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狗洞、不如,我给你钻狗洞?(第2/3页)

吱吱笑了,没再胡说,怕再挨板子。

山房里自在,只夫人不大自在。

颜珞找她玩去了。外面催得紧,颜珞不去管,反而悠哉悠哉地找性子不大和善的婆母说话。

只这婆母比公公听话多了,见她来,笑脸相迎,并无昨日不快,反而问她住得可习惯。

一番嘘寒问暖,让颜珞都找不到机会找茬。寒暄片刻后,她问夫人可玩叶子牌。

夫人自然爱玩,平日里几家夫人凑在一起是一定会玩的,就因为她玩,颜珞才问的。

夫人傻眼了,颜相跑来就为了玩叶子牌的?

事情好好像有诈。夫人警觉,没应,推脱今日事情多,颜珞不勉强,说今日陪着夫人说话。

上房本就冷清,她这么一闹,又添了几分诡异。婢女婆子浑身不自在,夫人屁股下面像有针在扎她,一刻都坐不住。

待了一上午,说东说西,整个上房鸦雀无声,几乎无人敢说话。

午时,颜珞回自己的院子吃饭去了,夫人大喘气,自己的上房也不敢待了,匆匆去找顾阙。

“你招惹她了?”夫人心有余悸,看着颜相那张冰冷的脸,心中害怕。

顾阙斜靠着软枕,歪了歪脑袋,故作无辜,“她太闲了,听闻大理寺出事了,她下午就要走了。”

“你可晓得,我现在腿都是软的,你说,她作何捉弄我呢?”

“旁人家尊敬婆母,与婆母说话是孝顺,你可晓得,她就是要了我的命。”

夫人害怕,顾阙噗嗤笑了出来,一笑牵着背上的伤,疼得又不敢笑了,哎呦一声。

夫人瞥她:“你笑话我做什么?必然是你招惹的,你二人赶紧走,我都害怕了。”

当着女儿的面,她也没有隐瞒,不觉得丢人,颜相是出名的阎罗,幸好分府居住,不然再来几回,吓都要吓死了。

顾阙笑死了,憋着笑,又很难受,便道:“她很可爱的,性子好,不会伤害你的。”

“话是这么说,旁人说她笑面虎,她一笑我就害怕。”夫人拍着自己的胸口,害怕极了。

顾阙知晓颜珞要搅得侯府不宁,思考须臾,问道:“要不我回相府?”

“回去吧,我害怕。”夫人觉得难看,赶自己女儿走,这多么荒唐。若是自己不走,只会人人不宁。

顾阙看了夫人一眼,道:“您别慌,我明日就走。”

颜珞可是作妖的性子!

****

颜珞午后果然走了,夫人叹了口气。

颜珞出门,侯爷就回来了,去山房找顾阙。

凌昭伤得不轻,柱子压在腿上,若晚了片刻,腿都要坏了。

顾阙问:“怎么就着火了?”

“大理寺前院被炸了,院墙塌了,众人去救,忽略牢房,失火的原因还没找到。不过,魏国公被烧死了。他的牢房在最里面,凌昭去救他,半道被砸了。”

“若不是救他,凌昭也不会受伤,眼下,太后震怒,追究大理寺失职。”

顾阙叹道:“可惜了,不过死了也就死了,湘王的心腹也死了吗?”

“对,都死了。凌昭还没醒,不然我倒可问问,这件事有些蹊跷了。”永乐侯也觉得奇怪,魏国公刚进去就失火,像是故意的。

顾阙装糊涂,糊弄道:“我也觉得有问题,颜相出去了吗?”

“去宫里了,陛下召见,必然是拿出解决章程,毕竟是国舅。”永乐侯哀叹,当初回京之际,他断腿,魏国公曾来府上宽慰,如今,竟落得被火火烧死的地步,可见凄惨。

顾阙不想说这这些事,道:“我明日要回去了,母亲害怕颜相,我就不待了。”

提及颜相在府里作妖,永乐侯嘴角也抽了抽,没有挽留,“明日初三,也好。”

“父亲,你都不留我吗?”顾阙下意识地问。

永乐侯面如土色,讪讪道:“想留,但是颜相着实让人吃不消。”

“不就输子了吗?”顾阙不明白,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有女儿重要吗?

“你被人打得满地找牙,你觉得正常吗?”永乐侯没好气道,越想越气,没有挽留,甚至也赶人:“明日回去吧。”

谁知晓明日还会闹什么事。

顾阙:“……”

****

颜珞最烦的就是朝会以后还要开小会,烦透了,偏偏不能离开,以前身子不济,也可以避开。

如今,身子好多了,站一站也不觉得头晕,避无可避。

太后哀痛,第一时间想的就是追封为王。大魏也有异姓王,一般都是战功赫赫或者对朝廷有诸多功绩者,像魏国公这般是没有的。

第一件是就没说得过去,太后不肯,拦住众人非要说,说来说去,太后就盯着颜珞不放了。

恶人还得颜珞来做。

颜珞只一句:“魏国公涉嫌叛国。”

“你……”太后险些被这句话气死,喘了会儿气,怒斥颜珞:“他是被陷害的,若不是陷害,他怎么刚进大理寺就被火烧死了,明明是蓄意的。”

颜珞不怕被人骂,也不怕被太后眼睛瞪,横竖三天两头有人刺杀她,也不怕再被人杀一回。

于是,她认真与太后掰扯,“太后,您说是冤枉,可几位主事大人亲眼看见的。您说蓄意,湘王派来探子也死了,倒像是魏国公杀人灭口,一不下心将自己也烧死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颜珞!”太后脸色煞白,手指着颜珞,瞬息间只想将颜珞千刀万剐以泄心头之恨。

颜珞无所畏惧,又是三两句话怼了回去,莫说是追封为王,恨不得剥了公爵。

太后气得不行,新帝暗自偷乐,还有一件事,大理寺没了,还得重建,颜珞提议先搬去刑部凑活,待修成后再搬回去。

然而陆松不肯了,大理寺事情多,挑刺,不肯接受。

大理寺卿都伤了,眼下也没人撑着,不知是谁提议,将大理寺并入刑部,设一新的主事。

太后不肯,这么一来,大理寺等同送给了颜珞,不成不成。必须重修大理寺。

这时,颜珞慢悠悠地拿出一本文书,前线兵甲不足,朝廷置若罔闻。

户部在太后手中,颜珞沾不到边,她只提出疑问,其他的交给太后。

大魏一年也就一百多万收入,去年修城墙修刑部就花了二十多万,又打战,钱都花完了。

颜珞说道:“臣觉得先给兵甲,再修大理寺。”

太后拒绝:“大理寺何等重要。”

僵持不下,太后提一句:“今年加赋税。”

颜珞微笑,上前揖礼:“太后所言极是。”

这样,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太后要追封魏国公为王,颜珞懒得去争,面上露出‘不得不松口’的姿态。

不日,圣旨落到魏国公府,追封魏国公为齐王,然而府里无世子,齐王妃接了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