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安顿(第2/2页)

实在并没有什么挑拣的余地。

颜欢翻了翻工作人员给她的各部门介绍簿子,就道:“那种植场那边缺人不?我从小种药草养花,之前也是在一家药材公司上班,各种药草药性还有花的习性都很清楚,去那边就行。”

工作人员想到颜欢曾经说过她舅舅就在种植场那边工作过差不多二十多年,想来那边她舅舅的故旧肯定也多,再加上每年过年前种植场下面的园艺部门为了年节都很忙,就道:“成,这会儿其他部门都闲,但种植场园艺部那边却肯定缺人手,那一会儿我给你盖个章,你拎着介绍信自己去园艺部那边报到就成了。”

颜欢就拎着介绍信去了种植场的园艺部。

正如工作人员所说,别看现在大雪天的,很多部门都很闲,但园艺部却是正繁忙的时候,因为农场每年都有各个单位发来的大量年花的单子,还有园艺部食品组的梅花饼梅花酒一向出名,过年接到的单子也很多,再加上年底盘账,所以这会儿不管是园艺部各组还是园艺部办公室都是最忙碌的时候,不能出差错,一出差错,不管是算错了账,还是弄错了单子,那都是不小的责任。

颜欢进去园艺部办公室就看到办公室几个工作人员都或埋头干着活,或是在跟人交代着什么,绝没有别的部门那种雪天悠闲的状态。

她拿了介绍信就去了最前面应该是接待人员的桌前。

桌子后面的工作人员早在她进来时就抬头看了她一眼,这会儿看她拎着介绍信跟自己说是新来的知青,就伸手接过了介绍信看了又看,然后让她等了一会儿,拎着信去里面办公室了。

不一会儿,里面就有一位中年大叔出来,工作人员介绍说是园艺部的主管杨主管。

杨主管简单欢迎了一下颜欢,转头就跟后面猫着身子跟另外一位工作人员说着什么的一位老师傅道:“老孟,这是一位新来的知青,这会儿你们园艺组不是最忙吗,要不让她去你们那边帮忙?”

姓孟的老师傅正皱着眉听工作人员交代着什么,也不知道工作人员说了什么,他表情很有些不高兴。

这会儿听杨主管突然叫他,说是安排一个知青去他园艺组,他就转头打量了一下颜欢。

长得可真是娇滴滴细皮嫩肉的,仿佛风一吹就能坏似的。

这样娇养的没有经验的女知青去他园艺组做什么?添乱吗?

孟师傅直接道:“不用,我们组是忙,但缺的是有经验的老花匠,不缺打杂的,用不着她。”

颜欢摸了摸鼻子,被嫌弃了。

她正在犹豫要不要主动说她不管是种花剪花还是插花手艺都绝不输普通花匠之时,旁边却突然传来另外一个老师傅的声音,道:“园艺组不缺打杂的,就来我们食品组吧,我们食品组也忙,正好缺个摆花酿酒的,这姑娘看着就手巧,应该能合适。”

颜欢转头看过去,竟然是一位眼熟的师傅。

她昨天才在种植园那边看见过他,还找他打听过舅舅的事。

原来是食品组的老师傅。

这位老师傅身上的气息正直淳朴,应该是个不错的人。

而且摆花酿酒她也擅长啊

颜欢果断没再出声了。

杨主管手一摆,道:“成吧。”

就这样,颜欢进了园艺部的食品组。

要了颜欢进食品组的老师傅姓周,是食品组的组长。

周师傅的确是冲着颜欢舅舅的缘故要了他进组的。

颜欢舅舅颜东河以前是药园那边的组长。

食品组这边都是做各种应季药草或花草点心,也常跟药园那边打交道,周师傅跟颜东河就有一些交情……而且说起来颜欢是在农场出生的,小时候还在农场住过一段时间,周师傅对她隐约还有些记忆,便因着这一点旧缘要了她。

但周师傅虽然要了她进组,却也没额外照顾她,带了她回去,就让她跟着每日摘花择花洗花蒸花的严大娘打下手去了。

严大娘一开始看到颜欢这通身的模样和吹弹可破的脸蛋小手时还有些嫌弃,不过等她带着她去雪地里干了半天活,发现颜欢干活时可没有半点娇气,反而像是完全感觉不到严寒一般,做事情十分专注,而且她悟性很高,做事情十分井井有条,一个上午下来,做事的样子竟是比她这个做了好些年的老手还熟练般,那些花儿在她手里更是像有了灵性,明明折的也都是快落的残枝,那花朵经了半天的转辗,竟还粒粒饱满,颗颗盛开,就是蒸完,也半点残相也无,当真是让人意外不已。

而且也十分懂礼,去园子里摘花洗化的时候,总是跟严大娘道:“大娘,我不怕冻,你年纪大了,这些爬爬落落的活还有洗花的活我干就成了。”

她不是客气,是真这么干。

拿花往雪水化成的小溪里洗的时候,那是一点都不含糊,半点没有偷工减料,看得严大娘都心疼起来。

几天下来,严大娘已经从吃惊意外到十分赞赏喜欢,在周师傅面前,对颜欢夸奖不已。

组里的人对她也从一开始的好奇观望或者看热闹,慢慢把她当成同伴真正接纳了下来。

颜欢就这样暂时在农场安顿下来。

安顿下来之后她便又想起当初让她搭了便车到农场的工程队廖师傅和赵队长他们几人。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颜欢本性苏醒,喜好愈发的分明,恩怨也更加分明,虽说廖师傅他们稍她只是举手之劳,但却帮了她大忙,不然她还不知道要在那个公社困多久,就是搭上什么车,肯定也要辛苦很多,说不定还有什么危险和是非。

所以她想着要做些什么还了那份人情。

只是不好直接送什么给廖师傅和赵队长他们礼物,她就特地打听了一下,知道廖师傅的爱人和孩子也都随了廖师傅到了工程队驻地,这才有了主意。

她到了食品组好几天,虽然没直接动手做梅花饼,但她本来就会做各种点心,这种看了几次根本就难不到她,等周六的时候,就去生活部买了一些米粉,红豆,自己折了黄梅,又买了一些必要的锅碗塞子蒸笼,回了知青所捣鼓了一下午,第二天一早就利用宿舍简陋的公共厨房蒸了一蒸笼水晶梅花豆沙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