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2/3页)

“幸亏昨日来了许多生人,不然风云顶的守崖弟子眼睛可尖了,一看从没见过我这张脸,必定要问我是谁的。”蔡昭让翡翠举起菱花镜,对着镜子模仿男子走了几步。

常宁:“那你为何不直接易容成宗门弟子,嗯,就易容成阿瓜他们的模样好了。”

蔡昭板起脸:“对不住,学艺不精,就这点本事了。”易容成熟人,远比易容成生人难多了!

拉着不情不愿的常宁也易了容变了装,蔡昭才表示可以出门了。

为了隐蔽行踪,两人不但没从正门出去,还一前一后翻着屋墙离去。

午后的日光懒洋洋的,做完功课的弟子大多喜欢这个时候下山去逛。夹杂在三五成群的人流中通过铁索大桥,蔡昭远远看见了宋郁之。由于伤势未愈,他再不能轻松过崖,而是由两名广天门的侍卫护送前行。

她忽然想起第一回 见他也是在铁索上,当时的俊美青年脚不沾尘,飞扬清高,直叫人眼前一亮,如今却弄成这样。

这时身边一名弟子低声议论:“宋师兄的伤还没好么?”

另一名道:“看他这样子,肯定是没好。”

“那他出来做什么?好好歇息才是啊。”

“听说是宋家又来人了,足足二十位一等高手,好像是宋门主亲自从广天门金光圣堂的护法里抽调出来的。这等阵势,镇口看门的师叔哪敢随意放进来,所以宋师兄亲自去接应。”

“广天门果然兵强马壮,气派非凡啊。”

“宋门主一定气死了,最出息的儿子弄成这样。你们说,宋师兄还能复原么?”

“我也不知道。若是不能复原,岂不是跟蔡平殊一样成废人了?”

“呵呵呵,你有胆子再大声点,敢议论蔡女侠,叫小蔡师妹听见了看她不把你打成漏壶!她可既没受伤也没中毒,身旁还有个疯狗一样的常宁,哼!”

“唉,小蔡师妹也是可怜,小小年纪孤零零的,亲爹不知去向,不定多担忧呢。”

“有功夫心疼她不如心疼心疼你自己吧,小蔡师妹的身手够打十八个你了。李师伯已经说了,下个月开始要给我们加功课了!”

如同天底下所有的学子,众弟子一听要加课全都哀嚎起来。

蔡昭默默听完,心中不胜唏嘘。

在风云顶落地之后,下山途中她又见到宋郁之一行人走在前头,不由自主的想靠过去说几句,没走几步又停住脚步——她想起自己此刻是易了容的。

正苦笑着,忽的一人从她身边擦过,一把攥住她的手腕将她拖到一处山石之后。

常宁目光阴晦:“你刚才想去哪儿了。”

蔡昭皱眉:“你的口气怎么这么像吴老倌?”

常宁忍不住问:“吴老倌谁是?”

“吴老倌是落英镇上的买卖最好的箍桶匠,他老婆跟来镇上说书的跑了。”

“小白脸都不是好东西!”常宁不屑。

蔡昭诧异:“不,不是小白脸,那是位很有才气声音也好听的女先生。”

常宁脸都绿了。

“其实吴老倌的老婆人挺好的,贤惠能干,热心邻里。我姑姑说,她可能只是发现了真正的自己吧——后来姑姑还让我娘给吴老倌重新做了媒。”

蔡昭感慨完,对着常宁语重心长,“常世兄还是改改脾气的好,不然将来尊夫人也迟早‘发现真正的自己’。”

常宁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在冒绿光了。

后方传来一阵喧哗声,又一波下山的弟子走过来了。

两人连忙将身形隐入树丛山石后。

“我们逮哪个?”常宁看着眼前经过的人群,仿佛盯着待宰的肥兔子。

蔡昭:“如今宗门里的人分成三类,原先就在的,昨日刚上山的,还有广天门的,你觉得应该从哪儿下手。”

“广天门的。”常宁想也不想。

“好,那我们就先逮几个昨日刚上山的,樊师兄老说他们看着渗人。”

常宁:……那你问我做什么。

他斜眼看女孩,捏的手指格格作响。

蔡昭全当听见不见,自顾自问道:“总不能在这里抓吧,要不下山在抓?”

常宁阴恻恻:“既然你想要打草惊蛇,就不必有所顾忌。今日抓几个,明日再抓几个,能问出什么来最好,问不出来就宰了往山里一丢,来年山里的野兽必然喂的肥壮,多好?”

“随便杀人不好吧,万一人家只是面相差,其实是好人呢。”蔡昭还是有底线的。

常宁翻翻眼皮:“那就把人打晕后丢上运往南方的漕船,没十天半个月回不来。”当然还得把人打伤,恢复就得一段时间的那种伤。

“这个主意好。”蔡昭欢喜,视线转回前方,“不过抓哪个呢。”

常宁:“自然是抓功夫最好的。”

说着他从地上捡了片树皮,旋臂一抛,只见那块树皮在空中划出一道月弧形,恰好击中那群人对面一棵大树,发出突兀的啪嗒一声。

事起突然,这就显出各人的差异了。

有茫然不知发生何事的,也有立刻运功戒备四面张望的,更有听风辨声后立刻扑向那棵大树的……其中,只有两人格外镇定,既未不知所措,也没有仓促行动,而是狐疑的望向常宁与蔡昭藏身的方向。

这时,树丛中忽然窜出一只肥兔子,从众人眼前一晃就不见了。

大家松口气笑了起来。

常宁面无表情的回头看女孩:“就他俩吧。”

蔡昭同意。

青阙镇今日适逢集市,周围数个村落的乡民都陆陆续续进了镇,或买或卖,不亦乐乎。常蔡二人远远尾随那两人,竟然一路跟到了一座青楼——

青楼名曰‘小萱阁’。

不但名字雅致,阁楼也装点的秀丽不俗。

要不是门口进进出出勾肩搭背的女票客与艳女,蔡昭还不敢认这是青楼。

“青阙镇上居然有青楼?”她有些呆滞。

常宁忍笑:“落英镇上没有么?”

蔡昭想了想:“本来差点就有了,后来被我娘搅黄了。”

“你娘怕花娘们勾引你爹?”

“不,我娘怕她们勾引我姑姑。”

“……”常宁已经不知道这是今日自己第几次无语。

眼见那两人进了青楼,蔡昭咽咽口水想跟着进去,被常宁义正辞严的制止了。

最后他俩只好在青楼斜对面的酒家二楼窗口边上坐等,为防疏漏,蔡昭还雇了几个孩童去青楼周围盯梢,专门盯那些出门离去时没有老鸨龟公或者花娘相送的客人。

看常宁不甚明白,蔡昭很耐心的解释:“大凡青楼,多数不止一扇门的。大摇大摆来逛青楼的其实只有一半。那些有家室的,有爱侣的,名气伟岸光明的大侠,往往拉不下面子,青楼就引他们从侧门或后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