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登陆纪念日(第2/5页)

02.

草草吃过晚饭,卢文钊看看时间,显示已是黄昏时分。科普瑞茨城是全密封的,尽管白天有光纤维将阳光导入城市各处,但火星接收的阳光本来就比地球少,因此在城市的许多地方和许多时候都需要人工照明。仅仅依靠天色或者光线的变化来判断时间的流逝是不行的,必须看时间。这也是卢文钊初到火星时的一大不适应。

登陆火星十周年纪念活动就要开始了。恩诺斯·德特维勒匆匆离开,卢文钊也穿戴好全套设备,前往火星四杰雕像下面候着。

街上的人前所未有的多,一向冷清的街道忽然间变得热闹起来。各种肤色的人熙熙攘攘,有的人种特征非常明显,有的却很难判定到底属于哪个人种。恩诺斯说过,在火星,肤色并不重要,用不了多久,火星将全部是混血人。

卢文钊望着眼前来来往往的人群。他们三五成群,有的缓步而行,有的踩着飞行滑板,有的扇动着装饰性的翅膀。他们都穿着节日的盛装,五颜六色,光彩夺目,有的刻意把各种科技挂件展现出来,时尚感、科技感、未来感十足。

街道边忽然出现了十来个高大的钢铁狼人。卢文钊的心扑通扑通直跳,然而钢铁狼人的现身并没有引起人群的恐慌,相反,许多人上前和他们打招呼,亲热得就像多年的朋友——甚至是亲密无间的家人。

火星上有9000万钢铁狼人,而人类只有300万。平时,科普瑞茨城很少有钢铁狼人的出现,好像他们刻意避开人群似的。但现在,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出现了。

刻意地出现,以证实他们的存在和价值。

卢文钊咬了咬牙,把更为恶狠狠的话咽回肚子里。还不到时候,他对自己说。

“各位观众,大家好。”瞳孔显示器出现了恩诺斯的直播画面,是他所看到的街头景象。他继续用欢快的语调说,“《直击火星》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第一视角常驻火星记者恩诺斯·德特维勒,很高兴能为大家主持今天的节目。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人类登陆火星十周年,火星已经准备好了,将会有一系列精彩绝伦的庆祝活动,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

恩诺斯的表现堪称完美。在到火星之前,恩诺斯已经和第一视角连续签订了十年的合约。要知道,第一视角的记者签约是一年一签,能连续签约十年,非要年年表现优秀不可。任何一段时间不够尽力,收视率下降,下一年都可能被拒签。集团的资料显示,像恩诺斯这样的记者不超过20个。卢文钊真心觉得,自己能从恩诺斯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人类登陆火星的时间是格林尼治时间2058年11月1日,今天是格林尼治时间2077年2月26日。奇怪——”恩诺斯话锋一转,说道,“我刚才讲,今天是火星登陆十周年纪念日。2077减2059,好像不等于10。是我说错了?这不可能,我说错了的话,第一视角会扣我工资。而且,作为一个以严谨著称的主持人,我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那是怎么回事呢?照刚才说的时间,火星登陆十周年,2069年就该庆祝了,现在再来庆祝,是不是晚了点儿呢?告诉大家,不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因为十周年是按照火星的历法来计算的。既然我们是在火星上,当然就要按照火星时间过日子了,是吧?”

要让住在火星上的人严格按照地球的历法来过日子,除了满足地球中心主义者的情怀之外,没有任何好处。所以,火星上执行的是另一套历法:火星历。刚到火星的时候,卢文钊听恩诺斯仔细讲过火星历是怎么来的。

“火星的一天和地球的一天差距不大,但火星上的一年比地球上的一年长得多。”当时,恩诺斯就对卢文钊说,“一个火星年有669个火星日。由于火星的公转轨道是长椭圆形的,这导致火星上的四季长度不相同。怎么办呢?有科学家提出借鉴古代占星术,以黄道十二宫命名火星月。古代占星家的世界观以地球为中心,从地球上观察,太阳落在哪个黄道星座内,就以这个星座的名字为当时的月份命名。太阳系文明当然不能以地球为中心,而应该以太阳为中心,即从太阳上观察,火星落在哪个星座内,该星座的名字就是这个月的名字。这样,火星人就能在午夜看见当月的标志星座高悬在夜空。

“事实上,这种历法是真正意义上的太阳历,当人类殖民太阳系其他行星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一方法来设定各个星球的时间。”

地球历以耶稣出生那年为起始元年,那火星元年是什么时候呢?

“地球历1965年7月,水手4号飞越火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拜访火星的人造物体。但那一年火星上双子月的开始并非在1月1日,所以不能作为火星元年。往前推,地球历1961年,火星上双子月正好是1月1日,因此把那一年作为火星元年。”

恩诺斯能把艰涩的科学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出来,这正是卢文钊需要向他学习的地方。在第一视角传媒集团的资料里,恩诺斯的潜在观众数和实际订阅观众数都比卢文钊高出好几个数量级。

“也有科学家不认可这种火星历,提出了别的火星历。”恩诺斯继续说,“其中一种影响较大的认为,应该把火星年分为24个月,分别采用地球上古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按照每六个火星月一组分为四组,相当于地球上的四季,每组的前五个月有28个火星日,第六个月只有27个火星日,每年最后一个月在闰年会多包含闰日,即在闰年会有28天。基本的置闰公式就是每十个火星年均由六个669个火星日的火星年及四个668个火星日的火星年所组成。这种火星历比前面一种火星历有规律,方便使用和记忆。

“事实上,当初登陆火星之后,就使用哪种火星历,星座历还是节气历,出现了极大的争议。争议的背后,其实是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角力。显然,星座历代表西方,节气历代表东方。最后星座历胜出,因为十二星座的传播更为广泛,接受度更高。

“星座历与节气历之争,不过是东西方文明相互竞争的一个缩影。按照汪麟东的说法,这种不流血的竞争,最终会塑造出一个人类的大同社会。”

当时卢文钊听得哑口无言,没有想到一个火星历,背后有那么多的故事。他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啊。

“按照火星历计算,今天是火星历63年天秤月18日,十个火星年之前,萤火7号首次登陆,换算成地球历正好是2048年11月1日。”恩诺斯接着直播,“刚才只是热身,下面进入正题:登陆火星十周年纪念日庆祝活动。”接下去,他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个人,让他们说说感受。各式各样的回答,有的简短,有的废话连篇:“高兴极了,激动得要死,见证火星的伟大时刻!我们也是创造者!地球你好!哪有那么多高深的理由?我们就需要一个节日乐和乐和,吃吃喝喝,玩玩闹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