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第四界十五(第2/3页)

其实算下来辽州这点赚头根本比不上雅颐居,花费的心力却不少,只卢子钰也不是以赚钱为最终目的,她穿越了一回,如果没本事,那就独善其身,可她现在也算有能力,那么就试一试能不能造成一些改变。

最起码抚县那里很多人都盼着她能回去,能给他们带来新的希望。

回程也不是空车,卢子钰也备了一些货品回去,她还考虑过弄些盐去抚县,穆婉阻止了她,“官盐价贵,你这里买了贩运过去那就更贵,谁吃你这高价里的高价盐?私盐违反律法,虽则二公子是知州,这一条也不好触碰,你只要给那里的百姓结了钱,他们自然会想办法买到自己要的东西。”

这倒也是,现如今盐价贵的离谱呢。

那么卢子钰只能备些其他货物了。

等回到抚县,白县令眼巴巴看着卢子钰,卢子钰灿然一笑,“白大人吩咐下去吧,各处收购点可以来结钱了,只一点,拿钱回去分文不少交给百姓们,哪个点私下贪污了,被我知道,我就取消他的收购权。”

白县令牙花子都笑的露了出来,“好的好的,肯定不会有!”

这些菌菇干货虽然卖的不错,刨开成本运费其实赚的也不算多,但只要能赚,卢子钰就有信心投入下一步的计划。

收购菌菇的钱发了下去,白县令听着师爷告诉他的消息,忍不住感慨,原本本地百姓卖儿鬻女的多了,新生儿养不起掐死溺死的都不少,今年却少了!

现在在外头转一圈,虽然百姓依旧穷困,脸上却多了名为希望的笑容。

有户人家家里儿子四个,成了亲的两个,剩下两个没钱成亲,自从抚县开始收购菌菇,一家老少十几口人简直没日没夜去寻摸采摘收购点需要的菌菇,然后伸着脖子盼,盼来了十七吊钱!

从未见过这么大一笔钱啊,这下子两个小儿子的婚事也就有了希望!

还有一户人家,媳妇怀着孕呢,家里已经有三个孩子了,肚子里这个虽然没说明,全家都有准备,那是养不活的。

现在好了,三个孩子都采了不少菌菇,大孙子沉稳道,“奶,娘肚子的妹妹我们要养的,我去采菇子养她。”

当奶奶的抹眼泪,那是高兴的,“养,我们指定养,你怎么就说是妹妹呢,说不定是弟弟。”

大孙子道,“弟弟妹妹我们都养!”

整个抚县就像是注入了新的活力。

白县令很高兴,就是有些担忧,他这辖区内菌菇虽然多,可这也不是无穷无尽,一年也就那么一段时间才有,没了怎么办?卢大少爷愿意留下继续收购吗?

然后就听到卢子钰准备建几个大棚试验种菌菇,她也不要肥田,荒地也行,反正种植菌菇也不需要土地肥沃。

这个地她是买下的。

白县令大喜过望,给卢子钰找了十几亩地,全是荒地。

建几个试验大棚不需要这么多地,剩下的卢子钰就准备规划养些家畜。

她对白县令道,“既然全县杂项税我都包了,百姓们家里养少量鸡鸭牲畜应无妨了吧?到时候有的多,这些家畜我也要的,”

白县令有些不好意思,“早就通知下去了,也不是我愿意这样,都是没办法啊。”

卢知州是不伸手要银子,可其他人还是要打点的,要不然日子更不好过了。

卢子钰也不是怪白县令,有时候政策确实能改变一个地方的经济面貌。

菌菇还在陆陆续续收购,如今不是后世人口爆炸的状态,原始林子不少,只要愿意深入寻找,总能找到一些野生菌菇,特别是雨后。

卢子钰的大棚建了起来,工人也到位了,签了契约,邓大通也给卢子钰找到了管理的人,然后她就和招聘过来的农人商量如何种植菌菇。

各种菌菇需要的培养基也不相同,还得去野外寻找菌丝移植,这是个从零开始的产业。

卢子钰也不求培养基上全能长出密密麻麻的菌菇来,目前只要能长出来就行。

除了大棚外其他地方就养了一些本地特色家畜,比如那些黑山羊还有鸡鸭等等。

卢子琅正在知州衙门和那些老狐狸老油条周旋,卢子钰在抚县扎根了。

别看她工作开展的顺利,要不是有弟弟在上头镇着,卢子钰也不能这么快就打开局面,白县令就不会信她,当地百姓更不会鸟她,什么加工作坊这些弄不好还会招来混子捣乱。

现在这些一概都没有,卢子钰出去人人都尊称一声,“大公子。”

一年后,菌菇培养已经有了眉目,抚县连同官道的主路也修了一下,这样一来卢子钰的商队也不至于总在泥泞中跋涉。

卢子钰承诺的抚县百姓多吃一斤盐的诺言也基本兑现了。

白县令看着辖区人口数量都要热泪盈眶,这一年虽然不能完全杜绝孩子夭亡,到底下降了不少,百姓也还在饿肚子,不过从饿死边缘挣扎出来了!

年前卢子钰也终于回到了知州府,卢子琅看着黑瘦的姐姐很心疼,卢子钰眼睛却闪闪发亮,“值得,现在抚县老百姓的生活改善了,以后,只要上头不加苛捐杂税,他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这些改变都在卢子钰的眼皮底下发生,只要给百姓指一条能走的路,他们就会用勤劳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她感触很深。

连过来汇报一年政绩的白县令都是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现在那点杂项税他也不放在眼里了,在抚县干了这么多年,总算看见了曙光!

卢子琅也大大表扬了白县令,这让其他县令跟着侧目。

公事忙完,有的人离开了,还有三个县令围住了白县令,他们那里也是同出一脉的穷,也有心想改变些什么。

白县令倒是不担心他们把卢子钰拉走,毕竟他那里卢大公子已经创下了基业,还有地,眼看菌菇买卖很不错,他是怎么也不会抛弃抚县的。

白县令热情的把这三个同僚邀请过去看看抚县的现状。

回来后三个县令有些恍惚,也不回去了,直接去找了卢子琅。

一年前卢大公子的提议还在眼前,可他们有顾虑没有答应,谁知道被白县令捡了个便宜,不行,他们也得迎头赶上!

卢子钰暂时没答应,说是过了年再说。

还别说,过年那些繁琐的事有何馨接手,卢子钰就轻松多了,何馨对这位大伯的感觉也还好,除了成亲那时候大伯有些不着调,这一年她基本上也见不到大伯的面。

只知道大伯在抚县忙着。

离过年还很早的时候,大伯就送来很多好东西,吃喝穿戴都有,何家也送了年礼过来,但何馨也得回礼,卢子钰送来的东西特别适合送礼,都是各类干货和本地特色家禽家畜。

何馨还问过卢子琅,“大伯不是说要用我们京城的店铺吗?怎么就没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