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3页)

林晓慧见了也没说什么,虽说国家不允许了,可几千年传下来的文化,怎么可能说没就没,何况她是非常信的,她都穿书了,证明人是有灵魂的,这还能不相信吗?

家里人焦急等了一天,傍晚陈岩回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他,等着他公布答案。

“过了。”陈岩拿出二级电工证递给陈妈,“从下个月起,我转为正式工人,直接成为二级电工,拿二级工资。”

陈妈摸着电工证热泪盈眶,颤抖着说道:“好啊,你爸要是知道了得多高兴啊,我们石头是二级电工了。”

陈岚和陈幽小声欢呼着,围着陈岩叽叽喳喳的问怎么考试的,顺不顺利,厂里还说了什么没有。

“考试挺顺利的,厂里这边先前就打过招呼,我这边一拿到证,师傅就带着我去找秦副厂长了,明天全厂通报。”陈岩有些激动的说道。

三年半的学徒工,虽然有张自强照顾,可他还是吃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苦。

“我就知道大哥一定行,看,一下就成了二级工人,我看那个江小天还怎么嘚瑟。”陈幽说到这个江小天的时候,愤愤不平。

林晓慧看向陈岩,这个江小天又是谁?

“我爸的徒弟,还来过我们家,自从我爸走了之后,他就另投师门了。”陈岩说起这个江小天,语气很平淡,显然根本没把他放在心上。

知道是谁就行了,多的林晓慧不会问,毕竟问了也不知道。

陈岩转正,并且直接升为二级电工的事在院子里传开了,毕竟院子里大部分是轧钢厂的人,要是别家,早有不少人上门贺喜,可陈家特殊,都知道陈岩的老娘见到生人就发抖,很有可能还会发病,大家伙自然不敢上门,只是碰见了就道一句喜。

二大爷觉得自己院里出了个出息的后辈,自掏腰包置办了一桌,叫上一大爷,张大爷还有徐永安,李向东他们一块给陈岩庆祝。

人家好心,陈岩不能不识好歹,大大方方的承了他的情,提着一块半斤重的腊肉,十个鸡蛋和两包烟去了。

这回二大爷没说什么,而是指着腊肉让二大妈去炒了,给桌上添道菜。

“石头,成了二级工更要好好干活,你脑瓜子聪明,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升三级工,再生个孩子,传下陈家的香火,这样你爸才能瞑目。”一大爷看着陈岩,欣慰的说道。

“没错,成了二级工也不要骄傲,厂里厉害的人不少,远的不说,就说一大爷,他可是八级工,你得继续努力,你那一家子人还都靠你养活呢。”二大爷紧跟着说道。

“石头,恭喜。”徐永安跟陈岩同辈,不好跟一大爷二大爷他们那样摆长辈的谱说教,只说了一句恭喜。

“石头,恭喜。”相对而言,李向东的心情就复杂多了,明明前一刻还是学徒工,比他低一级,现在转正就不说了,竟然直接成了二级电工,级别一下比他高了,要不是工作了这么多年,养气功夫上来了,还真不一定绷得住。

陈岩端起酒杯,“谢谢各位大爷的教诲,也谢谢各位兄弟了,我干了,您几位随意。”

酒过三巡,气氛也热了,从恭喜陈岩升为二级工变成了吹牛大会,一个个像是家里养牛的,一个比一个吹得厉害。

一直到十点多,张大爷说明天要上班,让散了,几人才醉醺醺的回家。

“你这是喝了多少酒?”林晓慧皱眉,跟陈妈一块扶着他进屋。

“不用,我喝的不多。”陈岩眼神清明。

现在的酒多金贵,今晚那么多人,就两瓶酒,一人几杯就没了,根本不会喝醉。

“你在这坐会,我去拿衣服给你上院子里冲一冲。”这酒气重的,林晓慧甩了甩手,进屋拿了毛巾和背心给他。

另一边,李向东靠在林秀芝身上,因为他太重,林秀芝差点摔倒了。

“向东哥,你先坐好,我去打水给你擦擦。”林秀芝说道。

“不用,让妈去。”李向东脸颊酡红的看着李陈氏。

“好好好,我去,真是前世欠你的。”李陈氏嘀咕了一句,端着脸盆出去了。

李向东看着李陈氏的背影,借着酒气,他起身跟了出去,不等李陈氏发问,先说道:“妈,今晚您就别在我屋里睡了,我和秀芝结婚好几天了,您这样……再说了,您还想不想抱孙子了?”

李陈氏赶忙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吓得拍了李向东后背一巴掌,压着声音骂道:“不能在家里说?我知道了,果然娶了媳妇忘了娘。”

“妈……”李向东深吸一口气,“那要是没孙子,您也别怪我们。”

“知道了,知道了,你自个在这洗吧。”李陈氏进里屋拿了枕头,看着林秀芝不太高兴的说道:“向东身体不好,别老缠着他,有个好歹我饶不了你。”

林秀芝见她拿走枕头,就知道这老虔婆终于回自己屋了,也不计较她说话难听,乖巧的点头说好。

第二天,林晓慧再见到林秀芝,发现她今天容光焕发,总算有点新娘子的样儿。

“晓慧,去摘野菜啊?”林秀芝见林晓慧背着背篓,问道。

“不是,出去有点事。”林晓慧笑笑,没跟她多寒暄就走了。

“也不知道干什么,神神秘秘的,别是干什么坏事。”李陈氏从屋里出来,看到林秀芝在那站着,又看到院里的老少爷们时不时瞄一眼林秀芝,不高兴的说道:“衣服洗完了就回屋,别老在外面晃悠。”

林晓慧来到车站,没一会,林志勇和铁蛋来了,这回鸡鸭比较少,只有十五只,鸡蛋倒是不少,有五六百个。

“怎么,鸡鸭收完了?”林晓慧拧眉问道。

“嗯,附近的山村收的差不多了,我们得去更偏的地方瞧瞧。”像小金岙村这样一家养十几只很少,林晓慧又不让在小金岙村收的太多,数量自然就少了。

“缓一缓也好。”一直这么稳定,张采购说不准会怀疑他们有养殖场。

果然,听到这次只有十五只,往后几周可能更少一点,张采购有些诧异,他真的以为林晓慧他们在深山搞养殖场了,现在瞧着,还真是一家一家收的。

“这也没法子,反正不管多少,你们都给我送来就是了,对了,上回送我的榛子还有吗?我们领导的孩子爱吃这个,要还有,您帮着多收点,换钱换布都行。”张采购问道。

这时候零食少,那榛子小小一个,拿炭火烤了,又香又甜,别说孩子,他们大人也爱吃,尤其一边聊天一边吃着,再喝口茶,惬意。

“榛子是吧,回头我问问老乡,东西就算了,不值几个钱,你们吃着好就行。”这些东西在乡下真不值钱,一尺布可以换一大袋,拿来做人情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