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5/5页)

互市里面有瓷器、茶叶,甚至有玻璃制品,还有最近京城流行的自行玩具,哪怕自行车也是有的。

虽然沐瑶当初听说的时候感觉很疑惑,西边那么穷,他们还打了败仗,赔了那么多东西,手里哪有银钱买这些奢侈品啊。

对西边的人来说,这些不能吃不能穿的东西,不就是奢侈品了?

吃都吃不饱,穿都穿不暖了,谁要买这些东西?

哪知道互市的买卖相当红火,用的都是金银来交易,没有金银是别的东西也行,比如那边的玉器和铜矿,都能按照跟金银相同的价钱来买,以物换物。

这样对西边那些贵族来说就十分方便了,不必另外找人换成金银,直接就能买东西了!

平民自然买不起,但是贵族们手里还有银钱,自然就能买得起了。

茶叶这种东西,西边的贵族最是推崇,瓷器和玻璃摆件放在家里阔气得很,家家户户必然有。

京城新玩意儿他们也很感兴趣,买着都停不下来。

因为互市红火,当地就建了一座城,方便商人和贵族的仆人们来往。

毕竟离着有一段距离,当天来回是不可能的,吃住的地方得有吧,客栈和酒楼也就有了。

贵族们住客栈吃酒楼,下人们地位低一点自然不行,于是便宜一点的客栈,以及小食店也跟着有了。

穿也要有,这边漂亮的丝绸摆摊就掉价了,成衣铺就有了,客人能进去直接买布料,也能让店里的绣娘当场量身订做。

当然也有成衣,全是新的,各种尺寸都有,穿上合适,买下就能穿着走了。

对于只住几天的人来说,合身的衣服买几套,再买一车的布料回去送人或者自己用,那就合适不过了。

贵族们能享受一番,平民就开小食店,在客栈和酒楼当小二,帮忙喂养拉马车的骏马。

甚至还有当导游的,介绍城里最好吃的酒楼和住得最舒服的客栈,贵族们会给一笔不小的打赏。

客栈和酒楼还要消耗粮食,从大清这边拉过去就太远了,从西边直接买就要划算得多,路途不远,而且粮食的价格也不错。

百姓们得到好处,自然日子好过一点了。

北边的人看着,能不羡慕嫉妒吗?

互市看着是赚了西边贵族的钱,掏空他们的底子,更多的也是给百姓们一点营生,让他们能够勉强活下去。

民心向着大清这边来了,西边休养生息后想卷土重来,也得看百姓乐不乐意了!

西边如此,北边自然也是这样了!

乾隆那封信还昭告天下,北边的族长都要吐血了,偏偏底下人还闹。

不但百姓闹,连贵族都闹。

他们能不闹吗?

西边那些贵族整天炫耀得了京城什么好东西,家里茶叶管够,瓷器和玻璃摆件也是一个比一个精美,身上穿着绸缎衣服,过得美滋滋的。

反观北边的因为没有互市的关系,商队不过来,自然有钱都买不到了!

乾隆这一出祸水北流,又有使臣回去提醒这边的武器变得非常可怕。

经济和武力双双震慑之下,北边没扛住多久,也愿意低头臣服了,条件是也要互市!

这个条件乾隆当然会满足了,能掏空这些贵族们的荷包,让他们再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钱又能充盈国库,这样的好事他能不答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