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进退(第2/3页)

徐思婉暗自松了口气,心底迷雾却更深一重,后脊不自觉地绷得更紧,问他:“后来那孩子呢?”

唐榆笑了声,手中的两盏茶已沏好,他懒得去寻托盘,便直接执着盏底的托碟,一手一盏端回茶榻前。

他将茶放到她手边一盏,径自坐回去,也抿了口茶:“伯父伯母用千年山参的参须为那孩子吊了一路的气,但入京没两日,那孩子还是死了。所以你放心……”他顿了顿,“那孩子不是你。”

徐思婉嗯了一声。

她自然知道那孩子不是她。只是即便如此,此事的疑点也仍有许多。

她凝神想了想:“你有没有问问爹爹,他买下这样一个将死之人究竟为何?是为发善心?还是有什么别的缘故?”

“伯父不肯说。”唐榆目光微凝,回思了一息,又道,“伯父只说,此事不能与陛下明言,得遮掩着,不然只怕越描越黑,听着的确像是另有缘故,我却也不好细问了。”

语毕他看向她,眼中隐隐含着几许不安:“思婉,此事很古怪。”

“的确很古怪。”徐思婉摇摇头,“今日去见皇后时你不在,不然你会见到更怪的事情。”

唐榆一奇:“什么?”

徐思婉道:“那双夫妻或许只是为金钱所惑,心下又觉得或许有那么两分可能我就是他们的女儿,被人一怂恿就入了京。但皇后……先是默许滴血认亲,后又提出要差人去那夫妇村中与我家彻查,就好似她认定我家中必有不干净之处,全然不怕打了自己的脸一般。”

唐榆轻轻吸了口凉气,眉宇轻锁:“这不应该。我再三问过徐伯父,问他此事有多少人知情。他说除却当地的一些人,徐家便只有几个亲信知道始末。徐家与皇后的娘家又没什么走动,没道理平白传到她耳朵里。”

“正是如此。”徐思婉颔首。

唐榆追问:“陛下是何态度?”

“事情太匪夷所思,陛下倒是不信。”徐思婉顿了顿,“皇后请旨彻查他没有准允,更直接杖毙了那双夫妇。但……我怕皇后心中笃信家中不干净,待得陛下的怒火过去一些还是会查。”

“这倒不必怕。”唐榆摇头,“就算这孩子是真的,但并不是你。不论她是去当地查问还是去查徐家,总会查明白的。徐伯父官拜侍郎,想栽赃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你不如就坦坦荡荡地让她去查好了。”

不,她怕。

徐思婉紧紧抿唇,不知该如何同他解释。

在那孩子的问题上,家里自然是不怕查的,可家中藏着更要命的死罪。她的身世一旦被翻出来,足以让整个徐家覆灭。

“你容我想一想。”她轻声道。唐榆点点头,不再多言。见她沉吟不语,他就安安静静地退出了寝殿,折去小厨房,让他们为她煮了碗馄饨来。

就算出了天大的事,不吃不喝也是不行的。

从小厨房出来,他又去向花晨问了今晚是谁值夜,然后找到原该值夜的小林子,告诉他:“今晚我守着娘娘,你去睡吧。”

那碗馄饨徐思婉最终只吃了三个,而后整整一夜,她只庆幸皇帝忙于政务,没有过来。

他不过来,她就不必在这样的时候还分心与他虚与委蛇,便得以专心思量此事背后的究竟。她于是一整晚都几乎没睡,翻来覆去地去猜各样可能,将这十几年的经过都想了个遍。

临近天明时,她终于支撑不住,迷迷糊糊地昏睡过去。这般昏睡间,心神却并不肯停歇,浑浑噩噩地还在想,朦胧中甚至有些平日注意不到的记忆浮现出来,她鬼使神差地听到一句:“唉,大人不必客气,我也是蒙过秦家的恩的。能帮大人救下这孩子,我只当是在报恩。”

弹指之间,徐思婉一下子醒来。

她惊坐起身,一声轻叫随之出喉。

“思婉!”唐榆夺门而入,定睛只见她一口口惊喘着气,柔荑紧紧攥着被子,攥得骨节都泛出来。

“思婉……”他几步上前,坐到床边,将她的手握住。他本只想给她些安抚,却不料她蓦地扑进他怀中,手搭在他肩头,长甲扣得他皮肉生疼。

唐榆不自觉地屏息。

徐思婉一时并未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只是迫切地想求一份安慰。她于是在他怀中僵了良久才渐渐缓过来几分,脑中的嗡鸣淡去,她回神间连忙松开他,失措地躲着他的眼睛:“抱歉。”

“做噩梦了?”他温声,她摇头,滞了滞,又连连点头。

其实不是噩梦,但比噩梦更可怕。因为她想起了当年的一些旧事,连带着知道了那女孩子是谁。

当年秦家落罪,是因先帝的一道旨意。但秦家势力那样大,也并非一朝间就被脱去问斩,而是先被抄了家,一家老小在府中被看押了很长时间。

在那期间,有几位叔伯长辈绝望自尽,高悬在正厅梁上的尸身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

后来过了很久,一家人才被押出了秦府,落入牢中。在朝为官的有好几位入了诏狱,余下的老弱妇孺则大多进了京中的天牢,她也是其中一个。

她不记得自己被关了多久,或许也没有过太多时候,牢门在一日深夜被打开。狱卒沉默无声地进了门,母亲将她晃醒,紧紧地抱了抱她,跟她说:“阿菀,爹娘对不住你,日后乖乖听你徐叔叔的话。”

她当时睡意昏沉,根本没反应过来出了什么事,那狱卒就将她抱了起来。她被他抱着,迷迷糊糊地穿过牢室间狭长的甬道,走出很远才突然发觉自己远离了家人,一下子大哭出来。

那狱卒见她哭,一边走得更急,一边笨拙地哄她,可她还是哭得撕心裂肺。直到他将她抱进一间刑房,刑房里别无外人,只有母亲口中的“徐叔叔”在等她,她看到熟人才静了静,接着就又继续大哭起来。

那时她太害怕,哭得太狠,后来再度睡去好像都是因为哭得太累了。再加上年纪小,她这些年来几乎从未想起过,那天还出现了一个女孩子。

当时,那个女孩子也睡着,睡在徐叔叔——也就是她如今的爹爹的怀里。狱卒将她交给爹爹的时候,爹爹将那个女孩交给了狱卒。

她哭得泪眼迷蒙,只透过泪眼依稀看到那女孩子与她差不多大,但并不知是谁。

现下,她知道那是谁了。

是她大意了。

这么多年,她只知道自己为徐家所救,却从未细去探究过,在天子震怒时救一个死囚有多难。

虽然一个三岁小孩不会引起太多注意,但瞒天过海的事,总要将事情做得周全。

所以爹爹买了一个将死的孩子,换了她。牢中那个“秦菀”,后来应是顺理成章地被记成了病死。

皇后理应不知这些,只是以为现下的她就是那个孩子。可若皇后真的查下去,就会顺藤摸瓜地将这些事都摸出来,到时她不过是一死而已,可爹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