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5/5页)

好在永璋没有这个毛病,而且年纪小,在乾隆面前尤为坦然。

乾隆很喜欢永璋这个态度,偶尔永璋回答不出来,他也会耐心指点一二。

永璋一点就通,还能举一反三,让乾隆很是欣慰。

再过几年,永璋也能加入到两个哥哥当中,去各部门卫他分忧了。

永璋不知道乾隆心里已经把他安排得明明白白了,却也觉得在御书房里,哪怕只有半天功夫,也能学到不少,还能通过奏折了解外头的事。

最近的大事就是傅恒打了一场胜战,干掉了敌方将领,然后长驱而入,直接把敌方首领给干掉了。

首领的儿子被傅恒手里的新武器吓破胆,很快就带着底下人来投降。

这场战役破天荒一年多就结束了,傅恒也能班师回朝。

乾隆很是高兴,晚上拉着沐瑶喝酒。

沐瑶只喝了几杯就有点头晕了,乾隆自己就把两坛酒水都干掉了,还精神奕奕的,她也不得不佩服。

等她醒来,素纹已经准备好醒酒汤,沐瑶喝完后才感觉舒服一些。

沐瑶吃过早饭,却听小豆子说,郎世宁让人送了两幅画来,给她看看。

她倒是不惊讶,毕竟郎世宁偶尔也会送画来,他们两人如今说是师徒,更像是画友了。

如果两人画了什么满意的作品,都会送过去给对方看看,品鉴一番。

不过沐瑶的画技越发厉害,郎世宁已经很久没有怎么评点过,也确实没什么能挑剔的。

沐瑶让人送了两幅画进来,两个小宫女捧着画,她看了一眼就知道这不是郎世宁的画作,不由奇怪道:“朗先生可说了,这是谁画的?”

这两幅画不管颜色和线条,都能看出稚嫩来,估计出自两个年纪不大的孩子手上。

果然小豆子就道:“朗先生说了,若是娘娘问起,就告知一二。是朗先生的教会送来的两幅画,是一对年纪不大的姐弟,弟弟很有天赋,姐姐的匠气就更重一些。”

不用说,郎世宁是看中这对姐弟,打算收了弟弟做徒弟,如今也是问一问沐瑶的意思。

沐瑶看着画作,倒是能分得出两人的风格来。

左边的更严谨一些,画作里头没那么多含糊的渲染,而是画得十分清晰,细节方面相当注重了。

右边的就要含糊一点,意境却要更别致。

她就感兴趣问道:“这左右两边的画作,哪个是姐姐画的,哪个是弟弟画的?”

跟沐瑶猜的一样,左边是姐姐画的,右边是弟弟画的。

沐瑶对这个姐姐倒是很感兴趣,就让人把她叫进宫里来见一见。

姐姐果真年纪不大,只有十来岁,弟弟只怕年纪更小一点了,她有点怯生生的,到了景仁宫,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了。

沐瑶柔声问了问,得知这个小姑娘的名字叫木棉,弟弟叫木德。

两人早年丧母,后来丧父,亲戚不养,吃百家饭勉强长大,就去教堂当杂工,跑跑腿,帮忙打扫之类的,勉强混个温饱。

也是两人看过别人作画后,就能摸索着画得不错,才被收下来正式学画,如今才学了两年,就被推荐到郎世宁跟前了,确实天赋极为不错。

沐瑶让木棉画下外边常去的一个地方,木棉拿着炭笔,眼神很快专注起来,一点都不像刚才那个怯生生的小姑娘,而是变得镇静了许多。

没多久木棉就画好了,跟沐瑶想的一样,这画在郎世宁眼里是匠气,在她眼里就是务实了。

“你的画确实匠气十足。”

这话一出,木棉肉眼可见沮丧了起来,很快又听沐瑶说道:“不过倒是很适合做勘察,然后画出来。”

木棉不但对去过的地方能过目不忘,甚至连细节都记得一清二楚,能够细致画下来。

如果还没有照相机,木棉这双手画下的就跟照片差不多了。

沐瑶有个想法,就是把如今漂亮的圆明园画下来,让后世的人能够看见。

不管以后圆明园会不会被破坏,经过长久的岁月,后人很可能会把圆明园有所改建,不是如今她所看见的一样。

沐瑶只希望自己如今看见的这个园子,几百年后依旧展现在人前,让众人惊叹。

但是要画下整个圆明园,倾她一生,很可能都画不完。

而木棉,就是最适合的帮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