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第4/5页)

孙大哥一脸疑惑,“咋问我呢?”

他瞧着很虚吗?

“你别误会啊,”沈凤仙脸一红,“我是觉得你见多识广,有没有认识治疗这方面的。”

“没有,”孙大哥摇头,“去男科医院瞧瞧吧。”

沈凤仙叹了口气,“瞧了,说啥精弱.....”

越想越愁,沈凤仙眼泪都快下来了,狗蛋咋就得了这个病呢。

自打狗蛋扯了这个幌后,沈凤仙夫妇真怕儿媳妇要和狗蛋离婚,好在没发生他们所想的事儿,夫妇二人对小悦的态度也转变得非常快,而让他们惊喜的是,小悦在五月的时候,查出了身孕。

这可把沈凤仙乐坏了,赶紧要收拾东西去照顾儿媳妇,被狗蛋拦住了,说小悦还没休产假,等休产假的时候再过去不迟。

沈凤仙被杨继东叮嘱过,所以也就没搬过去,但时不时就从杨继西他们这买鸡杀好了送到县里,让小悦补身体。

孙大哥和杨继西带着家里的四个老人去省城安了假牙,属于嫣嫣的商铺和房子,在她大学毕业的时候,杨继西就把钥匙啥的都交给她了。

团团大学还没毕业,所以房子和商铺还没有交过去,杨继西去收了租。

带着老人在省城安了牙齿,又去看了看欢欢乐乐还有石头等人后,一行人才回家。

杨二爷爷一回去就跟刘章展示自己的“新牙。”

刘章瞧着都觉得不错,“等我老了,我也去安。”

嫣嫣的婚事定在八月初八那天。

杨继西和孙桂芳在六月的时候,就开始给她准备嫁妆。

县里赔偿款他们买了一套房子后,剩下的钱也有不少,加上这些年他们铺子还有茶,桃,梨,鸡等的收入也不错,所以给嫣嫣备了二十万的嫁妆钱,团团的也是这么多。

除此之外就是上好的棉被四床,定做的衣柜,还有棉絮和床垫等。

反正嫣嫣结婚那天这嫁妆在后面两个大货车拉过去的。

新婚之夜,嫣嫣本来想打开包拿东西的,结果就发现了一封信,还有一张银行卡。

看完信的嫣嫣一边哭一边把信和卡放好,等她丈夫端着鸡蛋面进来时,便见到这一幕。

“不哭,吃面。”

嫣嫣擦干眼泪,吃上面时又难受了,“我明儿就想回家。”

“回,咱们明儿一早就回去。”

也是二人回门提前了三天。

孙大哥和团团在院子里打军拳呢,就见新婚的两口子骑着摩托车过来了,团团一脸惊讶,“姐,姐夫,你们今儿就回门了?”

“嗯,反正离得也不远,”嫣嫣抱了抱她,给孙大哥还有杨二爷爷他们打了招呼后,便去找杨继西和孙桂芳了。

“你是不是欺负嫣嫣了?”

孙大哥和团团一脸不善地看向被嫣嫣丢下的男人,他干巴巴地摆手道,“我没有,是她想家。”

孙桂芳的眼睛都是红的,杨继西也好不到哪里去,见嫣嫣回来,二人才不管啥回门的规矩,就想着给他们做好吃的。

嫣嫣吃了爸爸妈妈做的饭菜后,下午情绪才平静。

团团蹭到她身旁,“姐,家里的房间一直在那,你想家了就回来住,别哭哭啼啼的,不像你。”

“等你嫁人了,就知道我的心情是啥样的,”嫣嫣扑哧一笑,戳了戳她的脑门,“不过你说得对,我想回来就回来,哭啥。”

“就是。”

团团点头。

微风拂面,姐妹二人相视一笑。

又过了几年,团团大学毕业,开始上班了,杨继西他们把铺子和房子也交给她自己打理。

团团和锁子结婚的时候没有大半,领了证,几家人吃了个饭就算酒席。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们也没啥假,所以一切从简。

团团的嫁妆和嫣嫣差不多,嫣嫣还给团团添了嫁妆。

团团出嫁了,家里感觉又清静了几分,孙大嫂去年就搬过来这边住了。

这天杨继西去摘柿子,红透了的柿子在树高的地方才有,杨继西爬上树,然孙桂芳在下面等着自己。

“你小心点啊。”

孙桂芳看得心惊胆战的。

“不怕,我知道的。”

杨继西小心地摘着柿子,有差不多半篮子后,杨继西下了树,和孙桂芳有说有笑地回家。

“这柿子好吃,去年的有点涩口,”杨二奶奶大声道。

明明坐在她旁边,却听不见她说话的杨二爷爷只看见她嘴巴在动,于是更大声地问,“你说啥?”

孙父看了看二人,也大声问,“是不是说这个柿子好吃?”

四个老人中,就孙母的听力好一些。

孙大嫂和孙桂芳无奈地看着四个老人在那说话,“我看还是得找个时间给他们搞个助听器。”

结果团团得知后,直接在网上下单给,两天后王小松就给送来了。

王小松现在在镇上搞了个快递站,就是到处帮人送快递,寄东西的,杨继西他们家的桃子啥的根本不愁卖,倒也没开网店。

戴上助听器后,杨二奶奶听着他们说话,眼睛亮亮地参与对话。

杨大奶奶现在出门都是坐轮椅咯,她老得拄着拐棍都有些困难,不过胃口还是很好的。

欢欢和乐乐出嫁时,她还穿着大红衣服把人送到大柳树那呢。

见他们耳朵上戴着东西,杨大奶奶指了指,看向康嫂。

康嫂垂下头笑道,“和你这个一样,是助听器。”

杨大奶奶点头,“是啊是啊。”

“大娘,吃鸡蛋,”杨继西给杨大奶奶挑了一个水煮蛋,杨大奶奶笑眯眯地接过去。

康嫂见她手抖,于是自己给她剥好,再慢慢喂给她吃。

兜里的手机忽然响了,杨继西拿起来一看,好家伙,是杨文清那臭小子。

他接通后问道,“又要放我鸽子了?”

“没有,我下个月铁定过来,今年是想和你们一起过年的,”杨文清笑道。

“你最好能来。”

杨继西都被他放鸽子放习惯了。

嫣嫣和团团夫妇今儿一起回来的,嫣嫣还带着她两岁的儿子,团团则是肚子微微挺起。

见他们回来,杨继西他们都高兴得很,孙大哥去桃林那边逮了一只鸡回来宰了,回家给他们炖着吃。

这几年老人生病啥的,孙大哥他们不让杨继西夫妇掏一分钱,家里买点吃的喝的,孙大哥他们也出钱多,只要杨继西多说一句,孙大哥就和小孩子一样,说要回老家把房子修了,不住这边了。

渐渐的杨继西和孙桂芳也不再说啥。

杨文清来到杨家大院的时候,杨继西正在做秋千,以前做的早就坏了,杨继西想给她再做一个。

孙大哥在一旁帮忙。

小外孙手里拿着一个香蕉,看向站在院门口的二人问道,“你们是谁?”

杨二爷爷闻声看过去,觉得有个人比较眼熟,就是想不起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