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建议(第2/2页)

康熙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刚刚一个走神,说出了心中所想。

把太子都吓坏了。

“好好好,朕不说不说。好好活着,多教导咱们保成几年。好让你能更妥善地接过朕肩头这副重担,真正做到既往开来。”

嗯嗯。

胤礽用力点头,表示自己要学的还多着呢。怎么也得三五十年,才敢说学会皇阿玛七八成。

父子两个相视一笑,还真就之后必然会有的封爵事宜做了个初步讨论。

被问及看法,胤礽只道:“别的兄弟在战场上表现如何,儿子不得而知。便不做置评,相信皇阿玛也自有考量。只大哥厥功最著,儿子瞧着都不下于开国之初那些铁帽子王。”

言下之意,竟是要直接将多罗直郡王升级成和硕直亲王,后头还得加个世袭罔替。

康熙:……

谁能想到呢?

当初斗得像乌眼鸡似的兄弟俩,停止争斗之后。一直被正曲为直的胤礽竟对他大哥有了这么深的崇拜与亲近之意,铁帽子王都说给就给。

慷慨到康熙都有些担忧,唯恐一个索额图倒下去,太子又对他大哥言听计从了。

见皇阿玛不语,胤礽也不敢深劝,生怕适得其反。只微笑道:“最后如何决定,还得看皇阿玛的意思。儿子只是觉得,大哥值得。不管是从忠心,还是从功劳上。而且……”

“大哥膝下只有两女,这爵位高些,可过继的子嗣就能好点吧?”

至少是个健康聪明的,正经皇子福晋生的。能自小养在膝下,真心孝敬大哥大嫂,给珠珠两姐妹撑腰的。

为了大哥大嫂的晚年幸福,胤礽简直操碎了心。

康熙想了想,还是摇头:“你如有心,等日后再给他加封吧。如今,朕瞧着和硕亲王便挺好,顶多给他个双俸。免得你然后封无可封,也省得他仗着自己是被朕封的铁帽子王对你颐指气使。”

他都把话说到这儿了,胤禔还能说什么呢?

只能再跪,再谢皇阿玛偏爱,处处都为他想到头里呗。父子俩互相夸奖肯定,气氛温馨又和乐。

毓庆宫中,接到圣旨的瓜尔佳氏都懵了:好端端的,宫权怎么就到了她手里?贵妃娘娘不是管得好好的么!而且,马上就来到年了,又赶着新疆大捷,想也知道年宴肯定格外隆重。

这时候让她仓促就任,真的不是在坑人么?想想贵妃娘娘那阖宫第一的家世,太子妃就心有惴惴。

结果没想到,不等着她主动上门拜访呢,贵妃娘娘就先屈尊来了:“打从太子大婚,本宫就盼着皇上赶紧下令,好让本宫脱离苦海。偏太子妃你过过门喜,接连有妊,生让本宫盼了一年又一年。”

“天可怜见的,可让本宫盼着了。”

太子妃:!!!

太子妃都快失去自己的表情管理了,真·做梦也没想到贵妃娘娘会是这么个反应啊。

翌日,伊凤来给她道喜的时候,她整个人都还恍恍惚惚着。

按说宫权是宫妃的最爱之一啊!

既能体现圣宠,方便邀宠,还有油水,方便安插人手等等。素来被各宫明争暗抢,哪有贵妃娘娘这么急切甩手,生怕沾上的呢。

“因为你说那些,人家都不稀罕啊!娘娘嫁妆丰厚,地位卓然。她不找旁人便罢,谁敢往她眼皮子底下使坏?”伊凤摊手:“所有好处都可有可无,何不早早交出去免得劳神费力呢!”

万一遇着什么幺蛾子,搞不好还得担着点管束不力的罪名。

瓜尔佳氏愕然:“这……也是。是我着相了,不如大嫂跟贵妃娘娘豁达。”

“当局者迷嘛,难免的。太子妃莫忧,你苦学多年,便开始不熟悉难上手些,假以时日,也一定能顺顺利利。而且,皇阿玛虽有考验你的意思,但也不会真瞧着你陷入困局。肯定嘱咐过贵妃娘娘,让她多教导于你。”

果不其然。

贵妃娘娘虽贵体不虞,但还是心念九州一统后的第一个年宴。唯恐太子妃仓促接手有所不周,常带病指导,使太子妃突飞猛进。

也让康熙三十六年的年宴格外隆重又完美,没有丝毫不妥。

为此,皇上连番夸奖、几度厚赏。

言说自孝懿皇后薨后,宫中事物就多仰仗贵妃。倏忽数年,未尝一错,可惜贵妃身体欠佳,只能好生将养,倒使朕少一内廷之良佐、

贵妃当即洒泪,连说自己何德何能,哪堪皇上这般肯定云云。

康熙拍了拍她手背,温声劝了几句。还给了她个封号,相当于给她升了半级。

贵妃:!!!

万万没想到,辛辛苦苦七八年纹丝未动。卸任时候知情识趣了下,想给未来的皇后娘娘卖个好吧,还捞着封号了。

“儿子,看见了吧?干活不一定受奖,但听话肯定没有亏吃。哎呀,温贵妃,果然比光秃秃的贵妃好听不少。你再给额娘解释解释,那个温字都有什么寓意来着?”

难得额娘欢喜,胤俄当然积极配合。

当打了个千儿,朗声回道:“额娘,这可是个好字儿。您听着啊,德性宽柔曰温;和顺可即曰温;仁良好礼曰温;乐育群生曰温;宽仁惠下曰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