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2/3页)

黛玉用帕子捂住嘴,眉眼弯弯:“就他惯爱操心,我就那么嘴馋不成?”

“这话奴婢也和阿哥爷说呢,他只让我少说话,只道林姑娘不烦就行”,春影笑道,“回去我就告诉他,林姑娘也嫌他烦了,且看他怎么说!”

黛玉先是呆了一下,然后才明白春影是在打趣她,登时羞恼交加,气得拍了春影两下才罢了。

等送走春影,自有人整理胤祚送来的东西,黛玉捏起一块点心,想起胤祚的话又放了回去,嘴角却不由翘了起来。

……

又是一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已经换上春装的胤祚和黛玉坐在凉亭里,身边铺满了散落的纸笔。

他们在画画。

难得的好时节,林家三口并胤祚决定挑一个好日子去瘦西湖踏春。

既是踏春,怎么能没有风筝呢?

胤祚闲来无事,便撺掇黛玉自己做风筝,刚学了画画的小萝莉兴致高昂,当即令人准备东西开始动手。

他们现在便是在画风筝面。

他们打算每人做一架风筝,如今一人占据石桌一边,柔和的春风吹过,纸面被吹得翻飞起来,胤祚看到黛玉画作一角。她画的自然是素描,练习数月,她的画已经有了几分水准,眼下这副木芙蓉颇有些栩栩如生。

胤祚真心道:“真厉害。”

黛玉抿嘴一笑:“你的呢?”

胤祚长长叹口气,扔下铅笔把自己的画给黛玉看,无奈道:“我可能是画骨头画多了,不论画什么总带着几分骷髅味。”

黛玉奇道:“骷髅味儿是什么味儿?”

她原还不信,然而仔细一瞧便不由瞪大了眼睛。胤祚前后画了好几幅,动物草木都有,还真像胤祚说的:有股子骷髅味儿!

黛玉既是惊讶又是好奇:“好生奇怪,怎会如此,我瞧着笔法没有问题呀。”

黛玉好奇心起,拿着胤祚的画好生琢磨了一会儿,还亲自动手画了几笔,但总也没有那股味道,着实相当特别。

胤祚原还尴尬,见状胸脯越挺越高,骄傲道:“我这也称得上是特殊天赋了吧?”

“是呢”,黛玉笑着打趣,“那你用这画做风筝面吧!”

胤祚还真打算就这么用了,反正他不说一般人也看不出来,就是有点怪罢了。

林黛玉:“……”

林黛玉收回了打算帮他作画的手。

胤祚画风筝面的时候丢了面子,但做骨架时却风光极了。

风筝用竹条做骨架,黛玉人小力气小,劈竹条极慢,且不是太粗就是太细,压根没法用。倒是医学狗胤祚虽然力气小,但手稳得一匹,劈起来略费事了些,但都能用。

胤祚霎时得意起来:嘿嘿!

最后他兴致高昂地劈好两人份竹条,和黛玉两人协力做好骨架,再把风筝面裁剪好糊上去,这个风筝就差不多了,放着等它晾干后再系上准备好的线就行。

胤祚和黛玉看着这两个并不精致的风筝,非常满足,对过几天的春游充满了期待。

胤祚还想起那首非常有名的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他笑道:“扬州文风鼎盛,说不得我们放风筝的样子也入了哪个文人的眼,把我们写入诗里呢。”

黛玉笑道:“你自己写一首不就成了。”

胤祚连忙求饶:“我可不成,倒是你可以试一试。”

……

二人说笑玩闹,自是开心高兴不已。但此时两人都没想到,这是他们未来长达数年的漫长时光里,最后一次这般相处。

当天下午,京城就派了车船人马来接胤祚回宫。

……

胤祚从来没想过,离别是件这么令人难过的事。

他披着薄薄的披风站在码头上,暖而不烈的眼光洒在他身后的水面,泛起粼粼波光。

小小少年无奈地看着对面泪眼婆娑的女孩,她已经哭了一刻钟了,帕子都哭湿了好几条,不知道小小的身体里到底存了多少水。

胤祚没想到黛玉会这般舍不得他,想了想还是低声哄道:“我会给你写信的。”

黛玉眨巴了下雾蒙蒙红通通的眼睛:“当真?”

“当真!”

胤祚重重点头,这本就是他的打算。在知道黛玉结局的情况下,胤祚实在不能放心不管她。

不过他到底年纪小,没有人手给他送信,只能靠着德妃或者康熙。本来不打算在说服他们之前告诉黛玉,免得她白高兴一场,如今却是顾不得了。

先哄好眼前这个再说!

至于康熙和德妃那边……不同意就让他们见识一下熊孩子的威力!

虚岁才六岁的胤祚无所畏惧。

胤祚掏出帕子给黛玉擦眼泪,叮嘱道:“我回去就给你写信,你要给我回信啊!”

黛玉嘴角带了点笑意,说出来的却是:“我高兴了就写。”

胤祚已经知道她的性格,端的是嘴硬心软,此时也不争辩,只絮絮叨叨叮嘱“好好吃饭”“常出去走走”“不要看书太晚”等等。

又道:“前儿我们做得风筝你好好保存,我们回头还要一起放的。”

话是这么说,他却知道只怕没有这个机会了。男女七岁不同席,他已经六岁,黛玉五岁,两年后黛玉七岁,他们就不好再见面了。

胤祚心里叹口气,嘴上还是皮皮的:“你以后要是不高兴了就写信跟我说,我和你一起想法子,林大人和林夫人也不用怕,我可以找汗阿玛给你撑腰!可不要自己偷偷抹眼泪啊!”

小男子汉把胸脯拍得啪啪作响。

黛玉轻哼一声:“我能有什么不顺心的,难道我就是个爱哭鬼不成?”

胤祚想到原著里黛玉的性格,默默地没回答这个问题。

他又向林如海道别。

相处了几个月,虽不甚亲密,情谊总是有的。林如海犹豫再三,到底还是提点了一句:“阿哥可常常向黄院判请教。”

胤祚愣了一下,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时间不早了,胤祚不得不登船。

宫人捧了几个盒子来,胤祚一一交给林如海、贾敏和黛玉,权当相交一场的情分。

林如海和贾敏也就罢了,给黛玉的却是康熙赏他的那块黄玉。

他对黛玉说:“这是我最喜欢的宝贝,就送给你了。”

这是胤祚来到这个世界后,凭自己的能力(卖萌?)得到的第一件东西,对他来说意义不同,给黛玉挑礼物的时候,他一眼就看中了它。

胤祚见黛玉小心捧着盒子,大眼睛里又蒙上了一层水雾,本想安慰她以后可以在京城见,想了想又觉得进京对黛玉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只好叹气道:“你该知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黛玉眼泪瞬间掉了下来,别开脸道:“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