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5/6页)

毕竟他匆匆赶回来,就是接到嫡福晋加急的信笺,说是长子病重,让自己速回。

慎郡王刚回去,气都没喘过来,长子的生母就跑过来哭,他不误会才怪,险些吓得腿都软了。

后来他见长子还好好的,侧福晋还哭,气得把人呵斥一顿,难得对这个一直宠爱的侧福晋语气十分重了。

侧福晋还不可置信,慎郡王难道不该呵斥嫡福晋太鲁莽,居然敢把新药给长子试用了吗?

这会儿是治好了,万一呢?

慎郡王听着侧福晋哭哭啼啼说完,心里不可思议:“要不是嫡福晋果断用了新药,如今弘昴还能好好的,你还能在这里跟我哭诉吗?”

太医都没别的法子,只能用新药试试,不试那就没别的办法,就让弘昴熬着,能熬得住吗?

这才几天功夫,弘昴就瘦了一圈,人都瘦脱相了,再拖个一两天,必然无力回天的。

见侧福晋白着脸,一副支支吾吾的样子,慎郡王心下有些了然。

他是醉心书画,却也不傻,自然看得明白这个宠爱的侧福晋是什么心思。

正因为弘昴没事,侧福晋才能过来哭,不然早就去哭坟了。

要弘昴出事,她依旧只会过来哭,可能会哭得更厉害而已。

慎郡王心里轻轻叹息,幸好这家还是嫡福晋掌着,不然长子这次就没那么幸运了。

他摆摆手道:“你暂且照顾弘昴,其他事就别提了。”

侧福晋是个有眼力劲的,不然也不会备受宠爱,见慎郡王面露不悦,自然不敢继续说下去。

她确实有些后怕,毕竟太医是嫡福晋请的,新药是嫡福晋要用的,鬼知道是什么东西,会不会害了自家儿子?

所以侧福晋才来哭,觉得嫡福晋是鲁莽极了,指望着慎郡王能呵斥嫡福晋几句,以后也能叫她能做主,不至于这次儿子病了,她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能做决定了。

哪知道她这一哭却适得其反,慎郡王都不耐烦了,之后侧福晋一心照顾儿子,等儿子好起来之后,慎郡王对她竟然疏离了一些,顿时暗暗心惊,再也不敢想东想西的,一个劲努力讨好慎郡王,重新得到宠爱才是最重要的了。

但是那时候,慎郡王对这位侧福晋冷淡了许多。

他对嫡福晋是更为敬重了,私下单独跟恢复的长子也是这么说的,让他以后好好孝顺嫡福晋。

世子自然没有不应的,他病重的时候昏昏沉沉,听得见自家额娘在榻前哭哭啼啼,只有嫡福晋颤抖着声音做所有的决定。

他很清楚自己这条命是嫡福晋救下的,以后自然对她更是恭敬和孝顺了。

沐瑶也没想到这么一件事,虽然算是有惊无险了,最后却让慎郡王看清楚自己宠爱的侧福晋究竟是什么性子,一时竟然开始怀疑起自己的眼光,对这位侧福晋敬而远之了。

这么一来也是好事,让那位嫡福晋在慎郡王心里的地位更是高了不少。

因为这事,乾隆还赏了不少药粉给慎郡王,让他在家里备着点,也算是急救药了。

免得急病的时候太凶险,一时两眼一抹黑的。

慎郡王送的贵重盆景,沐瑶也跟乾隆提了,还特意请他过来一起欣赏,算是在他这边过了明路。

乾隆自然看出沐瑶的心思,不由好笑道:“朕是知道这个盆景,当初慎郡王大肆张贴找出色的雕刻师傅,费了好几年才完成,哪知道最后却便宜了你。”

这玉石盆景当初乾隆见过都觉得不错,只是没有夺人所爱的意思,久而久之也忘记了。

如今慎郡王的嫡福晋送进宫里来,他一看这才想起如此个旧事。

沐瑶就笑道:“那还真是便宜我了,这盆景着实好看,摆在哪里都合适。”

确实这玉石雕刻的花朵跟真的一样,连永璋都忍不住好奇去摸了摸上面的梅花,确实肉眼可见跟真的一样,摸着却是冰冰凉凉,才发现是玉石,实在是栩栩如生。

乾隆却觉得只有一个盆景着实单调了一点,让人去私库里找了找,然后找到一盆牡丹花的玉石盆景,让人搬了过来。

这白牡丹盆景要大得多了,牡丹用的更是和田白玉,水头极好,花瓣缓缓盛开,定格在最美的那一刻,更是美不胜收。

乾隆就笑道:“这盆景是当初瞧着慎郡王做了,朕也命人雕刻起来的,看着不错吧?”

沐瑶失笑,他这是什么都要跟叔叔比一下。

叔叔有的,乾隆也要有吗?

乾隆握着沐瑶的手,又微微笑道:“朕也送这盆永不凋零的牡丹,算是感谢爱妃和苏家寻来新药,救下了弘昴。”

沐瑶看着他有些惊讶,也笑着道:“皇上这样说,那就太见外了一些。”

闻言,乾隆眼底含笑道:“也是,不过盆景只送来一座,皇叔也太不讲究了一点。但是他的库房里头就没什么好东西,唯独只有这个了。他送不来,就只能让朕补上,也好成双成对的。”

叔叔送礼太抠门了,只好他亲自补上了。

这话听得沐瑶唇边的笑意更深了一些,又听乾隆说道:“皇叔之前去御书房,还跟朕说可以送他和友人最好的丹青过来,当做礼物,更为用心一些。”

乾隆面露嫌弃,谁要他的画作当礼物了,慎郡王以为自己的画比这玉石盆景还值钱吗?

沐瑶好笑道:“皇上,慎郡王亲自做的丹青,听闻是千金难得的。”

听了这话,乾隆就摆摆手道:“皇叔画得确实不错,但是救命之恩只送画作来当谢礼,难免太穷酸了一点。他自己的画作就算了,还要把友人的画送过来。”

友人赠画,慎郡王转送他人,着实不怎么好了。

乾隆还数了下慎郡王的友人,自然他爱画,朋友也是。

于是沐瑶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郑板桥?”

她想起小时候的语文背诵,郑板桥,板桥先生,扬州八卦,诗书画三绝,心里倒是有些遗憾,没能拿到郑板桥的亲笔画了!

要是能带回现代去,这画老值钱了!

哪怕放着,那也是值得收藏的好画了!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记得还是个好官来着?

乾隆敏锐察觉到沐瑶对这位郑板桥的关注,回想了一下就道:“此人任范县知县,倒是做得不错。重视农桑,听闻最近极力推广甘薯,让百姓开荒种下,百姓安居乐意,连续三年得了一个上等的评定。”

沐瑶就答道:“听闻这位郑先生的画作一直只画三样,倒是叫人好奇了,原来也是个不错的父母官了?”

乾隆点点头,见沐瑶只关注郑板桥的画作,倒是对他当官的事并不熟悉,顿时好笑。

也不知道沐瑶从哪里听来,只知道郑板桥跟慎郡王是画友,还了解郑板桥爱画什么,却不清楚对方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