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是朕的错(第3/4页)

“二姐姐。”赵辰看着赵端端塞到他手中的钱帛,抿着唇说,“你自个的钱够花吗?”他知晓,二姐姐还得管那济幼堂的事儿,大多时候那边的账能平,偶尔少不得要二姐姐亲自填补。

赵端端挥了挥手,笑道:“你瞎想什么,上回进宫,阿姐给了我可多东西呢,怎么会不够花?”

赵辰眉尖微蹙:“可大姐姐给你的,大多是用具,很多还有宫中敕造的印记,岂可轻易变卖?”说着,他将那钱帛匀了些出来,塞到赵端端手里,“你可别都给我了,再说,我住在国子监中,要这么多钱作甚?”

若是去往国子学读书,他便得一旬才能归家一次。

长兄长姐与他差得岁数多,相比起那需得仰望的二人,他与赵端端则更亲近些。

难免有些挂怀。

云竹入内时,便瞧见这俩人推让钱帛的一幕,不由“噗嗤”一笑,同身侧另一女官道:“瞧瞧,瞧瞧,都还没到时候呢,俩人倒是先伤感起来了。”

赵端端面色有些赧然,掩唇轻咳了几声以掩饰尴尬。

“二姑娘与二郎君急什么呢。”云竹无奈笑笑,“娘娘已给二郎备好了去往国子学的花销,大可不必在意这些。”

几人说着话,前院来人,说是侯爷请二郎君过去说话。

赵端端只觉有些不妥,起身想要随着一同去,却被那侍从给拦住了:“二姑娘,侯爷只唤了二郎去。”

“那我呢?”云竹笑意盈盈,那笑却不达眼底,“也不是我自个要去,全然是替娘娘去瞧上一遭。”

那侍从再没话说,只得默许了。

正厅中,见着次子过来,赵维民先是温声关怀了他几句,倒叫赵辰有些受宠若惊。

毕竟还是个半大少年,多少是渴慕父母关爱的。

然父亲的下一句话,却叫他如坠冰窟:“你功课好、人也聪慧,阿爹向来是不担心你的,你也从未叫阿爹操心过。倒是你三弟,总是有些顽皮,叫阿爹替他操碎了心。”

他说是操碎了心,眼中却带了三分笑,全无任何不满之色。

“你功课这般好,连你祖父也是屡屡夸赞过的,在那儿都能学得好。阿辰,不若这国子学的名额,便叫你三弟去罢?”

赵辰浑身冷到极致,他掐着手心回:“父亲,此恩典,是祖父为儿子向先帝讨来的,又如何能转赠?何况国子学要求年满十四,舜年还差上半岁多呢。”

“你祖父说的是小孙儿。”赵维民面上带笑,温声道,“当年,你三弟可不就是他小孙儿么?差上半岁不紧要,给他报大些便得了。”

原来早都打算好了,就在这儿等着呢。

赵辰面色发寒,难怪不叫二姐姐来,若是二姐姐过来,以她那性子,必定会哭个天翻地覆,直叫宫里也知道才好。

父亲怕宫里知晓得太快,引得大姐姐来出头,便从他这儿入手,想要快刀斩乱麻将此事定下。

可父亲错了。

他平日脾气虽好,那是因为没必要争,争也什么都争不到,还不如乖巧些,以博取父亲几分怜爱。可事关自个,他不可能就这么拱手让人,继续大度下去。

“那时,祖父并不知晓,还有舜年这个孙儿。”赵辰躬下身子答,“祖父只当儿子是他小孙儿,方有此求。”

他说这话,无疑是揭穿了赵舜年私生子的身份,是那般不告父母而苟合下的私生子。

赵维民神色一僵,徐氏亦是满面涨红。

旁边云竹脸色阴了下来,沉声道:“淮安侯说话前,该当三思为好!当年淮安文宣侯本就是为阿辰郎君求的恩典,岂是说能转赠就能转的?我还在这儿呢,淮安侯便说要改三郎的年岁,此举与欺君何异?况且此事是娘娘提起,你也该思量娘娘的心意!”

赵维民神色一僵,旋即道:“云司宝,舜年亦是娘娘阿弟,娘娘自然也疼惜他的。”

什么阿弟,云竹心里头暗啐了一声,倏地沉下面色:“十根手指尚有长短,淮安侯自个子女也分厚薄,娘娘那儿,自然也分亲疏了。”

被她挤兑一通,赵维民面色愈发的臊。

赵维民道:“云司宝,我给那程祭酒的信件中,已然提及了舜年名讳,阿辰这厢,便等改回罢。若是进不成国子学,便是入那太学,也是一样的。”

云竹怫然大怒,冷笑道:“淮安侯若执意如此,此事,我自会回禀娘娘,请娘娘来裁夺!”

说罢,她却是径直转身走了。

前后不过两刻钟的工夫,便收拾好了行囊,领着宫人浩浩荡荡的离去。

-----

云竹回宫时,赵懿懿正要准备出发亲蚕。她头戴十二花钗,身着皇后亲蚕鞠衣,足蹬乌舄,妆点整齐,叫人下意识抬目仰视。

听云竹诉完经过,她挑了挑眉稍,淡声道:“他怎么不去死呢。”

云竹心下一惊,匆忙抬目扫向四周。

这、这……娘娘从前再厌恶那淮安侯,也从未这么直白的骂过啊。她也就出宫这么几日,娘娘的性子,怎就……

她急忙看了圈周遭,见是无人才放下了心,皇后咒骂亲父,传出去到底不是个好事。

赵懿懿一面往眉心描绘花钿,一面淡声道:“放心,没人,都被我遣走了。”

云竹稍稍松了口气,立在一旁静静等着。

待皇后描好眉心那朵梨花,施施然起身时,却见她抬目看了眼窗外,淡笑道:“我想起来了,上回叫左姑娘抄的那几遍清静经,字迹不是很端正,一直忘了叫她重抄。我们赵家向来以字闻名,她既入了赵家的门,自不可辱没我家门风,就让她再多抄几遍练练罢。”

“哦,还有,昨儿个我梦见祖母了,她说自个身子不爽利,叔母远在豫章,便叫徐夫人去寺中住几日,替祖母祈祈福。”

“至于旁的。”她揉了揉眉心,“待我回来再处理罢。”

她起身,由众人簇拥着朝外行去,直至那恢弘壮阔的仪仗处,登车前,却瞧见了一道熟悉的人影。

那人影逐渐朝她走近,温声解释:“朕那日应承过,陪你一道去的。”

“妾身正好不熟悉流程,如此,便多谢陛下了。”她俯下身子行了个礼。

她嘴上说着谢,面上带着笑,眼中却无半点喜色。

对他如何,仿佛半点也不放在心上。

顾祯忽而觉得自个很可笑。

他一直想着,要将前朝的那些个事处理好,因此,在着手处置那批世家时,半点也不曾手下留情。

也因此,他满心满眼一直只有政事,从未装过旁的。

可谁知,前朝事尚且未毕,后院却先着了火。

作者有话说:

懿懿:……

顾祯:我陪你去啊

懿懿:嗯

顾祯:你多说几个字不行啊?@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