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求生盼死一念间(第2/2页)

顾诚只觉得杜渐聒噪,一个疯子,多看他一眼都会伤眼睛。

脑子昏沉的厉害,他总是想睡觉。

许白观察了片刻说:“大娘子,不能让姑爷睡觉,你得陪他说话。”

叶善能有什么话?她并不擅长没话找话。

顾诚不想他们担心,强打精神,问:“谢当家,你们是怎么被杜渐抓到这来的?山庄什么情况了?死伤如何?”

他这么一问,叶善也转头看向了他。

具体情况二人都不了解,叶善被梅梅哭了一脑门子的眼泪鼻涕,顾诚就更不用说了,只知道出事了,见叶善撇开自己走都不打招呼,心里设想的严重,都当“灭门之灾”看待了。

柴火噼啪作响,谢当家支支吾吾。

顾诚只当言语不当戳了人痛处,不再作声。唉,他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叶善可没有那般多愁善感,手中正拿着一根柴禾戳了最近的许白一下,“你说!”

许白整个一抖,面上讪讪,“其实,其实那晚我们并不在山庄,具体山上什么情况……”

这话倒是点醒了谢无苔,他忽然激动起来,捉住杜渐的衣领子提起来,“你说!你把山庄怎么样了?”他担心娃儿他娘还有庄内老小。

杜渐是落难的恶狼,余威犹存,借力一脚踢出去,要不是叶善眼疾手快,发现杜渐鞋尖藏了利刃,一石子打偏,谢无苔的小腿怕就废了。

谢无苔侥幸躲过一劫,勉强维持书生的优雅,一把扯过孩子,父子二人一同滚到叶善身边去,心内暗道:“还是大娘子身边最安全。”

其他人等也都不自觉往叶善身边靠了靠。

顾诚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心里好气又好笑。

刘宗孝也害怕,不过当年阴影太深重,相比之下,他还是更愿意待在“毫无还手之力”的杜渐身边。至少刘宗孝手里还有匕首,他觉得只要自己谨慎一点,危险可控。

叶善可就不一定了,那是能生掰人手指的主。

确实,杜渐在抓他们时以及投进大牢后都没怎么为难他们。他们身上现有的伤也都是叶善带他们逃亡时磕碰或者树枝划拉出来的。

原因也简单,许白首当其冲,天下第一软骨头,识时务为俊杰。当年投靠清风山庄毫不含糊,杜渐的刀架在他脖子上,他投降饶命也绝不犹豫。至于谢无苔更不用说了,生就是隐忍界的杠把子,平生信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更别说他还带了儿子这个软肋。几人都是在山道上被挟持的,敌众我寡,保命要紧。倒是有血性的,打几下就服软了,又有三当家带头投降,他们投降起来也毫无心理障碍。

杜渐偷袭清风山庄的时候,分了几波人,做了周全部署。不成想,自己带的这一队人最走运,半路上截了要紧人物,就没费工夫和其他队伍会合了,掉头就走。

此话暂且不提,当时清风山一片火海,谁也不知道谁情况怎么样。梅大当家当时也在其他山头乱窜游玩。山火一起,乌合之众毕竟是乌合之众,即便教化多年,遇事就乱,又有杜渐安插的梁国人故意在山上瞎喊话,一会山庄被屠了,一会当家的被生擒了。还有杜渐故意放出来报口信的人,梅梅捉住他,匆忙问了两句,眼泪就先出来了。

即便小时候落魄过,可是几年的好日子一过,人都安逸了。突然遭逢变故,想到朝夕相处的人可能已经丧生,又痛又乱。梅梅一下子就没了主心骨,第一反应就是找她的“脊梁骨”。

往山庄去的路上,正好遇到带人往山外寻三当家的曹宝珠。这些人可真是整齐划一,脑回路一致。

啊!山庄遇袭了,怎么办?

找大娘子!

啊!三当家他们吃酒回来被梁人抓了?怎么办?

找大娘子!

于是,梅梅就这么在众人的期待中马不停蹄夜不眠的往临安而去,找他们的大娘子解决问题去了!

至于曹宝珠呢?丈夫儿子被掳,她肯定比谁都着急比谁都无助。

不过到底是金枝玉叶,皇宫里养尊处优的大宝贝,她可太知道怎么跟皇帝和官员们打交道了。

即便梁人没干什么太过激的事。虽然放了一把山火也没烧到山庄,只外围烧了一圈,看着吓人而已。

很多年前,谢三当家就考虑过山火,因此将山庄外围的一圈树木都砍了,建了防火隔离带。

山庄的兵器虽大都上缴了,但山庄建的铜墙铁壁,易守难攻,扔石块都能砸死外来者。

曹宝珠可太知道如何让朝廷重视了,当即写了一封急信送往云州城知府。为了增加紧迫感,扎破了手指头还往上滴了几滴血,晕染一片。

知府夜里也被山火惊醒了,当时只当是普通的山火,清风山绵延千里,遇到打雷天或者天气干燥,山里起火也是正常不过的事。

知府大人接了信,登时惊得起床气也没了,梁人偷袭,烧杀抢掠,清风山庄毁于一旦,晴天霹雳啊!不疑有他,当即一面派人八百里加急,一面着人催喊云州守备将领,领兵一千,上山查看。

至于曹宝珠整的这一出,众人并不知晓。只顾诚询问了山庄情况后,谢无苔等人本还想糊弄过去,后来受不了叶善的眼神杀,互相出卖,彼此揭短,兼杜渐适当补充,一副完整的“丑态百露图”就这么栩栩如生的呈现在顾诚面前了。

作者有话说:

我有一只蓝猫,很胖很懒很粘人。我在哪它在哪,现在就蹲在我的电脑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