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第2/4页)

能考上秀才,学识都不错了,都能答上几句,只是不够全面,这简单算算,也是一对一指点了。

还因为次数多,先生对他们眼熟,平时功课都多有指点。

存银要来围观,就被三个人看。

他来是想跟大哥说悄悄话,被看得不好意思,就说带圆圆转转。

最后还是去了柳小田跟柔娘那里,他也发现,这些育儿经,他都挺感兴趣听的。

圆圆乖,也有了些重量,现在还是下手没轻没重,很容易出全力去挥小拳头。怕打到柳小田跟柔娘的肚子,存银就把人拘怀里抱着。

柔娘不常出门,住这么近,一年里也就是过年过节多有走动,平时不怎么见面。

她再看存银,还觉得感慨,“我之前看你,你还是只会傻乐的小孩儿。”

当时去静河村玩,在河边吃烤鱼,存银被夸一句就殷勤的跑前跑后,被他大哥看一眼,说一句,都茫然得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人。

现在已经有了点少年郎的样,担得起事,也褪了些许稚气。

存银摆手,“没有,我就是跟平枝姑姑学了点礼仪,能糊弄糊弄人。”

柔娘只是笑。

书香门第的小公子她也见得多,本性如何,不是学点礼仪就藏得住的。

比如二弟杜知秋,自幼跟着杜知春一样,书堆里打滚长大的人,不论书读得如何,耳濡目染之下,总要比存银这半路学起规矩的山村小孩儿强。

他的性子,也就在书斋经营上显得沉稳点。

存银看起来不像,更像是把天真无忧的一面留给了家里。

所以今天散场时,她跟云程说了几句。

“你们这孩子怎么养的?跟我也说说,我不想养个闷葫芦罐儿,想要性子开朗些,但知春的娘亲已经去世,不知道知春的性格怎么养出来的,蔚县那边回信,说他出生就活泼,我寻思着,这活泼的性子,不正需要引导吗?”

养存银时,云程还总跟叶存山置气,说就叶存山会养娃。

养圆圆后,云程就老老实实听叶存山的,从手忙脚乱到现在应付自如。

也要结合一些平枝姑姑书的育儿经,不然养不出来大家闺秀,平枝姑姑愁得整晚整晚睡不着。

这些以后能细说,现在主要的,也是云程觉得最有用的,“大人的情绪会影响到小孩子,养的时候自己的情绪要管理好,别随便在孩子面前发泄。”

圆圆现在还没有感受到多少负面情绪,有小宝宝的本能,得不到满足,想爹爹跟叔叔时会哭,但不会很熊,不讲理,她的认知里没这个。

家里宠着,她还没小伙伴,这个情绪感知稍晚,叶存山说能等她大一些,带她出去玩,慢慢就感受到了。

云程就怕这样环境极端,把圆圆养得心理脆弱。

不过叶存山说没事,趁着小孩子心性没成型的时候,天塌了最多哭一场,可以多摔打摔打。

比如存银,打小就被骂。

骂赔钱货,骂克死亲娘,骂拖油瓶,骂以后没人要他。

刚开始做家务的时候,也被骂笨手笨脚,以后嫁不出去。

现在不都挺好的。

那时哭一场就成,现在回忆,难过有,不会特别伤。

搁在现在挨骂,气性就不一样了。

大抵是说到了这个,叶存山恍惚了一下。

回家路上话少沉默,后知后觉发现了存银“长大”的原因。

可能是过年时,被叶大骂的。

等都收拾妥当,叶存山想了想,还是去敲存银的门,要跟他聊聊。

小屁孩儿也有话等着跟他说,看他进来,两眼亮晶晶的。

叶存山就先等他说,存银跟他讲:“大哥,你还记得大嫂以前在静河村的样子吗?”

那当然记得。

内向,胆小,怕生。

跟人话说多了都要脸红。

很多东西不懂,办事之前都要问他,心里没底。

存银说:“我看他今天跟元先生还有庆阳哥讲话的时候,都可威风了!”

叶存山注意着他们那边,怎么就威风了?

存银说:“你看大嫂从前就不会这样,叭叭叭跟人讲很多,说得头头是道。”

叶存山就觉得孩子不能光学成语,也要教教句子用法,好好的话,从他嘴里蹦出来,怎么跟损人的一样?

存银不计较这个,看他大哥没反应,还着急,“你看大嫂变得多不多?”

叶存山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存银嘿嘿笑两声,开始扭捏了,“大哥,你说我以后能这么出息吗?”

叶存山没忍住笑了下。

存银抿着嘴巴不吭声。

叶存山说:“能啊,为什么不能?”

他是知道云程的来处,知道他能有今天,不是因为这短短几年里的发展,而是有前面二十多年的沉淀。

存银从前耽搁了,村里没什么好条件,他自己也狭隘了,把孩子往勤快麻利的方向教,想着以后嫁人不吃亏。就给存银启蒙,教了写字,叫他背了《三字经》跟《千字文》,缝补衣服都学得糙。

现在有云程手把手带着,存银年岁也不大。

以后家里会更好,他起步也好,到时自己有铺面,也能“威风”起来。

存银不好意思,抓抓脸,“也能有大嫂那么厉害?”

“能啊,一年不行就三年,三年不行就五年,五年不行就十年,你再笨,不会十年也没混个名堂出来吧?”

存银瞪眼。

这不可能!

大嫂跟师傅都夸他很有天分!

那就得了。

存银的事儿说完了,问叶存山来找他干嘛,“今晚又要换房睡吗?”

叶存山说不是。

屋里没其他人,他跟存银说话都直来直去,意识到孩子心理问题,也不会跟云程一样旁敲侧击的试探,所以他把话直白的问出来时,存银还愣了下,然后低头,半天没说话。

叶存山不急,有耐心等着。

过了许久,存银才点头,“那么久没见面,见了就骂我,我给他送东西他也骂,给他送礼他也骂,在外面又不是没给他写信寄东西,怎么回回见了我都骂。”

当时在村里没表现出来,后来长时间没跟谁提过,这会儿讲出来,还能抹抹眼泪珠子。

有时候也在想,是不是家里都是儿子,只有他是小哥儿的原因。

因为大哥是不挨骂的,两个小弟也被叶大好好捧着养,就他,怎么做都要挨骂。

存银问他,“你怎么突然问我这个?”

叶存山没瞒着,“你大嫂说你突然长大了。”

存银眨眨眼,“这不是早就长大了吗?”

他默认是圆圆出生后,他就长大了。

辈分都抬了!

叶存山就知道,存银是心里有气,性子没变太多。

兄弟俩性子像,他也是心里藏着气,才能坚持读书,想要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