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不胖好rua(第2/3页)

“皇贵妃娘娘想的周全,我没什么问题。”东宫见的都是老熟人,也算是投他脾气,能说到一起。

皇贵妃点点头,黎南珠比她儿子聪明,知道好赖。

“前朝圣上想着小摆几桌,到时候孩子会去前面见见人,你要留个心,抱两个孩子的要信得过的人。”皇贵妃叮嘱这个来的,“我宫里去不去没什么。”

黎南珠看皇贵妃替他孩子百日宴忙前忙后,此时就道:“去一趟也没大事,都百天了,俩硬朗起来,没问题的。”

皇贵妃现在怎么说,也算是和他们东宫一条线上,又接了百日宴这个活,两孩子去长宁宫,皇贵妃比他还要操心的。

果然皇贵妃不着痕迹的吐了口气,点头答应了下来。

黎南珠也算给她面子,这样得看好了孩子。

很快到了百日宴这天。

织造司的织娘绣娘们,早早为这天给两位玄孙准备了喜衣,都是红彤彤的,还用了金丝线,小衣服做的特别可爱漂亮。

因为要见人,就两套衣裳,东宫这边是连体服,虎头帽子。去前头和长宁宫那就是圆领袍,成人衣服缩小版,各种精致华美。

“你们俩抱着去吧。”黎南珠让祝灵擒娇都跟着去。

两人抱小主子,还有跟着宫女太监。

中午前宴,先送前头圣上那儿。大嬷嬷不放心,也跟着去一趟。

永双殿偏殿办的小家宴,都是宗室男子,还有黎暮泽这样近臣,一同吃个饭说说话,听太监说东宫两位玄孙到了,元和帝大乐,让快进来。

祝灵擒娇抱着孩子入殿,同圣上见礼。

元和帝摆摆手让起,“让朕看看朕的小玄孙。”

红豆是不怕生,小糕那是哥控随着他哥,他哥哭他就哭,他哥高兴他不见得高兴,反正两只幼崽,见了陌生地方,圆溜溜眼睛到处看。

咿咿呀呀的说话。

元和帝可高兴了,说玄孙聪明机灵,夸孩子好话不要钱似得,还显摆给众人看——

众人就只看了个影子边角,那也是跟着夸,捧着夸。

“霖之,这可是你兄弟了。”元和帝打趣了句臣子。

黎暮泽笑说:“阿叔生的,圣上说的是,是臣的两位弟弟,臣多看看?”

“你呀打这个主意,让你看看。”元和帝宝贝的让黎暮泽多亲近孩子。

黎暮泽是第一次见两个孩子,眼尾褶子都透着慈爱来,说:“好看,真是聪明伶俐不认生。”

还咿呀跟他说话呢。

宗室王爷郡王都给了见面礼,早上到宫里赴宴,就送到东宫去了,这会身上没礼,就见黎暮泽从怀里掏出两件金子打的小虎头,用红绳串着。

红豆小糕属虎的,是小老虎。

“臣祖母编的,知道臣进宫,特意让臣带来给两位玄孙的。”黎暮泽说道。

他祖母年迈,前些日子感染了风寒,如今好的差不多,但不敢进宫,说孩子小,怕给孩子过了病气。

元和帝显然也知道这事,说老夫人有心了,还没多说两句客气话,红豆先一把抓了小虎头的红绳拿着晃小拳头,哥控小糕有样学样。

“哈哈哈哈,这两个聪明的,说什么都知道呢,就是给你们的。”元和帝大乐,笑的开怀。

红豆咯咯笑,咿咿呀呀的说话。

元和帝疼爱,夸了又夸,爬满皱纹的手,慈爱的摸着孩子的头,又看看弟弟,说:“好孩子,都是朕的好玄孙。”

今日可是畅快,元和帝同两位玄孙玩了足足有半个时辰,才恋恋不舍把孩子交给擒娇祝灵,让送回去,还觉得擒娇祝灵太年轻了,怕不稳重,又让刘禄宝安排太监护送。

可见圣上待两位玄孙疼爱。

没回东宫,直接去了长宁宫。

长宁宫留了半小时不到,皇贵妃是看眼珠子似得一错不错看着两个小的,就怕在她宫里出了什么乱子,好在平平安安,女眷贵妇们都很察言观色,夸赞了玄孙,说了说吉祥话,就成了。

终于回东宫了。

黎南珠一看俩儿砸,去时身上什么都没有,回来挂了一串,“金老虎都有了?”

“是黎大人送的,小主子拿了就爱不释手。”祝灵说。

“玉佩呢?这玉的质地好。”

擒娇说:“是圣上给的。”

“金镯子?”

“皇贵妃给的。”

……

反正叮叮当当的,能挂在俩崽崽身上,那都是有身份的送的,黎南珠抱着红豆香了口,又亲亲老二,糊两只一脸口水,说:“辛苦了我们红豆小糕了,来这些东西爸爸给你们保管,给你们拿着。”

全都没收!

红豆小糕不愧是他爸爸的亲儿子,真的给了。

黎南珠又亲了两口儿砸,毫无负担东西挂件都收了,给两人换了爬爬服,奶妈喂了奶,两只睡一会,等会在见客。

百日宴结束。

贵妇们出宫,今日就得出两个结论:一圣上真的疼爱两个玄孙,两个玄孙也是玉雪可爱。当然有些年纪大的,看到了红豆眉心的痣,自然而然知道为何圣上多偏爱哥儿玄孙了。

二,皇后真是的如同死了一般。

明明是个大活人,明明还是皇后位份什么也没丢,依旧住在永乐宫,可今日宴会,众人就跟大历朝没皇后一般,没人敢提,怕触霉头。

两位玄孙的百日宴,外头亲戚来数,苏家论理是坐上位的,若是皇后还中用,那就在永乐宫办。

长宁宫与永乐宫这般的近,长宁宫一派欢喜说笑,传到了永乐宫,也不知道皇后心情如何。

今日宴席上,黎暮泽黎大人的妻子坐在东宫上客位,与太孙妃聊天说笑,还抱过两位玄孙。

“苏夫人今日幸亏到了东宫,要是去皇贵妃宫里,那才是如坐针毡,太孙妃也不算亏待她,还是给了她几分颜面,只是到底不如黎家亲厚。”

“那是,太孙妃姓什么,苏家要怪就怪皇后想不开。”

“话说回来,到底如何也没说个明白。”

有人压低了声说:“你还想说多明白,上次之后,皇后就不中用了,说明白了,苏家今日还想进宫?怕是满门都要受累……”

“你是说行刺之事……”

“禁声,糊涂了不成,说这么大声。”

过了一会,家中大人才徐徐叹气说:“圣上还是仁厚,网开一面……”

夫人听丈夫话音,好似圣上仁厚不好似得?

元和帝仁厚,近臣皆知,但那弑君的大罪,如今都能含糊过去,好什么?半点天子威严都无,没有震慑,只怕这京里乱还没完,得闹出一通大的来。

如今想想,先太子时的雷霆手段,是好些。

今年盛暑到前,元和帝想起来,说:“子鹤,南珠怕热,怕两个孩子随着南珠了,不如今年去行宫避避暑。”

“皇爷爷呢?”历延年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