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实验验证都正确?(第2/3页)

“这个……”

戴天庆不擅长打口水仗,被驳了一句不知道该说什么。

韩辉就不一样了。

虽然韩辉平时不怎么说话,打招呼都是对人一笑,但脾气可称不上好,她几乎是指着邓叔芳的鼻子骂,“你有什么资格在论文上做点评?你都不碰医学研究,改行政了,当学报医学论文编辑的资格都没有。”

“你就是故意打压人,对吧?我告诉你,别把玩行政那套,用在对付人上。”

“阴险、卑鄙、无耻,我说的就是你!”

“我这就去上面举报你,哗众取宠、滥用私权!”

韩辉骂了半天还不解气,临走用力把电脑显示器,直接推到了桌子下面。

“嘭!”

“咔嚓~~”

办公室顿时一片狼藉。

韩辉毫不在意的转身离开,戴天庆赶紧跟上,心里对韩辉的评价,再拔高了一筹。

这个女人……

惹不起!

邓叔芳同样惹不起,他在办公室里气的要死,但仔细考虑了一下,还是什么都没做。

他不是惹不起韩辉,是惹不住生物医学研究所。

现在是戴天庆和韩辉找过来,谁知道其他研究员什么想法?谁知道所长阎学林、老院士郑盈儒什么想法?

一、两个研究员、教授都不算什么,一群研究员、教授,再加上院士,代表整个生物医学研究所,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真把事情闹大的话,他会成为那个‘被轻易舍弃’的对象。

“不和女人计较!”

邓叔芳只能这么想,也有点想不明白,“赵奕才刚来大学吧?怎么就认识这么多人,还被说是生物医学研究的天才?”

“可能吗?”

他再次翻看那一片论文,还是有些搞不明白。

邓叔芳感觉欣慰的是网上的舆论,舆论对他是一片正面的点评。

有说他学问高的,有说他公正严明的,有说他风趣幽默的……

邓叔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他觉得自己像是成了网络明星。

这个感觉太好了!

……

赵奕对舆论倾向也有些不爽,但事实就是事实,被验证是早晚的事情,他就一心的放在学习、研究上。

他去拜访了贺明成教授。

虽然贺明成公开宣称不认他这个学生,说当不起他的老师,但赵奕还是叫了声老师,当然了,贺明成本来就是老师,做了一辈子的研究、教了一辈子的书,不管是真心假意的,叫了也肯定不吃亏。

赵奕找贺明成就是来探讨怀尔斯的费马猜想证明过程的,贺明成对此有一定的研究,懂的东西也很多。

虽然没有完全看懂,但有些步骤是能做详细讲解。

这对赵奕非常有帮助。

贺明成对赵奕也非常的热情,他在书房里给赵奕做讲解,讨论起了双面几何问题,还谈起了谷山志村猜想。

在听贺明成讲解、和贺明成一起讨论的过程中,赵奕发现贺明成确实是很厉害,各种数学原理信手拈来,他做出了一些提问,马上就能得到答案。

有些知识太过于深奥,理解起来很不容易,贺明成担心他跟不上思路,还故意放慢了速度,给出一些消化的时间。

很快贺明成就发现,赵奕的理解能力非常强,有些不懂的复杂知识说一遍,差不多就能记住了。

有些论证过程的反应速度,甚至说有些不可思议,明明没有做过相关的研究,却快速的说出了过程。

“这就是天才吧?”

贺明成觉得自己真是老了,年轻人的思维跟不上了,明明是他在做讲解,有时候就变成了赵奕在说,反倒他有些跟不上思路。

他只能苦笑。

赵奕在贺明成家里呆了有两个小时,其中一个多小时时间,都是讨论数学问题,发现老教授明显有些疲惫,就干脆感谢后离开了。

赵奕才刚走到楼下,就被一个记者拦住了。

燕华大学是对外开放的,但有的地方对媒体还是做限制,教师楼住着很多老教授,肯定不会让外来人随意进出。

记者明显是偷着进来的。

那个记者抓住机会发问,赵奕有些不耐烦,有些郁闷的还是说了一句,“我发的论文是猜想,猜想就是猜想,是说一种可能,但也是否准确也能够验证。”

“如果有人质疑我的猜想,可以用实验来验证啊?这又不是世界难题!”

赵奕说了一句就走开了。

记者记录了下来。

很快。

一家不知名的小媒体,就在网络上发布采访赵奕的新闻,他们只是把赵奕说的话报道出来,但反响并不怎么好。

许多媒体转发了新闻内容,但网络多数评价都是,“赵奕是不想承认失败。”

“这种医学机制猜想还用验证吗?”

“肯定是错的啊!”

邓叔芳也跳出来接受了媒体采访,他以老师训导的口气说道,“赵奕是个个天才,他一直都很成功,在计算机、数学领域,取得了很惊人的成就,但每个人都会有面对失败的时候。我的目的就是让他意识到,失败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失败后,没办法再站起来。”

“只有坚定不移、不怕失败的人,才能走向成功的终点!”

“这也是对他的一次磨练……”

同时。

生物医学研究所的人也注意到了报道。

戴天庆和赵奕很熟悉,韩辉和赵奕也说过几句话,对赵奕的天赋非常欣赏。

两人在走廊里说着。

韩辉很愤怒地说道,“那个姓邓的太不要脸了,他做研究不行,就想点歪门邪道,想靠这个出名。”

戴天庆点头,说道,“你看今天的新闻了吗?赵奕接受采访了,说猜想能够验证。”

“当然能验证。”

“我们或许可以试一试。”戴天庆思索着说道。

“试试?”

韩辉有些不可思议,她不赞成网上对赵奕的点评,更不赞成邓叔芳的做法,但赵奕的‘猜想论文’,确实是难以理解了。

医学研究,怎么能做猜想呢?脑子里随便想想,就能解决医学难题,研究所、实验室也就没必要存在了。

戴天庆点头道,“可以说是。我仔细看了那篇论文,虽然说是医学猜想,但其中的过程说的很条理,反正以我的知识,找不出什么问题。”

“如果一个顶级的研究员,发表了同样内容的论文,并标注是实验得出的推论,我肯定相信是真的。”

韩辉思考着点头。

“这是最不可思议的地方。”戴天庆认真道,“论文阐述的心肌炎发病过程,逻辑清晰、各种反应都是合理的,但靠脑子里想象,当然不可能得到全部正确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