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2/2页)

胤祚见康熙已经被小格格迷住了,趁机提要求:“汗阿玛,你给她起个名字呗?”

康熙顺嘴就要答应,回过神来却觉得不妥,他自是很喜欢这个小孙女,但其他孙女都没有赐名,单单只给她一个并非好事。旁的不说,大阿哥家三个姑娘,也没见康熙赐名,到时候大阿哥和大福晋不会有意见吗?

胤祚说:“那怎么能一样,大哥家的弘昱不就是您给赐的名字吗?大哥家已经有一个了,我家一个都没有呢!”

是的,大福晋生了三个女儿后,这胎终于生了个儿子,康熙赐名弘昱,是大阿哥家的嫡长子。

康熙拒绝道:“待你生了阿哥,朕也给赐名,但格格不成。”

胤祚心说我未必会有儿子,这承诺就是大饼,看得着吃不着。

自然了,在康熙看来这不是大饼,而是迟早的事,眼下哪个大户人家没有儿子?便是正室生不出来,娶侧纳妾也要生,妻妾全生不出来,过继一个也要有儿子,总不能断了香火。

胤祚不是这么想的,且不说再过几十年,等他要死的时候这世道会变成什么样子,便是不变,他也没有要儿子的执念,黛玉身子并不是很好,最多再生一个他就不打算要了,生两个女儿的概率还是很大的。纳妾更是想都没想过,至于过继……他的东西为什么不留给自己女儿,倒要拱手送给旁人?

就为了所谓的香火?

胤祚表示不需要,若死后有灵,他是皇室,几代之内不必发愁香火,几代之后便是直系后人也靠不住。再说他相信凭着自己的本事,到了下边也能带黛玉过得好好的;若死后无灵就更不用纠结了。

与其为了身后事百般打算,累得这辈子过得不痛快,他宁愿不要儿子,只一心一意培养女儿。

胤祚悄声道:“您不用担心大哥不高兴,我不叫您为难,只要您答应赐名,我拿好东西换。”

“哦?”康熙挑了挑眉,“什么好东西?”

胤祚也不怕康熙知道,叫德清回宫一趟把他的医书拿来。这医书刚编好,还没叫其他人看过呢。

康熙一瞧德清拿的是本书就十分期待,胤祚在庄子上的动静他是知道的,听说胤祚在修一本医书,康熙早就盼着了。以康熙对胤祚的了解,他不出手也就罢了,但凡出手必定不是凡物,只是不知这本医书能修成什么样。

哪怕早就有心里准备,如今看到这书仍是十分惊喜。这书不是一本,而是一套。分成中医卷和西医卷,可谓集中西医之精华。

康熙是懂医理的,能看出书中内容选取考究、详略得当,文字准确细腻,且还开创式地用素描画做插图,药材画得栩栩如生,再不会叫人觉得每种药材都长得差不多,或者实物与插图对不上。西医部分的肌肉骨骼更是画得细腻真实,康熙能看出来,胤祚于西医上的研究已经胜过西方专家无数。

此书一出,天下学医之人必定争相追捧,名震西洋指日可待,胤祚凭借此书名扬后世也未为不可。

文治武功,这是胤祚的功劳,又何尝不是帝王的功勋?

康熙无语地看着胤祚,他到底知不知道这套书的价值?写出这样一套书,换成旁人早就兴奋得不知如何是好了,胤祚呢…要不是为了给女儿求赐名,他竟然还憋着不打算说吗?

胤祚察觉到康熙的目光,得意地扬起下巴:“您就说行不行吧!”

他给自己点了个赞,这姿态就很霸气!

康熙:“……”罢了,这儿子的德行不是早就知道了吗?

康熙点头:“可以!”

不过是赐名罢了,凭着此书的功劳,封胤祚做亲王也是可以的,想来大阿哥也不会有意见。

康熙给胤祚记下这个功劳,看着襁褓里的小婴儿道:“她生在大年初一,又和此书一起降世,是个有福之人,便赐名佛尔果春吧。”

佛尔果春,满语中“灵瑞”的意思,果真是极好的寓意。

胤祚很喜欢这个名字,高兴得谢了恩,就要抱着孩子去炫耀。

康熙不舍地看了孩子一眼,问胤祚:“那这本书便归朕了?”

“嗯嗯,随您处置!”

胤祚非常爽快,他对康熙很放心,知道他不会做别的,应该就是刊印发行。胤祚写医书本来就是为了叫人看的,如此正合他意。

胤祚抱着孩子炫耀去了,就在六阿哥家的大格格得皇上亲自赐名之事传得沸沸扬扬之时,康熙叫太医院再次查验了一遍胤祚的书,确认没有问题,且写得很好之后就交给三阿哥刊印发行。

……

胤祚和黛玉带着佛尔果春小姑娘在宫里转了一圈,收了一大波礼物。

皇上、太后、各宫嫔妃、诸位皇子和公主,把出生、满月和百日没给的礼物都补上了,礼物装满了好几个房间,胤祚看着礼单笑道:“她的嫁妆齐了!”

谁说养女儿赔钱,那也得看是谁不是?像他女儿这么招人喜欢的,不仅不赔钱,说不得还能赚呢。

黛玉拍了他一下,有这么说女儿的么?

“咱们姑娘就是招人喜欢,怎么不能说了?”胤祚嘿嘿一笑,“不过小丫头是不用在乎钱财,要是咱们只有这一个孩子,以后家里什么都是她的,一点子嫁妆确实不用放在心上。”

正说话呢,宫人禀告说三阿哥来了。

胤祚说:“八成是为了医书的事,我去见见他。”

说着把怀里的孩子交给朱莺,就起身出去了。

三阿哥已经在书房等着了,胤祚一推门进去,就被他扯住了衣袖:“你说,这医书上的画到底是谁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