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大召寺(第2/2页)

“你倒是会恭维我。”三娘子说,“可就算我不愿赵戟称帝,我凭什么支持你?

“宁王宵小,辽王年幼,诸王被废,赵氏血脉中,唯有我可担此重任。”赵渊说,“我若继位,愿承诺夫人,开放互市,繁荣贸易。两国交好,百年无战。”

“百年无战,说得轻巧,如何做?”

赵渊回答:“我想过了,若只是立下契约,总有打破的一天。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放互市,以商止战。”

“开放互市?如何开放?”

“原先的互市,只有大同一处。未来除大同外,开放永州、宁夏、宣府三地共计二十一处口岸互市,允许粮食牧畜交易,更允许盐商贩卖,定价护价。

“从此漠南的牧民可以用牛羊来换得粮食盐巴,青黄不接的时候再不会饿死人,更不会越过边墙频繁劫掠汉人。自然而然我边疆百姓亦不用受苦。”

“……你,真要这么做?”三娘子犹豫了片刻问。

“这样做,我亦仔细思虑过。”赵渊回答,“不只是为了获得夫人的支持,更是北边安定的长久良策。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去。

若贸易往来加深,便互相依赖,干戈难起。”

此时,阳光从繁琐的雕花窗框中铺洒进来,照耀在纱幔下佛祖的身上。

银色的光芒闪耀,照亮了大殿,更照亮了墙壁与藻井中的漫天神佛。

周遭藏语的念诵声从其他殿内传来,在大殿中竟然形成了回声,激荡几轮竟震耳欲聋。

赵渊抬眼看那银佛。

幔帐下,它慈悲的面容刚刚露出一角。

然而殿内众人却似乎透过这样的面容,瞧见了未来的日子。

解甲归田、马放南山。

天下终无战事。

--------------------

【注1】成吉思汗的血脉,乞颜孛儿只斤氏的后裔。

【注2】这个是架空的故事。在真实的大明历史上,实际上土默特部落的三娘子促成俺答封贡的时候,便开放了十一口岸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