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开学(第2/3页)

军校的招生简章已经印发好了,郁自安大手笔地在申报头条连登十天,常平还跑了临近的不少省份,找了当地知名的报纸刊印了他们军校的招生简章。

这份招生简章里最显眼的恐怕就是堪称顶尖的师资力量了,以前国内是有过军官和士官学校的,后来都没落了,就是因为很多优秀老师出走,所以生源越来越少,可兴国军校的这份招生简章,老师们的履历金灿灿的似乎能闪瞎人眼。

郁自安自知他和军校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都没什么名气,所以便把宣传的重点放在了学校的师资上,不是他自夸,这些老师都是他从各地请回来的,人品和能力水准都是有保障的,大多都有过国外顶尖军事院校的留学经历,所以自然看起来光芒四射。

甚至潘时年都被他拉进来做了个编外的机械工程实践教师,他本人是佛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的,家里又开着机械厂,将来军校的学生去他的厂里实践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陕西渭南的一处土匪窝,下山置办米面的小六子带着人回来,照例给寨子里大少爷买了份报纸上来。

这处寨子里的大当家总共就一儿一女,女儿还小,儿子今年已经十八岁了,叫王鹏程,光听这名字就知道大当家对这孩子寄予了不少期望,当然,望子成龙大概是所有父母的心愿了。

即便是土匪也不例外。

王大当家幼时家贫,长到十几岁基本没吃过一顿饱饭,家里的地都是佃来的,一年忙活到头只能勉强不饿死,原本这样的日子凑合着也能过,祖辈都是这么过来的。

可麻绳专挑细处断,王家的女儿长大后出落得水灵动人,被村里的地主老爷相中做了二房,结果不出三月,就惨死被人用席子裹着抛了出来,王家父母当时就惊厥过去了,他们只有两儿一女,现在唯一的女儿出门三月便没了,这让夫妻俩怎么接受。

王大当家那时年轻气盛的,他和姐姐关系极好,所以便趁着那个地主老爷去逛窑子出来时给了他几榔头,人当时就没了命,他自知此举会连累家里,便说服一家人跟他上山当了土匪。

那年头陕西匪患很严重,一般的官府都不敢直接跟土匪对上,所以他就这么保住了一条性命,后来因为为人义气,敢打敢拼,被寨子里的大当家看中做了女婿。

他和妻子感情极好,两人婚后生了一儿一女,还专门请了山下的私塾先生给儿子取名叫王鹏程。

王鹏程自小在山下念书,同学都不知道他家里的事情,只以为就是普通家庭,他就这么顺顺当当地念到了高中毕业,本来是该去考大学的,可这孩子不知道哪儿根筋不对,一个土匪的孩子竟然想去上军校。

这可把人难住了,要说一般的大学他只要考上了就能去,可军校还真不一样,国内军校很少,而且招生非常严格,政审尤其看重,王鹏程家里是土匪这事儿根本瞒不过去,人家有专门的人过来查的。

所以这孩子就准备出国留学了,国内的考不了咱考国外的呗,这不这段时间一直在山上死啃外语,还不忘让人下山回来给他捎带份报纸。

就爱分析时政了,一个抱负远大的孩子,学习也好,就是家里背景给他耽搁了。

不过今天,他从小六子手里接过报纸扫了一眼,立马就呆住了,而后嘴角上扬,眼神炯炯地盯着整篇招生简章看完。

嘴里还喃喃自语,“德国柏林工科大学、德国陆军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佛吉尼亚军事学院、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终于,等他再次通读全文后,一下子高兴地跳了起来,拿着手里的报纸就往外跑。

“爸,爸!”他气喘吁吁地停下脚步,一手捂着腰,手中挥舞着那张报纸,大声冲正在靶场练抢的父亲喊道:“爸!我不用出国了!”

王大当家闻言嘴咧到了耳根,他把抢扔给手下,几步走过来问道:“儿子,你说的是真的?真不出国了?”问完之后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微一变,“你不考军校了?”

王鹏程摇头,将手里的报纸递给父亲,跟他解释:“爸,上海办了一个兴国军校,这间军校对学生的政治背景和来历不做限制,爸,我想去上海念书,您看看他们登出来的老师名单,一大半都是国外留学回来的,还有不少是军旅出身,有过作战经验的。”

最近几年各地世道都不太平,陕西这里有国府的驻军,但兵力很少,当地的大军阀有两三个,土匪也不老少,在王鹏程看来,他们家一直当土匪就不是个稳当事儿,不知道哪天被哪方势力看不顺眼就剿了,人家还是名正言顺的。

所以他其实是不想出国的,出国了跟亲人远隔万里的,出个事也不能帮着照应,于是这兴国军校的招生简章一出,他当即决定去上海,要是有机会的话,他还想劝自己爸爸金盆洗手,关键是这一寨子的男女老少没法安置。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王大当家听了儿子的话高兴地连连点头,“好,好,好!咱们就在国内念军校,外面那么远呢,老子都没出过咱们县这地界,你猛地一说要出国,我和你妈心里七上八下的,你说这出去了人生地不熟的,有人欺负你爸也不知道,上海好,咱们就去上海,等你开学了,爸和你妈有空还能去看你呢。”

王鹏程笑着:“带上妹妹一起。”

王大当家连声应好,拍拍儿子的肩膀,让人吩咐厨房整治一桌好酒好菜来,这事怎么也值得庆祝一番啊。

无独有偶,藏区崇岩土司家里也热闹着呢,原本兴国军校招生的事还传不到这边来,可谁让他们部落刚接待了几个记者,这不在席间就说起这件事了。

当天晚上,崇岩土司就跟夫人商量着,想送小儿子出藏学习,就让他去军校,小儿子中学是在拉萨那边的公学上的,见了许多英国人欺凌藏民的事情,所以一直想着去当兵,崇岩土司之前一直舍不得,把他留在家里,让他帮着管理头人和底下的农奴。

可最近藏区时局不稳定,加上大儿子对于弟弟管理部落的事情很有些不满,崇岩土司便想把小儿子送出去,反正家里的田地农奴大多都是要留给大儿子的,为了避免他们兄弟感情恶化,还不如及早让两人分开。

“你觉得我想的怎么样,咱们给老二多带些钱,把他奶妈的五个儿子给他带去打下手,纳木林家的几个孩子和他从小一起长大,感情还算深厚,让他们跟着出去,也算是送了他们一份前程,要不然他们至死都出不了崇岩部落的领土。”

崇岩土司夫人迟迟不说话,崇岩土司把人翻过来一看,才见妻子眼泪汪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