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正文完结[下](第2/5页)

陛下已经为她做到如此地步,她也再没什么好不知足的了。

明日又有早朝,若是再耽误,没有精神上朝,这便是她的过失了。

皇后柔柔点头,目送陛下漏夜离开凤仪宫。

折腾了这么一晚,凤仪宫终于在第一缕晨光穿破乌云的之前安静了下来。

都说天亮之前的黑夜最黑,可皇后看着外面暗沉的天色,心中却是欢喜无比的。

她期待着天亮,费力地又咳了几声,收回目光看了眼周遭,皇后微微皱起眉,虚弱地问道:“乐荷,怎么不见雨荷?这么好的时候,怎么不见她。”

乐荷不敢直面皇后娘娘的眼睛,生怕又惹了娘娘生气伤心,可她的身子却在微不可查的颤抖,垂下眸,勉力维持着镇定:“娘娘,您才生产完,凤仪宫上下都要打点,雨荷一直在外面忙呢。”

话音一落,她不敢让皇后娘娘细想,又担心在娘娘面前落泪,赶紧糊弄了两句站起身来:“太医嘱咐了,您身子不好不能操劳,等底下的人将药熬好,奴婢便伺候您服下,凤仪宫的杂事便交给奴婢和雨荷就好了。”

雨荷和乐荷是皇后从母族带来的陪嫁,这么多年一直在她身边,忠心耿耿,有她们在,皇后的确放心许多。

皇后欣慰地笑笑,苍白紧绷的脸色终于放松下来,她微微阖眸,畅想着明日的情形,心满意足:“这些年……多亏有你们俩,本宫……很安心。”

乐荷鼻尖猛地一酸,急忙同凤仪宫的宫女一道安顿好皇后便退了出去。

她不敢和皇后娘娘说实话,可她自己却猜得出,雨荷八成是没了。

去瑶仙殿二请陛下本就是大逆不道的事,陛下最终是来了凤仪宫,可雨荷却一直不见人影,除了以命换陛下来凤仪宫,她实在想不出还有别的可能。

乐荷心中难过,在外面无人的角落掩面痛哭,却还不敢让任何人知道,等好不容易收拾好心情,又下去同所有人交代了一番,这才进去服侍皇后。

次日,皇后诞下三皇子的消息在上朝时昭告天下,前朝后宫往凤仪宫送礼的人如过江之鲫,唱礼的声音一道接一道,库房险些堆不下。

乐荷强打着笑脸在外面迎来送往,同各宫妃嫔和送礼的宫人说着客套话,便听得一句句“恭喜皇后娘娘喜得三皇子”“日后还请娘娘多多照料”“皇后娘娘是大福之人,妾也是沾沾福气”之类的话,不绝于耳。

等送走一批,乐荷看着身边几乎堆成小山一般的贺礼,想到娘娘如今在殿内正欢喜,不禁拿出帕子擦了擦眼泪。

皇后娘娘如今终于得偿所愿,雨荷在天之灵恐怕也会安息,若是这么想着,心里总算是好了许多。

她掀帘走进殿内,便看到皇后娘娘正在宫女的服侍下喝下一碗调养身子的药,眉眼带笑,由着宫女为她擦去了嘴角的药汁。

乐荷压了心绪笑着上前,说着:“娘娘喝了两顿药脸色便瞧着好些了,等您出了月子,陛下定会大操大办咱们三皇子的满月礼,届时您呀,才是最最风光的时候呢。”

说罢,她还添上一句:“外头太忙,奴婢让雨荷先看着,奴婢偷个懒,进来陪您说说话。”

皇后今日自然是高兴极了的,她终于生下梦寐以求的嫡子,算是坐稳了皇后的位置,不说皇后,日后连太后之位也有了一较高下的能力。

虽然陛下不甚在意嫡庶,可不代表朝臣和天下子民也不在乎,嫡子始终是嫡子。

听着外面的庆贺声,皇后便觉得心中舒坦,如此万众瞩目,在所有人面前都是高高在上的中心,这种感觉让她很安心,也很贪恋。

这么多年谋划,再没比今日更美妙的了。

说罢,她笑着向乐荷说着:“乐荷,将乳母将三皇子抱来给本宫瞧瞧吧,昨儿个没瞧真切,可本宫自己的孩子,总是喜欢的。”

乐荷慌了一瞬,不敢让正高兴的皇后娘娘看到瘦弱的三皇子,忙说着:“陛下吩咐了,您身子不好,让乳母先带着,等您出了月子就送到凤仪宫来,三皇子很哈,您放心吧。”

虽然有些不满,可既然是陛下不愿她费心,皇后也愿意承受这份关心,唇角更是弯了弯,说着:“既然如此,那便等本宫身子再好些,叫上大公主一起来看看弟弟,也免得过了病气给他。”

与此同时,瑶仙殿内。

苏皎皎站在殿内沈淮为她移植的一株梨树下,微微仰头看着满目青葱,淡声道:“陛下已经上朝了吗?”

身侧的鱼滢搀扶着她的胳膊,一同仰头看向从繁忙绿叶里漏下的熹光,轻声说着:“算算时辰,应是已经上朝了。”

“给苏大人的消息昨晚就已经送到,想必今日早朝,咱们就能得偿所愿了。”

苏皎皎口中复念了这几个字,问着:“得偿所愿。”

“鱼滢,你说今日,皇后是不是最高兴的一天?”

鱼滢的语气顿时冷了几分,嗤了声:“皇后是最喜欢声名权势的人,她心心念念的嫡子诞生,宫中妃嫔和宫外送礼的一个接一个,险些将门槛都踏破了,她岂能不高兴?若非是才生产完不便下床,恐怕还不知高兴成什么样呢。”

苏皎皎的嗓音又轻又淡,仿佛透过眼前的绿意看到了什么一般:“如此就好。”

“皇后,也该下地狱了。”

宣政殿内,如此国之大喜,朝臣齐声恭贺。

沈淮高坐在龙椅之上,脸上却没太多喜色,只是淡淡的,辨不清情绪。

三皇子虽是嫡子,可身子孱弱,若有闪失便很有可能活不过弱冠之年,只是这话,暂时不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一是担忧朝政动荡,二是不愿皇后再度伤身,左右三皇子还小,兴许日后还能有别的调节之法。

底下的朝臣们逐次上前恭贺诞下嫡子之大喜,末了,却有一人上前奏禀,面色严肃:“陛下喜得三皇子,乃是国之喜事,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实在功不可没。可臣却听闻,昨夜皇后娘娘生产之时,陛下却留在了珍贵妃的宫里,惹后宫议论纷纷。”

“皇后娘娘乃是中宫正统,同陛下多年伉俪情深,臣冒死罪斗胆谏言,还请陛下爱敬皇后,后宫雨露均沾,如此,才是统御后宫之道。自古以来,凡是君主偏爱妾室,纵容宠妃无道者,皆潦草而终,臣忠言逆耳,还请陛下三思——!”

话音落下,朝臣中又陆陆续续跪下十几人,齐声劝诫:“臣——请陛下三思!”

看着大臣如此,沈淮不禁神色冷下来。

他知道自己宠爱苏皎皎定会惹得臣民反对,可没想到,皇后才刚生产完第一日便有人借机生事。

沈淮脸色不悦,却也知大臣们所言不过是人之常情。身为帝王,专断独行,不听朝臣百议是大忌,他从不堵塞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