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2/3页)

“哎哟,这还是位小大夫呢?”众人惊讶过后倒是收敛许多,不敢如方才一般玩闹了,连连催着他们去看诊,“看您不早说,我们不知道您是大夫,白白耽误您时间,您快去吧!”

胤祚嘿嘿一笑,他不是想叫黛玉这小仙子瞧一瞧人间烟火嘛。

他告别了众人便带着黛玉去看病人,种了痘后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症状,轻的大多不用看,挺两天就好了,但也有一些症状比较严重的需要大夫时时看顾,免得有性命之忧。

胤祚今儿就是来看重症病人,他按着病人名册一家家瞧过去,成年人也就罢了,能挺的就挺挺,不行就该扎针扎针该吃药吃药,倒是小孩比较麻烦,小孩子不懂事,病了难受要哭,吃药太苦要哭,扎针嫌疼也要哭,胤祚被哭得头疼不要紧,只是叫小孩一直这么嚎总不是一回事,喉咙也受不住啊!

幸好胤祚早有准备,从荷包里拿出一粒糖,放到小孩张大的嘴边,甜味顺着嘴唇到了口中,孩子愣了下,含着眼泪不哭了。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胤祚交代德清:“记得交代一下,给药房准备些糖果蜜饯,不论大人小孩送药时都带上一颗。”

德清点点头表示记下了。

胤祚成功用糖果哄住了小孩,但也不是没有坏处,譬如现在,他就被一群小孩围着要糖果。

胤祚:“……”

他只有一个荷包罢了,哪有那么多糖果?只是小孩子说不通道理,还是巴巴跟在他身边,胤祚看着一张张稚嫩的脸说不出重话,但叫他们一直跟着又没法给其他人看病,一时有些无奈。

黛玉笑着睨了他一眼,思索片刻后找来一根树枝在空地上画了个小猪,她拍拍手吸引了小孩子们的注意,笑着道:“你们想不想听三只小猪的故事啊?过来我给你们讲!”

《三只小猪》如今在京城不要太红火!小孩们没看过也听过,且百听不厌。况且黛玉还画了画,虽只是廖廖几笔,画出的小猪却生动形象,极其可爱。小孩子们顿时被吸引了注意,呼啦啦就把她围了起来,只剩廖廖几个还在故事和糖之间犹豫,然而待到黛玉开始讲故事,这些小孩也抛弃胤祚向黛玉奔去。

“还是你们林姑娘有办法啊!”胤祚松了口气,交代德清道,“你留在这儿护着林姑娘。”

德清有些犹豫:“那您一个人?”

“我一个大男人一个人怎么了,再说附近有将士守卫,有事我叫一声就成了。”

德清:“……”

您也知道附近有人守着啊?且不说没人敢在士兵眼皮子底下惹事,即便有事,林姑娘喊一声不也就没事了吗?

德清心里腹诽,但也知道在林姑娘的事上自家主子总是格外仔细,他多说也是无用,只能默默留了下来。

胤祚则继续去瞧病,一个时辰后回来接黛玉离开。

回去的路上黛玉十分高兴,胤祚见她眼睛都亮晶晶的,自己也不由笑了:“玩得高兴吗?”

黛玉点点头。

胤祚:“那明天还出来吗?”

“自然!我还答应了孩子们明日要和他们一起扎风筝玩,”黛玉说着这话,不由看了胤祚一眼。

胤祚也想起当初在扬州林府和黛玉一起扎风筝的情景,当时他们约好了几天后踏青时一起放风筝,可惜第二天胤祚就回京了,那个约定再也没实现。

“那时候我们和这些孩子差不多大,”胤祚有些感慨,“这么多年过去,我都快忘了当初那两个风筝长什么样子了,只记得我的风筝面不如你做的好。”

黛玉想起胤祚那个带着骷髅味的风筝面也不由忍笑,想了想道:“你要是想看,改明儿我叫人从扬州送过来。”

胤祚惊讶:“你还留着呢!”

“难道我送你的东西你没留着不成?”黛玉歪头看胤祚。

胤祚求生欲当场爆发,坚定道:“留着呢,当然留着!”

黛玉轻哼一声,低下头不说话了。

胤祚把黛玉送到院子门口,觑着周围没人,笑道:“快进去吧,明天我再来接你。”

黛玉福了福身,推开门闪了进去。

胤祚看着大门在眼前合拢,又在周围打量了一遍,确定没人瞧见这才离开。

院子里朱莺和雪雁正等黛玉回来,虽然那妆容瞧着没什么破绽,但到底心里焦急,瞧见黛玉进来连忙拉着上下打量:“姑娘没事吧?”

“没事儿,没人发现异常,”黛玉笑着道。

朱莺和雪雁齐齐松了口气,然后后知后觉地兴奋起来。拉着黛玉想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子。

黛玉少不得一一说来,朱莺也就罢了,她小时候在村子里待过的,好歹还有些印象,雪雁则是家生子,若说黛玉没出过门,她也不遑多让,不由听得津津有味。

“姑娘每天都能出去走走,真好,”雪雁羡慕道,“我也想出去。”

朱莺打趣道:“待日后把你嫁出去,岂不是想怎么逛就怎么逛?”

雪雁瞪了朱莺一眼,然后嘿嘿一笑:“还是姑娘好,不等嫁出去就能逛了。”

黛玉脸当即爆红,撇过脸不理会她们了。

雪雁和朱莺挤眉弄眼,齐齐偷笑。

主仆几个说了会儿话,用过晚膳黛玉便看书打发时间,只是脑子里却不由回想起今日种种。

今日所见一切都是新奇的,今日的……师兄也是新奇的。

想到他毫无架子地和百姓说话、不辞辛劳为病人看诊,还贴心地给小孩子准备糖果,黛玉的心便不可抑止地柔软下来。

她干脆放下书取出纸笔,按着印象描摹起来。

朱莺来给黛玉添烛火时往纸上扫了一眼,只见其他都是模糊的,唯有中间那熟悉的身影格外高大伟岸。

朱莺看着低头含笑认真画画的黛玉,暗暗叹了口气。

黛玉一连画了好几幅草稿,直到深夜才在朱莺的连番催促下睡去。胤祚也忙到深夜,睡前想到黛玉明日打算做风筝还叮嘱德清准备材料。

然而黛玉却没用上这些材料,当天晚上她就起了热,还伴有胸闷乏力的症状,第二天胤祚得知消息赶去时她还躺在床上起不来。

胤祚气道:“半夜就发热了,你们怎么不去叫我?”

“姑娘说症状不算重,没必要兴师动众。”朱莺解释道。

黛玉症状确实不重,连吃药都不用,胤祚放下心,还是叮嘱道:“别说什么麻烦不麻烦,再有什么不舒坦就叫我来瞧瞧,看过了才能放心。”

只是黛玉病成这样,今日肯定不能出门了。

黛玉还惦记着和孩子们的约定,胤祚安抚她:“我替你跟他们解释,实在不行让人做几个风筝给他们玩,你就安心养着吧。

他道:“只是养病无趣,怕你会觉得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