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5/5页)

乾隆看了永璋一眼,心情也是不错,知道永璋如此肯定是沐瑶交代的,倒是个机灵的孩子。

老农说的话实在,没那么多华丽辞藻,只说了这片地伺候得如何精心,大清早开始干活,要灌溉、要拔杂草、要看天色。

若是下雨了,就得小心淹了。

若是干旱,就得多灌溉几回了。

老农笑眯眯道:“托皇上洪福,今年的天气着实不错,后边若是风调雨顺,能得个好收成了。”

这话乾隆爱听,看了李玉一眼,就递去赏钱,是两个大银锭。

老农吓得连连摆手不敢收,还是永璋拿出一个荷包,里面是指甲大小的碎银子,夹杂着一点铜板,塞到老农手里:“爷爷说得真好,你家有孙儿孙女么,这个给他们买糖吃!”

荷包不大,也不算特别精致,上面只绣了些福纹。

里头碎银子加上铜板,看着不多,却着实不少,正好是老农能接受的,又因为永璋说是给孙子孙女吃糖的,他这才收下了。

乾隆牵着永璋往回走,走得远了才低头问道:“这荷包也是你额娘给的?怎的想到用这个?”

永璋仰起头,带着小奶音道:“额娘说了,给个大银锭,田边的老农兑不开,根本用不了。若是去兑,恐怕被人看见,要么怀疑偷的,要么惹来梁上君子,到头来还是没能在手里捂热,不如换成小碎银子,拿出去直接就能用了,也不起眼。”

闻言,乾隆点点头,认为沐瑶确实想得周全极了,连带都没见过的老农都考虑在内。

他回头看了一眼李玉,又问道:“你额娘既然知道这个,怎么没让人直接把大银锭换了?”

永璋就道:“额娘说了,宫里未必有碎银子,这些都是跟园子伺候的丫鬟小厮勉强换来的,着实不多。要对方更喜欢大银锭,那就不必把这个拿出来了。”

行吧,沐瑶连老农是贪心还是不贪心都想到了,也是够操心的。

乾隆这才笑笑,又继续往前走,还问永璋道:“要是走累了,就让李玉抱着你走。”

永璋摇头道:“不用,我能自个走的。”

乾隆点点头,又去看别处灌溉了。

到处都是水沟,永琏担心永璋个子小,看不清小坡底下是水沟,摔下去就危险了,就上前牵住永璋的小手一起走。

永璜就护在永璋另外一边,三兄弟肩并肩一起走的。

乾隆回头看了一眼,心里颇为满意,几兄弟敢情好,兄友弟恭是再好不过了。

他一边走,一边给几个小阿哥说道:“北边灌溉靠的是井水,大井能灌溉十多亩地,小井也能灌溉两三亩地。南边灌溉靠的是蓄泉,就是潭水和山泉水。”

“山泉水从高往低处流,百姓就引水灌溉,在山脚下还建了塘堰储水,干旱的时候不至于无水能用,若是暴雨的时候也不怕洪水淹没农田,有塘堰能够挡住从高落下的水流。”

毕竟暴雨的时候,山上的积水很多,从高处落下,若是没有塘堰,肯定要淹没农田和房屋了。

永璋听得两眼亮晶晶的,只觉得自己的皇阿玛真是什么都知道。

只有李玉在后边低着头,心里明白,皇家虽然年初的时候会种地,是个仪式却也会认真种田。

对于种田之外的事,自然是通过书本和底下送来的消息汇聚而成,乾隆不至于抓瞎,却更多是纸上谈兵了。

尤其灌溉这事,还是这几天准备微服私巡,乾隆才让李玉去搜集消息看了起来,算得上临急抱佛脚。

毕竟在小阿哥面前,乾隆怎么能一问三不知呢!

乾隆的记性还极好,看过一遍就能全然记住,只看了几天,那些消息就刻在他的脑海当中,信手拈来了。

远远见有人在犁地,铁犁有大有小,永璋就奇怪道:“阿玛,种地用的犁还不一样吗?”

乾隆想了下就答道:“大的是深耕犁,土质硬的时候就用这个,土质软和就用小的,另外还有稻田里除草的辊轴。”

就连永璜和永琏都对乾隆露出亮晶晶的佩服目光来,自家皇阿玛果然没有什么是不知道的!

乾隆微微一笑,被几个小阿哥看得通体舒畅。

他心情正不错,就见李玉小心翼翼上前禀报道:“老爷,有几个生面孔跟在后头,想要靠近过来。”

乾隆回头一看,几个跟老农打扮得差不多的人就跟在后头,见他看过来,顿时露出讨好的笑容,上前问道:“这位贵老爷,要是有什么需要的,可以问我等。”

他是听明白了,这几个人估计见刚才自己问了几句话,就给了田地的老农一个荷包。

荷包哪怕不大,谁都猜得出里面肯定是打赏了,知道乾隆是个大方的贵人老爷,于是一个个想要上前讨好。

若是说得好,也能得点赏赐,那是再好不过了。

李玉示意侍卫拦在跟前,没让几个人靠近。

他们也乖觉,见侍卫高大勇猛的样子就不太敢靠近,只敢退后几步殷切看了过来。

乾隆随口就问了这是谁的田地,大约多大,往年收成如何,税收如何。

几个人面面相觑,还是老实回了,最后还问道:“不知道贵老爷过来此处,是要拜访友人,还是迷了路?”

毕竟乾隆一行人的打扮在这里是格格不入,问的又特别正经,他们顿时满脸疑惑。

乾隆就顺着他们的话道:“我是个行商,确实是迷了路,顺道几个孩子没见过田地,就带着他们来见识一番。”

他们几个看乾隆身后的几个小少爷确实一个个长得粉雕玉琢,估计也没怎么出门,没见过田地也是理所当然的。

几人迷了路,索性当做野趣游玩一番。

他们几个互相看了一眼,心里嘀咕富户果真是闲的,迷路后不问路,竟然就在田地附近溜达了起来。

老农们一年到头伺候庄稼,这田地就没什么好看的,富户带着孩子们居然看得津津有味,着实稀奇得很!

要不是一个个身上穿的衣料光鲜,看着就值钱,他们一行人就这么莫名其妙闯进来,在田埂边上来回走,只怕要被村里人以为是贼子给打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