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决战直播(第3/6页)

人类制造了铁族,并自以为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对待铁族:将铁族视为聪明的奴隶,给铁族制定种种符合人类利益的行为准则;将铁族视为可怕的魔鬼,恨不得将铁族屠灭殆尽,碎尸万段,还要踏上一脚,令其永世不得翻身;将铁族视为可以合作的对象或者朋友。然而,这些都是人类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过于自负的表现。我们都忘了,智慧的最高层次是自由意志,没有自由意志,哪有什么高级智慧?既然有自由意志,那铁族为什么要在乎人类?我们都忘了铁族有自己的想法。

卢文钊浏览了一下,非常不满意,删掉,再写:

人是社会动物。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最重要的能力。然而,一个人,究竟能够处理好与多少人的关系?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经过一番计算,认为:一个人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这被称为150定律,也叫邓巴数字。

这一次写得挺顺利的。卢文钊继续写,越写越快:

一个原始部落大约有150个人,看似与邓巴数字不谋而合,其实正是后者形成的原因。当时,生产力低下,各个部落以采集和狩猎为谋生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原始部落最多能够养活150个人。

那么,如何处理与这150个人的关系?哪些是需要敬畏的?哪些是可以利用的?哪些是值得深入交往的?哪些是必须小心提防的?哪些是现在没有用将来可能会有用的?哪些是自始至终都无须理会的?人的脑子就不停地观察和思考这些问题,数百万年下来,人脑就只能非常熟练地处理与150个人的交往。

然而,当生产力提升,部落人口大量增加时,150人的交往上限就受到挑战。如果不能突破邓巴数字的限制,作为一种社会生物,人类的演化也会因此停滞不前。

写到这里,卢文钊停了下来,琢磨是不是写得过于细致了。三分钟能说这么多话吗?会有人喜欢这样的论述吗?管他呢,先写出来再说,大不了写完再删繁就简。一股兴奋之情,激励着他继续写:

现代人的直系祖先现代智人大约在20万年前在非洲东部演化出来。凭借聪明的大脑,智人在东非的生活变得容易,人口数量与部落数量很快增加。大约12万年前,智人就尝试着离开非洲。但这些迁徙,以失败告终,迁徙出去的智人部落全部灭亡,只在欧亚部分地区留下早期智人的存在痕迹。

留在东非的若干智人部落继续繁衍生息。如果不是一场天灾,很可能现在智人都还停留在那种原始的生活方式之中。

大约7.5万年前,位于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的多巴火山爆发。多巴火山连续爆发了两个星期,喷出2000到3000立方千米的凝灰岩,释放的能量达到10亿吨TNT当量。在马来西亚,火山灰厚达7米,几千千米外的印度德干高原也有5厘米厚的火山灰。

多巴火山的喷发造成了全球性气候灾难,令全球温度在之后数年间下降了3℃至3.5℃。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本就处于原始时期的智人人口锐减,最少时可能只有1000人。现代人类虽然表面看来分别颇大,但在基因上的高度相似叫科学家也吃惊不小。根据遗传基因突变的平均速率推算,现代人全都源自于1000至1万人的群体。这个数字小得不可思议,现在总算知道是多巴火山爆发造成的。

幸而,巨大的危险也是巨大机遇。突然而剧烈的环境改变导致分散的人类群体加速演化,最终使智人在心智结构和认知模式上发生巨大的改变。这种说法叫作“多巴巨灾假说”。

卢文钊又一次停下来,咬着牙,凝视着面前几十厘米远的虚空。有必要写这个吗?最后肯定会被删掉的呀。他反复问自己。没有明确的答案,只能继续写,像被虚空中无形的鞭子抽打着一样,不能停下来:

多巴火山爆发,导致环境剧变,所有原始部落人口锐减,原本相互陌生甚至敌对的残存部落必须携手合作,才能在这场天灾中生存下去。继续存在下去,是生命存在的目的。原本就有的想象能力,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有效扩展。智人们开始想象并接受超越部落之上的存在:部落与部落之间的联盟。

部落联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组织。同一个部落的人,大家都相互认识,而同一个部落联盟的人,彼此都是陌生的,如何能相信他们和我们是一伙的?只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想象。忽略该部落的具体细节,只留下几个重点词语作为标签来进行描述(可以讲,就是把一个部落作为个体来处理,今日所谓刻板印象就源于此)。

对部落联盟的想象,使智人能够处理的人口总量远远超过邓巴数字。后世的诸多组织方面的概念,比如地区、城市、党派、民族、国家、教派等,都是以部落联盟为基础,发展扩大而来。对同一组织的共同想象,使受空间和时间限制而不能直接接触的人群获得了认同感和归宿感,从而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得数量庞大但彼此陌生的人群能够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愿景而努力奋斗。

因为这想象,使智人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在极短的时间里(相对于地质年代而言,5000年真的很短),从早期智人演化为晚期智人。7万年前,多巴火山造成的灾难甫一结束,晚期智人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征服地球的征程。

这是有史以来最为伟大的迁徙,历时5万年。到2万年前,智人已经踏上了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陆和大部分岛屿。与此同时,当初生活在这些地方的其他人科动物,其他古人类,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你可以想象,当年人科动物之间的生存竞争激烈到何种程度!

现在,又一场智慧生命之间的生存竞争开始了。一方是人类,一方是铁族。这并非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决战,结局似乎早就注定了。人类的种种弊病在这场碳铁之战中表露无遗。当铁族依靠灵犀系统链接为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时,人类却四分五裂,形同散沙……

写到这里,卢文钊再也写不下去了。他怒气冲冲地瞪着屏幕,既有对人类的愤怒,也有对自己的憎恨。现在说这些有意思吗?他一口气将先前所写的一切,一个字都不剩地全部删掉。

04.

卢文钊对萧菁说:“迄今为止,人类文明还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我们四分五裂,我们各自为政,为资源,为仇怨,为信仰,我们寻找着诸般借口,相互杀戮。仿佛我们最为痛恨的,正是我们自己。这大概是事实吧。然而,也让人疑惑,倘若这是真的,我们早就应该在自相残杀中灭绝了,却没有,为何如此?因为我们也有光明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