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审判萧瀛洲(第3/7页)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

“我知道太空军存在问题,可就是不知道怎样解决。”萧瀛洲如是说。

04.

太空军远征舰队组建完毕,从环地球轨道出发,目标直指火星。

按照计划,舰队将在34天后抵达火星。

接到远征命令后,萧瀛洲更忧心忡忡。他早就发现,对于这场碳铁之战,从高层到民间都有着极大的期待。这种期待,既出于对铁族的憎恨,也出于对现实的恐慌。

地球同盟建立的前20年,2037年到2057年,是全人类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然而,从2057年起,人类社会的发展突然陷入了莫名但是确实存在的大停滞。就像有学者形容的那样:“黄金时代甫一结束,就直接跳过缓冲期,径直跌入最悲惨的黑铁时代。”专家学者同样为黑铁时代提出了无数的假说来解释它的出现,然而这一次,他们几乎不能达成共识。有多少个停滞专家,就有多少种“停滞假说”。比较知名的有科技极限假说(认为受人脑智力的限制,人类在科技上的发展已经趋近极限)、宗教迷失假说(认为因为无神论泛滥的缘故,人性中恶的一面大大超过善的一面)、地球资源极限并人口红利假说(地球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过上优越的生活,而人口的持续增加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大停滞中,有人开始怀念21世纪初的那20年,将其称为人类300万年来真正的黄金年代。他们说,那个时候,铁族尚未诞生,人类科技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顶点;他们说,那个时候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和平年代,地球上有战争的地方屈指可数,而且规模都很小,远远不会危及整个人类的存在;他们说,那个时候,人类已经战胜了诸多疾病,人均寿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他们说,那个时候,人们充满激情,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说,那个时候,也没有无能的地球同盟,各个国家在联合国的旗帜下,协商解决问题,有什么纷争,大家都举手表决。

当然有很多资料都能推翻21世纪初是人类的黄金时代的说法。人们发明并传播这种说法,并不是因为他们相信,而是对眼下莫名其妙的停滞表示不满。

怎么走出大停滞呢?各种专家也给出了数量众多的方案。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就是“星辰大海”。该方案的主旨就是像昔年哥伦布为欧洲人找到了美洲,开启大航海时代,进而开启工业革命以及近现代一系列历史事件一样,开启“大航天时代”,进而开启新的科技革命。第一个目标,当然就是地球的孪生弟弟——火星。这才有了2058年的登陆火星行动,以及之后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太阳系探险、考察与移民。

在舰队出发四天后,他召开了第一次远征会议。会议室设在珠穆朗玛号上,主力战舰的舰长亲自参加,其余战舰的舰长以虚拟形象参加。会议一开始,萧瀛洲提出了一个问题:此次远征火星,执委会只有一个平定叛乱的模糊命令,打哪里,用什么武器打,打到什么程度,什么程度的损失是可以接受的,打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全都没有明确的说法。“执委会的意思,是让我们自己定。”萧瀛洲说,“召集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舰长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那还用说?把火星炸个稀巴烂就行。我操他妈的,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麦金利号舰长弗雷德·赫希奇一如既往地直白与粗俗。

厄尔布鲁士号舰长斯坦尼斯拉夫·萨维诺夫道:“我只希望他们能派出像模像样的舰队来,与我们在太空里战个痛快。只可惜他们没有。”

“万一铁族有什么我们所不知道的武器,那就糟糕了。”阿空加瓜号舰长查利·萨维奇小心翼翼地说。

斯坦尼斯拉夫舰长拊掌笑道:“要是真有,那就再好不过了。不管来的是什么,厄尔布鲁士号一炮下去,哗,什么都没有了。”

弗雷德舰长急了:“给老子留点!别让我去打运输船。”

“中国有句古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做好自己的工作,比什么都重要。”珠穆朗玛号舰长薛飞说,“然而,我们对于火星铁族所知有限,谨慎一些总是好的。”

萧瀛洲看着四个主力战舰舰长——他们的观点和说法跟自己先前猜测的基本一致——说:“战略上尽可以藐视敌人,这体现的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勇气。但在战术上,必须谨慎,不能出一点儿岔子。当然,勇猛果敢,坚韧聪颖,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次会议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收获。会议后,整个舰队重新安排了队形,实行全方位的静默飞行,断绝所有与外界的通信,尽可能地隐藏舰队的行踪。然而,17天后,当远征舰队在静默中抵达那片“死亡之海”时,萧瀛洲发现,自己之前精心安排的一切都毫无意义。

05.

萧瀛洲坐在旗舰珠穆朗玛号舰队指挥室,静静地看着指挥平台上方,整个舰队的实时立体投影细节逼真得甚至能看到每艘战舰上每个人的活动。统计数据显示:25644名舰员处于睡眠状态,3226名舰员处于工作状态。

这时,远征舰队位于距离火星9600万千米的空域。整个舰队呈双M队形排列,左右宽12万千米,上下厚10万千米,前后长18万千米。M的四个尖儿分别是太空战列巡洋舰赫拉克勒斯号和赫维德奥佐号,两艘航天母舰厄尔布鲁士号和阿空加瓜号。旗舰珠穆朗玛号位于M中间那个下凹的点上。麦金利号在旗舰的后面,负责舰队的后卫工作。其余战舰:马丘比丘号、库库尔坎号、芝加哥号、天津号、开普敦号、悉尼号、喀麦隆号、雅典号等18艘各种型号、各种用途的太空战舰都在各自的航线与位置上。

这样的安排不是没有原因的。查利舰长以审慎著称;斯坦尼斯拉夫舰长只是单纯地相信火力的重要性,这也是他千方百计成为厄尔布鲁士号舰长的原因;而弗雷德舰长则是纯粹地想毁灭一切,萧瀛洲觉得还是把他放到自己身后放心一些。当然,这样的安排让弗雷德舰长大发雷霆,找萧瀛洲总司令争论了半天,最后才以“到火星以后放开手脚让麦金利号大干一场”的许诺,让弗雷德舰长悻悻而去。

整个舰队的火力最远可以打到100万千米之外,萧瀛洲暗忖:这就是太阳系里唯一的同时也是最强大的行星际舰队,但此刻看上去却是如此美丽与安详,没有一点儿杀气腾腾的样子。

旁边六名值班参谋悠闲地喝着绿茶和咖啡。绝大多数的事情都可以交给主控电脑去做,无所事事是他们的常态。其中一名参谋走到萧瀛洲身边:“总司令,您要喝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