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5/5页)

孙桂芳也说起杨姑婆的事儿,问他们去不去,杨幺妹想了想道,“按理说还是得去的,不过姑婆并不在意我们去不去。”

他们家就这么个条件,杨姑婆又是个势利眼,即便是去了,也没什么好脸色。

而这两年来,杨幺妹一直没回过田家岗,杨大爷爷和杨二爷爷两家过寿的时候,她都是特意在赶集那天半路等人,见他们来就把钱给了。

没见到,后面的时候遇上了,也会补上。

“那就不去,反正你们这边办事儿,几个表哥也没来过。”

就说刘母去世,杨姑婆那边一个人也没来。

“四哥是不是要结婚了?”

杨幺妹又问。

刘章也说,“前天我去镇上的时候,瞧见四哥了,他正和人说话,好像是借鞋子什么的,那人还恭喜他,虽然我们说话的时候,他什么也没说,但瞧着喜气洋洋的,应该是好事将近。”

“是,”杨继西点头,又把杨老婆子要布鞋以及杨继北借二娘钱凑彩礼的事儿说了。

听得刘章和杨幺妹气呼呼的。

“怎么能这么干!娘也太过分了!四哥没说话吗?他有脸要过去穿吗?”

杨幺妹连声问道,她可知道这个借过去可没那么容易还回来。

“老丈人也没个话?”

刘章眉头紧皱,在他眼里,岳母是个面上和气,内里偏心的,而岳父是个不管家里事儿,只管外面的,但这事儿怎么也要管一管了吧?

“老四想什么我知道,”杨继西轻笑一声,与孙桂芳对视一眼道,“他也觉得娘说的是借,又不是给,我们两个未免有些小气了,不过闹到最后还是说不借我们的,这是听爹说的。”

“再说爹那个人,他心里能不明白?在他看来,一家和乐的标准就是互帮互助,还是在他们老两口的话下帮助,又能掌控全家,又能看到兄弟和乐,外人瞧着也只觉得他们管得好。”

杨继西又摸了摸平安的小耳朵,软哒哒的触感让他眉眼中的郁气都散了,“可没想到我们小两口不但不听话,还挺硬气,于是断了我们的口粮,我和桂芳第二天就去找二娘搭伙了。”

一听搭伙,杨幺妹心里好受了些,又跟刘章说起那会儿三哥带她第一次搭伙的事儿。

刘章听得目瞪口呆。

他知道岳家对这个唯一的女儿不是很好,却不想逼得这么厉害。

当年他在路上遇见了杨幺妹,对杨幺妹一眼钟情,想方设法地打听到她,毕竟这么清秀的姑娘还有点残疾,很好打听。

刘母得知他的心意后,便找人上门提亲,那个时候杨幺妹才十五,刘家本想着先把人订下,结果杨老婆子直接开口要了彩礼,只要能给五十块的彩礼钱,这事儿就板上钉钉了。

于是他们凑上钱,给了杨老婆子。

不久便得知杨继南结婚,刘母立马明白了,还跟刘章说起这事儿,其中就提到杨幺妹在杨家的日子怕是不好过的。

“要不你们来我们这,我们一起上工一起吃饭,”刘章劝道。

“是啊,反正爹娘就不待见我,我也没回去,和断亲差不多了,咱们家也有房间,何必回去看他们的脸色,不给饭吃,还要你们的工分!多吃亏啊。”

杨幺妹此时就像是狼崽子护着杨继西二人。

“那可不行,”杨继西伸出手指摇了摇。

“光干活儿不给吃,还要我们的工分?我们可不吃这个亏,现在走,依照爹娘的性子,怕不是往我们身上泼脏水,而且我也是他们的儿子,就算是分家,那也得把该给我们的给了才行。”

他可不愿意图一时爽快,直接分家,又傻又分不到什么东西,还会被人用口水淹死。

更重要的是不能膈应人,这场闹剧中,他们可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依旧好吃好喝,还不干活。

反正怄气的是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