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龙虎榜(第4/5页)

主要是看庆阳招了个书生做上门婿,把人好好当夫君对待,还供他读书,两家往来多,比正常嫁娶关系还好,认为自家孩子到了存银手里也不会吃亏。

还有叶存山这个大哥罩着指点,往后若能跟着一起去京都,指不定还能用上云程家里的人脉关系,算盘打得可响。

存银皱眉,想说个什么,看看这一桌同族人,想想这些人才是每天在一起相处的,忍了没说。

叶存山接话茬:“存银是我养大的,亲事当然是我说了算,他就算跟人定下了,我看谁敢来娶。”

云程也说:“这都跟我们几年了,而且人家说多门亲戚照应就照应了?满村都是自家人,不够照应他的?”

叶粮看他俩态度坚定,心下稍安,说到叶大那头还是要温和一点,“你们爹身子骨不如从前了,太硬气要给人气死了。”

叶存山就顺带问了问。

上回闹了一阵,搞得要死一样,后来吊命续上了。

跟陈金花互相折磨后,叶大状态明显好了很多,精神好了,不糟践身体了,人看着也好。

就是身体出问题的事已经是定数,不会因为看着精神好,就说他没病,还是注意着点。

叶粮说:“族长从收到报喜开始,就每天要找他聊聊,现在应该是个清醒人。”

这事要叶虎叶勇来说,他们俩负责送货,村里县里两头跑,比叶粮这个常住县城的人知道得多。

叶虎说是变好了,叶勇也点头:“都会夸你们是孝顺好孩子了。”

这话不是说他们不孝,而是他们在叶大嘴里就没讨着好,能有这改变,不错。

一路奔波,这顿饭还吃得久,差不多就散,让他们好好休息。

沐浴的水有,头发没法洗,等回村再说,到时能去作坊里烤头发。

圆圆熬不住,已经睡着了,今晚跟存银睡。

叶存山送圆圆过去,看存银几次欲言又止的,叫他放心,“他今年不敢骂你了。”

存银有点想哭,叶存山叫他别多想,“他那人,这辈子就这样了,是亲爹,咱们不满,也要尽孝道,无非就是表面功夫,他不喜欢我们,我们也不走心,这次回家就祭祖报喜,我到时让旺祖安排你做饭,离他远点,省得闲下来他找你瞎说。”

兄弟俩的担忧,并未实现。

叶大被叶根洗脑了半个月,他现在是举人老爷的爹,一举一动都被人看着,他丢人,别人也不会笑话叶存山,毕竟他们蔚县多少年才出一个举人?别人都会摇头叹气,说叶存山怎么会有他这么个爹,夸叶存山的时候,要把他踩一脚,要说好好个举人,偏生有个烂爹。

但他好着,别人就要羡慕他有个举人老爷当儿子。

不管父子关系如何,他说一句他从前待长子好,娶云程还给了二十五两银子,回门包了红包 ,不跟其他人家一样把存银这小哥儿拘家里当小黄牛,这谁不说一句他是个好爹。

叶大被大喜事砸头上,再被洗脑半个月,加上两个小儿子他可以盯着陈金花带,身体不遭罪了,怨念没从前深,还真信了自己是个好爹的话。

唯独一点点的不清醒,是想跟富商家里结亲,想把存银的婚事安排了。

叶存山耐着性子跟他讲道理,叶大被他算得头脑又清醒了。

哦,不是他占别人家便宜,是别人占他家便宜。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这事儿不同意。

天蒙蒙亮时,叶虎兄弟俩就往村里赶。

到叶存山回来时,村口都有很多人堵着看举人,来贺喜。

这一路喜庆着回来,院外还有道贺的人,本村的外村的都有。

父子俩没聊几句,就要出去待客。

这次回来没闹特别僵,给了叶大面子,这波接待是在叶大这边进行的,恰好家里有人准备瓜子、糖跟茶水,省了不少事。

鞭炮一挂接一挂的放,圆圆开始还怕,多听听,她就习惯了,能正常玩。

存银带她到后院看兔子,静河村家家户户都有养兔子。

他家哥嫂会给爷奶爹娘养老钱,田地租出去给别人种,自家就闲,养兔子多,猪也有养。

圆圆不喜欢猪,也不喜欢鸡,就爱兔子。

她在府城只有两只公兔,而这后院里,兔子遍地跑,大的小的都有,她都摸不过来!

家养的兔子很温顺,圆圆在府城有经验,跟兔子玩时不会用力掐捏,没兔子会咬她,存银看着放心。

等叶延刘云带着婵姐过来,圆圆就有玩伴了。

叶延在前院,刘云带着婵姐在后面。

存银得过她一床手绣的鸳鸯被,看见她态度很亲昵。

依稀记得有一年,叶延跟叶旺祖去府城时,还去了医馆,问生孩子的事。

那时是帮庆阳问的,顺道也有打听刘云的身子。

存银便问现在怎么样了。

刘云从前伤了根,后来好生养着,气色身子骨都好了,人显年轻。

还没怀上,但身子好了,总会怀。

“这两年作坊一直在尝试新纸配方,到去年年底才发现短时间突破不了,开始尝试香纸和彩纸,延哥说忙完今年,咱们再要孩子。”

不然一直忙,也没空。

说着,她不好意思。

想起来她之前给云程塞个小册子,云程脸红得要滴血,人都想钻地缝,觉着存银虽然到了婚嫁年龄,但总归还没嫁,是个未婚小哥儿,她跟人说这个不好。

存银说他什么都知道,“大嫂有教我。”

这也挺好,反正存银不能指望陈金花教的。

云程在前面忙一阵,也来后院。

他在村里就那么几个交好的人,刘云绝对是最好的那一个。

过来叙话,跟存银一个样,刘云笑起来,把答话又说了一回。

唠家常是双方都有,这次有叶存山考中的喜事,刘云就先问了许多府城的事。

主要是很担心他们的铺子,“要卖掉还是怎么?去了京都再开铺子方便吗?”

静河村这边他们放心,是叶根父子俩可信可靠,每年分红都会想办法给他们,到月份,会留出来。

府城那头又要怎么办?

云程说了他的安排,“到京都就再开分店。”

也说了存银的“第一裁缝铺”,这到京都他会立刻办,让孩子把这饼子吃到嘴里。

存银开心得很。

他这次带了些图样回来,有些是在安氏裁缝铺子里做过的,有些是新画的,打算交给刘云。

她家现在是个小型培训基地,教人抄纸、织毛衣、捻线织布,叶延还在村里当启蒙先生,平时会有几个调皮的要留堂,带到家里盯着做功课。

这样式给刘云,她家有自己织布,做好了成衣自己穿行,拿出去卖也行,还能教给村里人。

刘云看了看,拿了存银已经在安氏裁缝铺做的样子,新样子就不要,“咱们这小地方,府城的东西就已经很时兴了,再新鲜的,人家也不懂。你铺子不是要开了?留着当招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