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2页)

“是个和气人。”窦太监为她解说,“夫人别担心,康王爷性情敦厚,康王妃娘娘也是,康王爷从前——”他顿了顿,有点忍俊不禁,“常在王爷和太子间两头受气。”

有这一句,兰宜就懂了,是个真老实人。

康王行四,身为兄长,主动先到弟弟府邸来拜访,也可见为人不计较。

“康王府这次一起进京的还有一位二姑娘,今年十二岁了,康王膝下共有一子二女,皆为康王妃娘娘所出。”窦太监补充介绍,“听说,康王至今未纳过姬妾,皇上当年斥责过他,嫌弃他惧内。”

兰宜随口问道:“王爷之前不是也没纳吗?”

她对俞家的疑问始终未曾消失,有机会,就探查一下。

窦太监笑了:“那怎么一样。咱们王爷的性子,孤高而已,皇上清楚,再不会说他。”

兰宜无言,这真够偏心的,一样不纳妾,康王就挨训,难为他到处受气,还能和沂王来往。

窦太监继续道:“帖子上没说,不知二姑娘会不会一道过来,您心里有个数。康王爷这次带二姑娘进京,可能是想给二姑娘求个封号。”

各王府子女,名分上自然是龙子凤孙,但诸如王世子与郡主一类的封号都还是要先报宗人府,再求圣旨敕封才作数的,不然无论长到多大年纪,也只能叫声主子罢了。

兰宜心里浮现过沂王府的小王爷——这就不是正式封号,大约是年纪还小的缘故罢,还未请旨。

不知为何,兰宜现在不大想去思虑那件事,可能身在局中,发现她曾以为的平湖下面可能其实藏有大恐怖后,她出于人心本能的回避。

“嗯,我让善时备些点心。”

窦太监见她没有别的问话,便告退自去安排忙碌了。

沂王回来得有些晚,几乎是与康王一家同时进了府门,他便就势陪着一道到了正院,兰宜都未来得及接到通传,不过她打眼一看,就知道沂王与康王的关系确实不错。

以沂王的脾气,要不是真的不错,就算是兄弟,他也不会带到后面来。

兰宜有些踌躇,她是按照接待康王妃及二姑娘来做准备的,现在二姑娘确实一道来了,可康王也来了,她就拿不准自己的座次了。

沂王已先请康王一家在当地西边的椅子上坐了,然后他向东边走去——康王是客,也是兄长,他便没坐上首主位,瞥见兰宜尤站着,他顿了顿,道:“过来。”

示意予她的是他身侧的位置,东边第二张椅子,与康王妃相对。

这是两日以来,沂王和她说的第一句话。

康王妃微露讶异,但什么也没有说。

兰宜也有点惊讶,她的身份不应与康王妃对等。她不由看向沂王,原是想确认是否弄错,但鬼使神差地,她的目光从他平静无波的脸上,往下在胸膛的位置溜了一下。

兰宜:“……”

她发誓自己绝对没有胡思乱想,完全是不小心,但等她飞快抬眼,再与沂王目光对上时,只见他眼神变深,挑了下眉。

兰宜:“……”

作者有话说:

要冷一下,发现肾跟使用肾还是要点时间及事件催化的,不然女主人设该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