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2/2页)

山城。

戴局长办公室。

“哎……”

从会议室回来,这位大佬深深的谈了一口气。

此时的戴局长语气带着忧伤。

他有些怀恋小鬼子了。

相比较起来,还是小鬼子好对付,而且容易对付的多。

那时候他手底下能人辈出,也充满了干劲,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无数人都怀揣着一腔热血投入战斗,宁死不屈,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个个鬼子间谍被抓出来,一个个鬼子阴谋被挫败。

那时候,他感觉自己是正义的一方。

但现在。

他手底下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那些一腔热血,愿意为民国认真办事的人,一个个都离开了,前往那边,软硬都留不住。

他叫来一个心腹,这是一个大学生,曾经在国外留学,并且得到了他的信任。

“你去他们的平安县实际考察一下。”

戴局长给了心腹几根金条:

“想办法去发展一位他们所谓的大师傅。”

没有收买不到的人,无非是价码不够,戴局长一直这么认为的。

……

赵家裕。

赵刚办公室。

“政委,这是大师傅让我给您的最新统计数据,包含工业数据和经济数据。”

一个办公室工作人员将一叠资料交给了赵刚。

如今根据地已经步入正轨,各项管理制度也趋于现代化,在得到山姆大叔的二点五亿美元大血包之后,经济部门也从建设大队独立出来。

因为缺乏有经验的负责人,毕竟这么大的摊子,谁也没有经验,所以暂时由赵刚负责,为此他特意申请了十几个大师傅辅助。

赵刚接过数据看起来。

“拖拉机达到日产八百辆了?”

第第一页数据就让赵政委眼睛一亮。

参照后世八十年代的手扶拖拉机,单缸柴油机,手扶式方向柱,能耕地,能抽水,能拉货,再加上皮实耐操,维修简单,通过性强,以及充足廉价的柴油, 这种拖拉机非常受老百姓欢迎。

基本上是生产多少就销售多少。

甚至因为质量好,国外都有人眼红。

之前因为产能一直不能满足根据地需求,如今日产七百辆,已经基本满足需求了,在提供给各农场自用之后,还能有部分卖到其他地方。

日产七百。

哪怕产能不再增加,一年就是近三十万辆,相当庞大的数字。

但这个数字是整个根据地全力之下的产物,可谓是举国之力,而美国福特汽车厂一个超大型工厂就有同样产能,差距明显。

“药物收入一点五亿美元。”

第二页让赵政委合不拢嘴。

为何这么短时间,就能将拖拉机从每天不到五十,提升到每天八百?除了技术成熟,大师傅管理得当外,全靠那些从国外的技术人才。

而招募人才,真的很费钱。

尤其是根据地吸引力低,很多技术人员宁愿去美利坚,他只能开高价,之前赚的美国人两点五亿美元,撑不了多久。

现在有了这每月卖药的一点五亿美元,可以放开手脚招募人才,大力发展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