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2/5页)

“哦。”慢吞吞的应了一声,康熙心里有些失落,同时也知道,这宠桃要趁早,但凡晚上一星半点,就被人抢走了。

自家崽,那真是太抢手。

他之前就知道这个道理,但没有深刻的认知,现下总算是被现实爆锤了。他在心里把重要的话说三遍,宠桃要早。

“我想看看玉牒。”胤礽道。

他很好奇,这玉牒该多好看,会不会也雕刻成各种可可爱爱的形状。

康熙闻言忍不住笑:“玉牒都存放在皇史宬,也就是南池子大街那,现下是去不了了,明儿带你去。你可以想象成一沓几案大小的书摞在一起,这玉牒竖起来比你还高。”

胤礽:?

说话归说话,为甚要人身攻击。

他把自己的小揪揪揪长,努力的踮着脚:“皇阿玛你看,我长高了呀。”

桃墩墩有努力的在长个子,努力的长大。

康熙仔细的打量着他,来回瞧了瞧,琢磨着好像是那么回事,叫他背对着立在门框前,看着去年划的那道印子。

许久都没动过,他就再没看了,故而听他说自己长高了,就迫不及待的想测量一下。

“好像……”康熙沉吟。

好像真的高了。

他有些不确定的想。

胤礽一脸兴奋的回头,抓住他的手,示意他赶紧跟他说,到底长高了多少。

康熙用手掐出距离。

“你多掐点。”奶桃不满,他掐的还没蚂蚁的腰粗。

康熙一把把他抱怀里,笑眯眯道:“不光高了,还胖了!”反正夸就完事。

胤礽摸摸自己肉肉的小肚子,捏起来软溜溜的,这才心满意足,是个美桃。

天一日比一日热了,先前早晚还凉,温差比较大,现下早上也不凉了,胤礽就开始馋着想吃冰碗。

“打冰呀。”他催。

康熙就哄他,说去年没存吃的冰,显然是吃不得了,让他别想了。这么小的孩子,肠胃多弱,哪里就敢在暮春吃冰。

“皇阿玛呀,可以做冰镇的,不吃冰了好不好呀?”

“你看,糖蒸酥酪拿出来放在冰鉴里,再撒上开胃的山楂糕、花生碎、瓜子仁、杏仁、核桃仁……”

“斯哈斯哈。”

胤礽说着就忍不住流口水。

康熙听他说的心动,也有些馋,用手指着他脑门笑骂:“不去说书都可惜了。”瞧瞧这色香味俱全的描述,生生把他给引馋了。

“皇阿玛真好,好爱皇阿玛呀。”胤礽趴在康熙怀里,挨挨蹭蹭,跟猫一样。听着他吩咐奴才去办,还兴奋的嘎嘎乐。

等奴才捧着奶碗上前,他就幸福的迷上眼睛,粉釉的小碗外头结着一层水珠,瞧着就沁凉,闻着香香的奶味,胤礽迫不及待的拿起小银勺。

“呜,好好吃?”

康熙动作就要优雅很多,修长的指节捏着银勺,慢条斯理的吃着。两人用了一碗,都觉得燥热尽消,不由得舒坦的喟叹出声。

随着天气的转热,康熙也在琢磨日期渐近的胤礽生辰,他马上要四岁了,不是当初那个三岁半可以胡闹的崽了。

想着是大办热闹一场,还是一家子聚在一起,欢快欢快就成,他有心想大办,但手里没钱,况且胤礽刚刚大病一场,这才好了半年,也想为他祈福消灾,自然不能奢华大办。

可若是小聚,他觉得配不上他的桃崽。那么可爱那么乖巧的桃崽,光办一场宫宴,到底委屈了。

他有些拿不定主意,索性直接问胤礽,想听听当事人的看法。

“叫老祖宗、几位娘娘一道来用膳便是,省下来的钱,瞧着减免今年大旱的赋税,便是少了点也成。”

一提起这个,康熙就头疼,他前儿特意求雨,却没什么用,天上的太阳火辣辣的,好在现在赶工两个月挖井,怎么说人吃是够了,这地里也有一口水喝,人和庄稼都吊着一口气。

生不了,死不了。

康熙很焦躁,这些时日连后宫都不进了,毕竟天下不太平,他着实没心思想这些有的没的。

“减免?怎么减?”他随口道。

毕竟这国库也着实空的紧,今年大旱的范围广,若是收不上来粮银,国库告急就更加恐怖了。

“摊丁入亩呀。”胤礽随口道。

这个法子,他听人说过,当年桃花树下的小姑娘课本上有,说的是摊丁入亩很有效,实施后让大清的人口爆炸性增长,最多的时候有四亿,当时全世界才十亿人。

摊丁入亩,地丁合一。

等于是把赋税给简化,省的官员在里头做文章,毕竟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样的口号都出来了。

“想不到你还懂这个?”康熙搂着胤礽亲了又亲,眼神中满是稀罕,有时候孩子单纯直线的思维,反而能出现不同的效果。

他原先是有想过添丁不加赋税,但不过是灵光一现的念头,没胤礽说的这般具体,甚至操作起来也没有这么简单。

他叫人传召内阁过来商议,没说是谁的主意,只让讨论可行性。

反对者居多。

摊丁入亩最先伤害的就是许多官员的利益,毕竟少了一项可操作的孝敬,这收入锐减,自然也不好。而且不拘是寒门出身,还是勋贵出身,在官员的位置上坐的久了,难免屁股有些歪。

“优劣点各列出来,明儿呈上。”康熙捏了捏眉心。

胤礽倒是觉得还好,其实每个时期有不同的政策推出来,有时候也是顺应大清情形,顺应百姓发展。

不是嘴巴一张一合就能定下的,而且他说的特别笼统,真到实施的时候,户部第一个不答应。国库原就空虚,还不从赋税上想办法,反而去减免。

康熙知道,不是一时半会能商量出来的,当拿到折子后,发现支持的人增加了,这才挑眉。

“此举并非全大清推行,而是太子的生辰到了,朕问他是大办还是简办,太子言,区区小儿生辰何须花费,不如省了银钱下来,若能减免灾区赋税才好。”

“朕就问他,该如何行事,他便说了这么个法子,朕听着不错,觉得可以推行,诸爱卿以为如何?”

随着康熙低沉而有威严的声音响起,众人不由得沉默,索额图率先走出,举着白玉芴跪在地上,高声道:“万岁爷圣明,为民生立命!”

他原先反对的最欢快,一听是太子的意思,亦或者是借着此事给太子加功德,顿时高兴起来,他也不提太子,直说万岁爷的好处。

索额图倒戈,明珠见势头不对,顺着就也夸赞起万岁爷为民请命谋利。

康熙知道,这是因为他刚开始说的全大清,后来又说的只灾区,意义不同,才是大家同意这么快的根源。毕竟灾区不光要减免赋税,也要拨银赈灾,这什么摊丁入亩,简直就是小事情。他琢磨着,先试试,看效用如何,再想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