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我有一个朋友(第3/4页)

叶存山对此一无所知,还惦记着他的小红花。

做完今天功课,他叫云程检查,问他小红花在哪里。

云程今天忙着他的慈善大业,没做小红花,就抱着他亲了亲,蒙混过关。

隔天。

叶存山去上学后,云程就拿着用线缝好的画稿,包了一层油纸在外,沿着东街一直往里走,到了县衙,绕到后门。

令人意外的是,后门竟比前门还热闹,都有些零散小摊。

就是生意不好,有人缩着脖子窝棉衣里打盹,有人三两个聚一起聊天,唯一一个衙役,正背着门在跟人下棋。

看似没人注意到他,又好像人人都在看他。

云程在转角处,来回踌蹴。

想退一步去找杜家,想随便找个乞丐过来送画,最后还是想到这次的目的,才鼓起勇气——前面都做完了,没道理停在这里。

漫画形式的稿件在这个时代很新潮,王家的事才发生,他对自己的画技自信,翻开看了就会联想到。

只要送进县衙,就有机会落到京都那位小公子手上。

不成的话,他再想别的办法。

云程低头疾走,经过县衙后门时,胳膊一松,夹着的画稿就落地。

他甚至不敢回头看,出了这条街,拐了几道弯,再到正街上,人又到了昨日那个茶楼。

元墨还在原地摆摊,今日倒是有个生意上门,正在给一对夫夫的孩子取名。

云程深呼吸调整状态,等元墨送走客人,才叫他一起去茶楼。

慈善大业告一段落,就该努力挣钱了。

“今天字不多,但会耽搁你久一些,若不介意,就还是按照昨日的价钱算,你看行吗?”

元墨自是没有意见,茶楼暖,有热茶糕点,他还能抽空看看书。

云程先把昨晚写的错漏添补上,再继续往后写,有一个不会的就当场问,效率拔高了很多。

叶存山说了可以送书斋,他就要趁着这个热乎劲儿还在,把银子先挣到兜里。

计划按照《神女伏妖录》的字数来,先送过去一部分,下次想看,再买第二册,能薅几根羊毛算几根。

他在这边写稿子,叶存山也已讲完赘婿下一话内容。

他的同窗们再问也问不出来,还质疑道:“你的那个朋友,不会就是你自己吧?”

“不然怎么就偏偏跟我们想的后续一样又不一样的?”

叶存山:“不是我。”是我家夫郎。

杜知春催他赶紧写,“再晚我要降价了!”

叶存山几次张嘴,终是没能说出云程现在识字量太低,稿件上全是歪歪扭扭的线,他都不认识。

而云程也写累了,今天还试探元墨,给他讲了故事。

这书生只想赚钱,对他要写什么一点不在意。

看云程好像很想要反馈的样子,才勉强给了个回应:“故事挺好的。”

于是云程决定要他誊稿件,“我给银子。”

写信誊抄,都一样,反正卖字赚钱。

元墨这下对他夸得真心实意了很多,巴不得云程天天写小说。

此时,云程遗落的画稿,也被人捡起,询问过后无人认领,交给了衙役。

衙役当差躲懒,得了东西又想往上头露脸。检查过后,瞧着这纸上的人画得惟妙惟肖,立马送了进去。

画上人十分传神,最初贫苦时对幸福的渴望,被伸以援手时的忐忑,第一次吃饱穿暖时的喜悦满足,转头掉入黑暗的茫然无措,然后是各种暗调剪影,一个画面展现出来他们可能会遭遇的事。

叫人看着心里揪成一团。

县老爷杜禹问这是哪里来的,衙役说有人捡到,没人认领,才送到他手里的。

杜禹这时也往后再翻了一页。

这后面就是另一个展开,画了几个幸福温馨的画面。

同样都是墨色,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

杜禹可不知道他们本县还有这么一个能人。

再往后,才看见后面附带留下的三个配方,明白过来这是有人匿名做好事。

他这几天也正发愁怎么安排王家出来的那三十二个人。

京都来的小公子程文瑞还没走。

原本前两日就要回京,因着那些人的抱怨,硬是又留了下来,自嘲说:“我既‘砸’了人家饭碗,自然要补一个回来。”

富家公子在小破县城随便置办个产业,都够养活他们。

程文瑞不愿意白养,想找门手艺给他们学。

安排这些人不算麻烦,关键是他们不愿意分开。

里边两拨人吵得厉害,都不提一句分家的事。

说来说去,还是对未来的茫然害怕。

不分开,产业就要置办大一些。

大了,程文瑞还怕他们守不住,准备再调个人过来帮看。

杜禹仔细看看纸上配方,都不是贵重玩意,决定先试试,叫人去采买材料后,也把书拿给程文瑞看。

程文瑞这里有客,是王家遣散出来的人里最大的一个,叫徐风。

他是怕这些天里的风言风语得罪了贵人,特地过来告罪求饶的,也承诺一定会拘着他们不乱来。

程文瑞不跟人计较这个,摆手叫他坐下,拿了杜禹递来的画稿看。

他眼底闪过一抹惊艳,杜禹这之前就说:“是有人捡到交到县衙的,说是行人匆匆走过掉地上的。”

若只有后面附带的三个法子,杜禹就当是人不小心掉的,等人来认领就是。

加上前面的画,就显然不是这个意思。

杜禹告诉他已经找人去准备材料了,程文瑞看看还紧张忐忑的徐风,道:“也不挑人了,你找几个人过来试着做吧。”

有事做,人心也能定一定。

徐风出来叫了孙阳一起回家挑人,“程公子叫我们试着做个东西,成了的话应该就是我们以后的营生。”

孙阳低声问:“是不是做蜂窝煤?”

徐风惊了下,立刻想起来县老爷说那画册是有人捡了交上去的,还问:“你捡的?”

孙阳点头又摇头,“我捡了,又扔了。”

他解释了遍。

“我等你等得无聊,就爬树上掏鸟窝了,瞧见个人鬼鬼祟祟,就多盯了他两眼。”

孙阳被送到王家时,是说给王家小少爷当书童,后来身份变成“妾”,白天也还跟着读书识字。

他捡了画册,打开看完,就知道那人不是鬼鬼祟祟,是做好事不愿留名,就又扔地上了。

还顺便帮忙盯着,不叫别人捡走——这一看就是要给县老爷或者那位贵公子的。

云程还不知道他掉了马甲,文稿交由元墨替他誊抄以后,他也抓紧拿纸设计了打卡小本本。

本子是初稿,他结合记忆曲线做了标注,准备完工后再让叶存山给他刻个小印章。

就刻一朵云好了。

时间不紧不慢的过,徐风他们照着法子做出第一块蜂窝煤时,叶存山也代云程把小说送到了书斋,得了一张月底领润笔费的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