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2页)

“考中学。”于复扬起标准地和气生财的笑容:“这是我老家的侄女过来的。”

“居然是考中学!”两人听了都很惊讶:“没想到啊,于老板您家里这是挖出金矿了?!这女孩您也供着读书?”

这年头,女学生的家境是要比男学生好上太多的,毕竟不是家里有钱的,谁会送女孩子去读书呢?

又换而言之,这年头男孩子读书,还能图个出人头地,女孩子读书,绝大多数都是拿文凭作嫁妆罢了,是以家资不充足的,更宁愿出真金白银的嫁妆,而非薄薄的一纸文凭。

是以即使是上海这种大城市,小富人家最多让女孩子读个初小,不当睁眼瞎,成绩好又年纪不大的或许还会读高小,但是也会随时因为定亲结婚而辍学。

“两位可别打趣了。”于复拱拱手,露出个求饶的苦笑:“我们族里,那是从会说话就要开始读书的,我是天资愚笨读不出来,读出来的都出来念书了呢,现在世道好了,女孩子们学得好的,也有出来读书的,这都是族里祭田出的钱,我可是出不起的。”

“你们族里这可真够有眼光的。”菊花婶子说着:“这年头女学生可是受追捧地很。”

话音一落,菊花就和另一人交换了一个眼神,眼神你是你知我知的:这女娃长的不错,有个文凭,将来估计能嫁个好人家!

“也是家里疼她。”于复附和了两句:“愿意让她多当两年姑娘享福呢。”

易寒星知道于复这些都是应付,组织里(家里)别说多盼望自己赶紧把高精尖技术给学回去,但是对于上海精明的婶子阿姨们,易寒星就只是笑笑,默认了于复所说的话。

连女孩子读个中学都要被说嘴,易寒星能不盼望着赶紧成立人民当家作主、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国家吗!

想是这么想着,易寒星还是热情地招呼两人:“今天是我读报纸,两位嫂嫂可一定要过来听啊!”

“哎哟,那可要听听,我们待会儿一定来!”

“今天这曼君也不知道会不会答应,这可是做富家少爷的姨太太啊!多好的事情!”

“要我说姨太太也是小老婆,要立规矩的,还不如答应了学生仔,运气好了还能当官太太!”

两人讨论着走远了,易寒星将报纸整理平整,看到曼君传里的一句话:如果我想要钱,我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来挣,而不是拿我的尊严来换。

瞄到此处,易寒星忍不住会心一笑,不论如何,新社会的人的思想,永远不会被同化。

每个新时代成长的人都知道:人人生而平等,美好的生活要靠双手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