套了么?

胤礽挠头:“大哥,这个真不一样。你,你还是别说了。还是考虑考虑,瞧哪家小阿哥可以,过继一个吧。”

“去年太子妃又生了小阿哥,大哥若是不嫌弃,就送与你做儿子。或者,唔,四十年,弟弘晴被果子卡住了喉咙,亏大嫂施以妙法,才终于获救。弟俩口子当场就给大嫂跪了,说以后弘晴就是你们儿子。”

“你若嫌这两个大了些,那,那四弟妹也怀上了胎……”

这都是各家嫡子,血脉也近。

你总不至于怀疑咱们哥几个图谋你爵位,或者孩子养不熟,将来不孝顺、不肯护持两个姐姐等等。

为了自家大哥,太子也是豁出去了。连唯的嫡子都能舍出去一个。

胤禔万分感动,但拒绝接受。甚至还狂怒拍桌:“爷家骄女文韬武略,凭什么不能纳婿承爵?反正爷不管,爷不养任何旁人家的儿子,只守着这一双女儿。”

“皇阿玛要实在吝啬,就……就直接搁置此事吧!等儿子日后没了,再把爵位收回去便是。”

摆明了车马,宁可绝嗣,归还爵位也绝不养假儿子。

康熙心里也存着气儿,但好大儿到底是为了救他才落到如此境地。他再如何,也舍不得狠狠一脚踹过去,直接把人打醒。

只得苦口婆心地劝,从祖制讲到民俗法统大清律,以及此例一开可能会有的种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