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这刘皇叔就这般的好?(第3/3页)

黄忠知道这是为什么。

是苛捐杂税太重。

庄稼长在地中还没有收割,就已经等于不是自己的了。

辛苦一年,粮食收割下来,除去各种苛捐杂税,基本上没有什么剩余。

关中这里耕作的百姓,则完全不同。

不论是在田间耕作的,还是路上遇到的农人,一个个脸上都很是喜悦,看不到什么愁苦。

“老丈,您们为何都这般喜悦?”

荀彧从马上下来,对着迎面而来的一个拎着瓦罐,背着锄头,立在路边,等着让他们先过的老农施礼问好之后,开口如此询问。

老农闻言,脸上的笑容变得更为灿烂了。

他伸手指向道路两旁的谷子道:“这样多的粮食,眼看着就要成熟,如何会不高兴?”

荀彧又道:“粮食不是还未收下来,就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吗?”

老农脸上笑容愈发灿烂,打量了一下荀彧黄忠一行人,开口道:“郎君一行人,之前没有来过关中吧?”

荀彧道:“老丈如何知晓?”

老农笑道:“若是之前的来过关中,就须知道,刘皇叔在关中所进言施行的关中三策。

知道我等只需要上交地中产出三成,其余算赋之类,全部不用再缴的事情。

也就不会问出这等话了。”

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老农身上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满足骄傲和安心。

在提及刘皇叔三个字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身子都不自觉的站直了。

“这刘皇叔就这般的好?”

荀彧又问。

听到荀彧问出这句质疑刘皇叔的话,老农脸顿时变得不悦了。

心中对于眼前这个读书的富家郎君的好感,一下子就消失了一个干净。

“刘皇叔,就是这般的好!!

若不是刘皇叔,关中这里,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老汉当时走路都发飘了,用不了多长时候,就会饿死,是刘皇叔带着兵马粮食出现,与我们吃的,给我们土地,种粮。

种粮免费给,让我等苦命人去耕种,不必归还……

以往,我等才来到关中的时候,关中是一片荒芜,田地不多。

皇叔进言之后,开始亲自主持屯田安民事。

这关中之地,一天一个样的开始变化……”

说起这些事情的时候,老农的情绪是激动,眼中仿佛有着光。

“关中是有了皇叔,才变成这幅样子的!”

老农一直以来都生活在底层,平日里遇到荀彧这样的一看就出身不凡的人的时候,都是立在道路一边躲着走,说话也不敢高声。

但是现在,在听到眼前这富家子,言语之中似乎是对刘皇叔有些不信任,有质疑之后,顿时就不干了。

一改往日里唯唯诺诺的样子,挺直腰杆,在这里与这富家子说话,维护皇叔形象。

“这关中真是幸运,遇到了刘皇叔这般的人物,真应该与其立生祠!”

荀彧静静的听完老农的这一番话,忍不住的出声感慨。

老农一听这话,高兴了。

“我们这里,每个屯都立有皇叔的生祠,早晚祭拜不曾怠慢过!”

他如此说道,腰杆挺得更直。

荀彧又与这老农说了几句话,就对着老农恭敬施礼,告辞离去,继续往长安而行。

老农站在这里,目送着他们离开,背着锄头,拎着瓦罐,继续朝着田地而去。

看着这样多即将成熟的谷子,再回想一下方才那些外地来的人,听自己说出了皇叔在关中做出来的事情之后,显得震动,以及之后对皇叔的恭敬样子,心情不由更好。

背着锄头,腰杆挺的更直。

心中下定决心,要更加努力的去耕作。

刘皇叔给了这样好的耕作条件。

在这等情形下,再不好好做事情,那可真的对不起皇叔的这一番苦心了!

“刘皇叔,真是一个不得了的人物!”

告别老农,往前走了一小段儿的距离之后,周仓忍不住的出声,满是感慨。

“谁说不是?

在如今这种情况之下,能够对百姓这般好,让关中这里,短时间之内,就出现了这般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可谓是独一份!”

黄忠接话。

心中再想一下刘表、袁术、袁绍、孙坚等人,只想着相互攻伐掠夺,而不管治下之民死活的行经,心中对刘皇叔的敬佩,就开始加倍。

果然,有些事情,全靠同行衬托。

荀彧没有说话,但心中震动更大。

黄忠、周仓只看到了表面所能看到的东西,他透过眼前这些事情,却看到了更为重要,更为不得的事情。

这是事情就是——民心!

一开始接到自己叔父写来的书信时,荀彧只觉得自己叔父所言有不少夸大成分。

觉得董卓迁都关中,不足半年时间,不论如何,关中都发展不到自己叔父所说的那种程度。

如今自己亲自踏足关中,才发现叔父所言,都是真的,不曾有半分夸大。

甚至于,这关中要比叔父所说的更要好!

果然,关中帝基已成!

民心凝聚,民心所向的厉害!

这刘皇叔到底是一个何等的人物啊!

荀彧心中如此想着,迫不及待的想要与此人相见……

……

“黄忠黄汉升?

荀彧荀文若?”

长安城这里,得到快马连夜飞报消息的董卓,如此念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