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返乡(第3/3页)

沈舟既然说了,就能给安排解决。

邓毅道:“那我就代表你嫂子谢谢你了。”

沈舟道:“我走之前,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么?”趁着他要离开,一并都解决了。

邓毅道:“我想找个专门改刀配菜的厨子。”不求能赶上沈舟一半,但总比普通人强点。

这边忙的时候,改刀师父切不过来真的是着急。寻常人干不了这个活儿。要是碰见个急性子不但干不来,还会往手上切呢。

沈舟道:“那我出去问问苏沉。”他在县里的人脉不深。在这方面比不上苏沉。

沈舟刚要去,苏沉打开门撩起门帘就往里面进道:“谁提我了。”

沈舟一看见苏沉眼睛都亮了:“正说你呢。”连语气都活泼了。

邓毅看了看他俩,有些羡慕,看看人家这兄弟情!再没比他们更好的了。

苏沉听完沈舟这话道:“行,你等着。”他随后就出去了。

这边一直忙到了下午,一桌接这一桌都没断过流。到了下午,苏沉带回来一个中年男人,不苟言笑的,给邓毅介绍:“这个就是改刀的汪师傅,以前是国营饭店的大厨。”

邓毅正喝水呢,没有心里准备喷了出来,呛咳不止:“啥?”

看着汪师傅随后擦了擦手道:“你好,我是邓毅,这的店长,见笑啊。”

汪师傅握了一下手,随后道:“我去看看厨房。”

邓毅,苏沉跟沈舟三人一起带他去后面看厨房。汪师傅见后厨的人正在切肉。

麻辣牛肉要裹生粉鸡蛋和辣椒这样涮的时候才鲜嫩,要求就是薄。后厨除了沈舟能切的又薄又均匀之外,其他的人都只能慢工出细活。

汪师傅看着直摇头,这是在这绣花呢?但他出来乍到也没说别的,接过菜刀。

就开始切了起来。能在国营饭店当主厨的人,那都是带才艺来的。切的又快又薄,一点不输给沈舟!

邓毅眼睛里全是高兴之色。后厨的其他人只要干过这个活儿的都知道有多难。

一下子对汪师傅刮目相看:“好厉害啊。”

“太牛了。”

汪师傅没想到小露一手就足以让这边人叹服,再加上后厨的人都是年轻人,没有国营饭店拉帮结伙那种陋习,越发满意了起来。改刀的事情交给他,速度快了好几倍。

邓毅心里好奇极了,连忙拉着苏沉去了前面,道:“你……你到底是怎么把国营饭店的主厨给弄过来的?”

苏沉道:“砸钱!”

邓毅以为请到这种咖位的人来坐镇必须得三顾茅庐,拉锯至少半年以上,没想到这么简单粗暴。

苏沉道:“他在国营饭店一个月五十六块钱的工资,我这边给他一百,看着虽然贵一些,但上手就能干,一个抵五个人,如此算下来,咱们也没亏。”

这是苏沉从小受到的教育,比起画饼和理想主义,钱才是最实实在在的。

汪师傅家里五个儿子都十七八将来要结婚什么的。最缺的就是钱了。他已经做到了国营饭店的主厨,在县里算是做到头了,再没有什么升职可言,苏沉能给他一个月一百正好打到了他的痒处!

而且国营饭店派系复杂,他不干,后面有好几个人等着呢。不至于他走了,饭店就黄了。他跟饭店经理一说,直接就跟着苏沉过来了。

邓毅吞咽了一下口水。以前狂妄的时候,总觉得他跟苏沉差不多,就是运气没人家好。

现在看来,岂止是运气。

胆量,想法,格局都差的很远呢。要是他去请人,决计不会这么利落的找来。

当天,县里就盛传,国营饭店的主厨去火锅店了。又给火锅店造了一波势头。大家纷纷去尝,看看味道有没有变化。

……

沈舟要走的两天,去拜访了县领导,李秘书,又给村长买了一百斤的散装白酒。

知青所那边人该走都走了,空了一大片。

知青来他们村子都三年多了,基本都走了,村里人心里还有些空落落的。

牛村长叫媳妇把腊鸡,腊鸭腊肠腊肉都给他装走了。走漏了风声,村里人也都纷纷过来,拿了点干菜,山珍。都是最好的。他们嘴上不说,心里知道沈舟跟苏沉为村里做了什么。

“你们以后好好发展。”

“肯定错不了,俺娘说了,厉害的人在哪儿都厉害。”

“有时间再回来看看。”

“小知青,苏沉大哥这个是我们几个人绣的一帆风顺,别嫌弃啊。”

乡亲们说着。

沈舟的眼眶红了又红。

好几百斤的干菜腊肉什么的,根本拿不完,只能做火车托运了。

沈舟来的时候只带了一个包裹。走的时候却感觉带了一个家似的。光打包就打了十几个包裹,带不走的都给村里人分了。

他害怕分别,特意选在大白天离去。刚上车,就看见邓毅,朱红梅跟王时过来,还给他带了水果,让他们路上吃。

“再见,小知青。”

“再见,苏沉。”

他们打着招呼,车子缓缓启动,沈舟一直摆手直到看不见他们。

等出了车站,看见外头一片荒凉,沈舟才从分别的伤感中出来。

因为苏沉说,他爸妈会来接站。

沈舟立刻紧张了起来:“这么快?”

苏沉轻轻安抚了一下沈舟的后颈道:“他们一定很喜欢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