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安息日Ⅰ(第2/2页)

[《安息日》的诞生是一个偶然,是一位疯狂的艺术家在灵性彻底扭曲的状态下创作的作品,其中封印着疯狂而扭曲的恶灵。它的每一任主人,都不可避免受到灵性的污染,要么走向疯狂,要么被恶灵所吞噬。因此,这幅画一直被封印在艺术家协会最深处。]

[但他却从这幅画中得到了灵感。]

[凡人之身,终难长久。若能创作出一幅同等级的作品,以灵体的形式藏身其中,或许便可长存下去,直到未来的某一天,天地复苏,他将有机会在新的时代苏醒。]

[“我不做人啦!”]

[但这比留下灵性烙印还要难上千万倍。]

[而《安息日》就是最好的借鉴。]

[这原是被艺术家协会视为禁忌的黑暗圣典,他要创作至少同等级的作品——这种能禁锢灵体的作品,其特性必然是扭曲的。]

[他要做的便是想办法维持理智,让自己不至于如画中恶灵一般被污染扭曲了灵性。]

[《最后的晚餐》就此诞生。]

[心存善念之人,沉迷不醒之人,如登天堂。心存恶念之人,抗拒挣扎之人,如坠炼狱。越是被污染,心境反而越平和。越是抗拒它的污染,精神反而会越发失常。]

[他抛却孱弱之躯,化作画中之灵。]

[这一睡便是近百年。]

[天地异变,灵气复苏,法则松动。最后一个艺术家从长久的沉眠中苏醒。而那些被末法时代封印了灵性的奇物也因为法则的松动而“醒来”,重新焕发出奇物的光彩。]

[——趁着艺术家从画中脱身的瞬间,神智不清醒,在《最后的晚餐》中被艺术家长久压迫的画之灵,第一时间卷画而逃,耗尽了刚刚恢复的一点灵性,辗转落入某位收藏家之手,终究还是在不久之后重归原主。]

[与此同时,这位苏醒的艺术家赫然发现,许许多多属于艺术家协会的藏品,也在他陷入沉睡的这些年,不知为何流落到世界各地。]

[决心重建艺术家协会的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寻回艺术家协会的失物。]

[——尤其是遗失在外的《安息日》。]

……

“你们听说过《安息日》的诅咒吗?”

与此同时,这颗星球遥远的彼端,一款大火的探秘节目正在进行中,这一期的节目录制背景,赫然是当年那场世界大战的战区,这许多年来仍未获得多少重建的偏僻地带。

漫天的乌云垂落,于大片废墟之中,古旧的城堡犹如残肢断臂拼凑而成的扭曲躯体。

呜……

冷风悠悠拂过,低沉的旁白讲述前奏。

“故事是这样的。一百多年前,一位毕生都想成名却始终郁郁不得志的画家被巨大的压力击垮,在精神失常的状态下,彻底发疯的他亲手杀掉了自己的妻子与女儿。”

“以人皮为纸,鲜血为颜料,他画出了一副远超他生平所有作品的传世之作,一幅以一家三口肖像为主的全家福。”

“这幅画的名字就叫《安息日》。”

“……他私下邀请朋友们来参观自己的画。不明真相的人们赞不绝口,称赞他为不世出的奇才。他们坚信,将会有更多人和他们一样欣赏这幅画——”

世人向往的名与利,万众瞩目的光辉与全世界的赞美,似乎就要降临在这个曾郁郁不得志、几乎被命运埋没的人身上。

然而,美好的未来还没来得及降临,这位意气风发的画家便在创作完成的第七天夜里,离奇死去,死状凄惨。

“……据说,被发现时,他全身的血液都被抽空,皮囊与骨肉分离,完全成了一团模糊的肉块与骨架,就坐在那幅传世之画面前,空洞洞的眼窝直勾勾盯着画。”

“而人们也发现了这幅画的秘密。”

——它本身便蕴含着莫大的罪恶。

画家离奇的死亡姿态获得了种种解读。

“……有人说,这是他至死也放不下自己的画,放不下成为大画家声名远扬的梦想;还有人说,是亲手杀死妻女的愧疚与懊悔折磨着他;但更多的人倾向于相信,是被他亲手杀死的妻女回来向他复仇了。”

——画中的恶灵残忍折磨了他。

“画家定居的小镇,流言甚嚣尘上。后来的某一天,小镇治安官得知画的价值,悄悄昧下这幅画,又在不久之后,将之高价卖给一位富商。”

“当天夜里,小镇治安官同样离奇死亡,据说死因是惊吓过度,心脏病发。”

“而那位富商同样在不久之后去世。他的死因是夜间梦游跌入湖中。”

“——但他的儿女都说他从不梦游。”

“富商死后,他的儿女瓜分了他的遗产,因嫌弃那幅画不详,转手卖了出去。”

“此后近十年,这幅画辗转流落,历经过多位主人之手,每一位主人都不得善终。要么突然死亡,要么神志不清彻底发疯。”

“这幅画因此被称作诅咒之画,都说画中寄宿着最邪恶的恶灵,将会吞噬画主的灵魂。”

“这就是《安息日》的诅咒,也是我们这一期节目的探秘主题。”

“我们收到观众来信,据说有人在这附近看到过恶灵出没,还有胆大的探险者在夜晚听到女孩的哭声,短短半个月,前后曾有十多位探险者在这附近的废弃古堡中入住,他们都说曾经看到过那幅传说中的诅咒之画,还试图带走。但可惜的是,这么说的人后来都疯了。”

“我们仍不知道《安息日》究竟在哪里。它是真的存在,还是人们编造的谎言。”

“这次我们的挑战就是,废弃古堡三日三夜。探寻诅咒之画的秘密。”

“——诅咒的传言,究竟是真是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