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我,顾世子又上线啦!(第2/3页)

新年夜,看着又长大一岁的大孙子,有些话题自然而然就被提上了日程。

老太太难得严肃的说:“你怎么从梁国回来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顾诚装模作样大惊小怪:“老太太你别吓我,难道我被妖魔鬼怪狐狸精夺舍了我不知道?”

老太太定定的看着他,没有笑。她饱经风霜的脸看上去慈祥又温暖,然而当她锐利的眼睛扫过来的时候,你又会觉得心里头的秘密都会被这双眼睛看透。

顾诚不知怎么的,忽然就想靠过去,拍了拍祖母的肩,像小时候一样,低低叫了声:“奶奶。”

老太太说:“你打小就是个混账玩意,可自从你十五岁后,意识到自己是个大人了,就渐渐收敛了许多。外头待人接物也渐渐稳重内敛了,不是家里人根本不清楚你的狗德性。更不可能大庭广众之下奚落女孩子。”

是啊,普世观点,他一个大男人跟个女孩子较什么劲。

自古以来,女子多攀附男子,内宅女人是不大可能同外男有任何矛盾。

作为身份高贵的侯府世子,只要矜持的不管不问,不主动沾染是非,多的是女孩子仰慕,求嫁。

然而,顾世子自从讥讽过《红绡女智救飞龙将军》后,仿佛是神秘钥匙解锁了奇怪的真我,顾世子为人处事就变了许多。

譬如,以前有女子爱慕他,上门求亲,这些他都不管的,一律交给祖母和亲娘。就算不成,他也是落不下一句骂名。现在可好,不喜欢就直接说了。

最先被拒绝的,就属那位思慕他许久的翰林院大学士孙女徐敏小姐。

顾诚处理这种事干脆,倒也不会像对待曹六小姐那样不给面子,而是少女故作偶遇同他攀谈的时候。

当时没有旁人,顾诚也是真心实意的告诉她,他俩没缘分。让她不要在自个身上浪费时间,免得蹉跎了岁月。

他好心好意,却不知为何徐老太太竟然跑上了侯府,找老太太对峙还阴阳怪气了起来。

顾老太君倒是不气,她很早以前就说过不想和文臣家结亲,可不就怕这样,吵架吵不过啊!

明明她顾家有理,倒被扭曲成她徐家受了莫大侮辱和委屈。

侯夫人念叨他:“不喜欢你跟我们说就行了嘛,我们拒绝她家嘛。”

顾世子冷笑一声,有用?自他大战梁国回来,徐家都跑多少趟了?顾家的态度还不明显?要不是心不死怎么又会装偶遇?

他好几个友人都知道徐小姐对他有情?更遑论旁的人,时日长久,他一个大男人不要紧,只当是风.流债上又添一笔,徐小姐呢?她一个未出阁的大姑娘闺誉不要了?

徐老太太那一通骂,还让顾世子嘴上不承认心里还着实自我怀疑了一下,不过没出三天,顾世子就没这个想法了,因为徐家跟曹家结亲了。

结的还是曹三公子。

顾世子都疑惑了,这难道就是命?

侯夫人倒是有话说了,饭桌上叭叭道:“那天吵得那么凶,我还当她徐家小姐对我儿子有多深情呢,寻死觅活都怪上我们家了,结果咧?这才三天就另结亲了。结的还是我们的对头。”

老太太等儿媳妇抱怨完了,才说道:“这话你在家里说说就算了,出去就别说了。徐小姐还不错,她家长辈不做人,连累孩子了。唉,本来可以许个好人家的,偏偏是曹三。”

顾世子:“曹三不是个玩意,这她也嫁?”顾诚想到前世的事,都有些后悔拒的太早了,要是迟一段时间,徐小姐的命数是不是又会不一样了?

“徐老太太不是蠢人,不会将你拒绝徐小姐的事说出去。这事肯定有内情。”顾老太道。

果不其然,很快侯夫人就耳闻了一些传闻,说是徐小姐应约去曹家参加曹六小姐的诗会,宴席中被莽撞婢女泼了一身水,后来去后宅换衣服,偶然被曹三公子撞见,看了不该看的,失了清白。徐家人不得不捏着鼻子结了这门亲。

又过了一阵子,更多的消息流出来,大家背后里都说是曹六小姐使的计!

曹六是家中老小,很得祖父宠爱,养成了跋扈自私的性子,家风传承的彻底,未达目的不择手段。

这也是今日顾诚在殿外不给她脸的原因。

言归正传,老太太道出了孙子性情发生了变化。顾诚也没否定,搂住他祖母,颇有感触道:“人经历一些事,总会变的。以前觉得在乎的,现在不在乎了。以前觉得不在乎的,现在反而在乎了。就像这做人,没必要太端着。”

“那曹六不就仗着家势,又是个女孩子,人都得让着她。凭什么?给她脸了!”

老太太推了他一把,不赞同道:“你这样的,好姑娘都被你吓跑了。”

大过年的,顾诚不想说老人家不爱听的话惹她烦心,遂摇头摆尾道:“放心吧祖母,会有那慧眼独具的姑娘瞧着你孙子的好,到时候我俩亲亲热热,大过年的也不陪你守夜!”

这是又将他爹拖下水了,老太太笑骂起来,“看你爹明儿起来可揍你!”

****

顾侯是不可能明目张胆的揍顾世子的,怕闹出动静。

即便侯府自顾世子从梁国回来,又被清扫了一遍,留下的都是忠心耿耿的顾家仆从。可世事难料,谨慎为上。

顾侯长相阳刚,是一名伟岸男子,以他的审美,顾世子身高骨架不错,就是这脸,唇红齿白,略显阴柔了些,有些女气了。然而这张脸随了侯夫人,顾侯就算心里再腹诽,嘴上是半个字都不敢说的。

顾侯隐忍着对儿子长相的挑剔,其他方面就会毫不留情的戳着儿子的痛脚来。

因此,父子二人见面第一句话是。

“听说你祖母生辰你给送了件衣裳?我啥时候生了个闺女我不知道啊?”

按照晋国风俗,赠人衣物者都是家里比较亲的女性亲属,如妻子儿媳女儿孙女等。

顾世子一听这话就跳脚,他是脑抽了,才想在祖母生辰的时候送她一件《千字福》绣成的成衣。

为这,他已经被来来回回取笑半个多月了。

是他失算了。

**

顾侯一直在家里住到正月初五晚才偷偷摸摸的走。

顾世子相送,路上,他还记着他爹说他是姑娘的仇,有意挖苦他老子说:“北地王朝阳将军,同你一样领兵驻外,颇有夏主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之遗风,从他领兵驻守北地,忠心耿耿为国为民,就连亲娘老子去世都没有回来。你倒好,年年往家跑,一住四五天。你这么不负责任,你属下人知道吗?”

顾侯爷舔了下干燥的唇,常年的位高权重,让他浑身自带摄人的压力,轻飘飘看了儿子一眼说:“那恐怕要让你失望了,我没王朝阳那么伟大,我心里有家人有牵挂。老子的兵如果被我晓得家中父母有丧不回,妻子生产不回,子女大病大灾不回,老子是要军法处置的!如此没人性的东西,连家都不爱,还指望他爱国?爱黎民百姓?扯犊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