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举办皇宴, 没道理将六皇子这一个外出“剿匪”的功臣抛下,然而在大荆,八月末为秋祈节, 即是为秋收做一番祈祷。这一天,白日皇帝要亲自登坛祈谷,夜晚则在御花园举办秋祈节宴会,无论哪一种,都断然没有为一人推迟的可能。

这是年后的第一次皇宴。

为表丰收欢庆, 秋祈宴盛邀文武百官, 可携亲属家眷,君臣同乐, 无高低贵贱之分。

去年此时荆缙才知晓自己的身份,山村闭塞, 他大字不识,连这一天皇帝会祈谷都不知道。

而今年此时他在金奉寺后山的山泉之下,痛苦的咬破嘴唇,周身的炽热仿佛能将山泉蒸发。自然更顾不上秋祈节了。

偶师在一边无聊的扒着松子,身边聚了两只松鼠, 乖巧的等她扒开。

住持要下山做法事,接待客人的事就落在了空呐法师身上。他与学者相对而坐, 一老一小都似狐狸,一个笑眯眯, 一个睁着无辜的双眼, 面前的棋盘上却你来我往杀意迸溅,凶猛异常。

两人心思各异。

金奉寺与皇寺有所往来, 自然知晓这一天的重要性——空呐看到浮云山庄人出现在皇子身边, 就已经猜到了他们打算拥立自己看中的皇子上位, 兼之月路宗被灭的消息正盛,想忽略都难,自然更乐得默不作声,断然不可能提醒他们秋祈节一事。

虽然太子或者别人登上皇位对他们金奉寺没什么益处,但这位六殿下登上皇位,对他们绝对只有坏处。

只要看到浮云山庄不如意,他们就开心。

学者的心思只有十之一二放在棋盘上,更多的,则是在盘算京城内的形式。

自从荆纪成为太子之后,婉贵妃一直想要成为皇后,然而皇帝连太子都不满意,又怎么会愿意她成为皇后。

她向太后提议秋祈宴,也是在隐晦的提醒她,现在后宫之中还缺一个女主人。

太后倒也是放心,向皇帝询问过后,将宴席布置一事交到了她的身上——这本来是皇后的分内事。

后宫中最有权力的两个女人心思各异,前朝的男人们也同样如此。

临出行前,步丘鸿步将军拍了拍自己儿子的肩:“今晚务必不要出风头。”

步却青严肃的点了点头。

而卫家,卫丞相倒是没带自己的女儿——她与步却青不同,步却青名声好气质佳,是大家闺秀的最佳夫婿;她却是痴心被禁的大皇子甚至投湖自杀的怨女,就算是丞相之女,自家爹有些实权的官宦子弟都绝对不会娶她为妻。

卫丞相可以不带自己的女儿,步将军却不能不带自己的儿子。

等卫丞相离开,卫姲立即换了一个表情。

千面从屏风后走出来,摇头叹息两声:“卫姑娘,你就一点都不伤心,京中人现在都拿你当笑话呢。”

卫姲瞥他一眼,给自己倒了杯茶一饮而尽。

“他人看法与我何干,今日开怀畅饮,明日人头还在不在都是未知。”

千面摇晃折扇的动作一顿,抚掌而笑:“倒是小生小看了卫姑娘。”他笑声稍停,状似小心翼翼的斟酌,又似希望卫姲问他。

卫姲瞧他一眼:“怎么?”

千面又是一声哀叹,自言自语似的道:“卫姑娘心思豁达,实非我辈能及。只是不知,卫姑娘若是知晓大公主也心仪步公子,今夜会祈皇帝赐婚,不知卫姑娘会不会焦急呢?”

卫姲立即抬起了眼帘看他。

就算是看他这张脸足有数月,就算能够默画下来,当他站在面前的时候,也仍会令人惊艳。

朱唇粉面,月貌花容。

这本是形容女子的词汇,放在他身上,除却那一分潇洒之意,竟也极为合适。

就是这张嘴,贯会说写气人的话。

卫姲相信步却青,却不愿意千面舒服:“那时便请阁下扮成我的样子,替我出嫁了。”

千面鼓了鼓脸颊,折扇一张,遮住半张脸,露出的眼睛眨眨,真诚道:“姑娘放心,有我们在,总不会叫他们如意的。”

……

贤好不在身边,现在跟在皇帝身边的是一个面容微僵,不苟言笑的老太监。

“皇上,该沐浴更衣了。”

皇帝瞅他一眼,更怀念贤好了。

另一边,乌涂雅也梳洗一番,穿上乌驼的服饰,坐上了进宫的马车。

在她的内心深处,她是拒绝的。这一刻,她的心情诡异的与步却青同步:希望今晚谁也别注意到她。

乌涂雅到的时候,已经来了不少人,看到她都露出了惊讶神色。

而众朝臣这才想起来,还有个乌驼公主在京城呢。

乌涂雅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了笑。

战败和亲来的公主自然不会有什么地位,她的位置比较靠后,但也正好能看到大多数人的反应。

婉贵妃坐在皇帝身边,俨然以皇后自居;太子在皇帝下首,时不时看向自己的妹妹与步却青,荆彩蕊顺着他的目光看到步却青,见青年丰神俊朗,脸颊微红,后者心无旁骛,只顾埋头吃菜。

而卫丞相目光巡视,最后也落在了步却青身上。

卫丞相一辈子与步丘鸿针锋相对,对他的为人最是清楚不过,断然不会是顾及名声之人,步却青身为他的儿子,也理应不会差到哪去,若是能叫他喜欢上姲儿,那姲儿的婚事就不用愁了。

一时之间,聚集在步却青身上的目光格外的多。

乌涂雅缩了缩脖子,她对步丘鸿有些印象,当年他驻守边疆,可是将一众邻国压的喘不过起来,如果不是知道没法策反他……

嫁给他的儿子还真的不错。

乌涂雅摇摇头,半趴在桌子上,也吃了起来。

别馆哪都好,就是饭菜没有宫里的香。

太后不喜热闹,是以她单独在屏风之后,距离宴席正座有些距离,她对安姑姑眼神示意,安姑姑点头,趁着一个宫女过来,将怀中的小纸包塞到了她端着托盘的手中。

宫女手指微勾,不动声色的将纸包抓在掌心,一如往常的行礼告退,随着其余宫女的步伐前往御膳房。

与此同时,为荆纪布菜的太监也向后退去,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

御膳房可以说是今天最忙的地方。

纵是夜晚,也冒着腾腾的热气,御厨和厨工忙的团团转,胡听一人惊叫一声:“哪来的橘猫!”

“快抓住它,那是要给皇上送去的!”

其余人一听哪里还敢旁观,忙将手上的东西放下,开始赶猫。

然而这橘猫虽胖,动作却灵活的很,一脚采翻了盘子,撞翻无数调料,才在驱赶之下跳上了房梁。

端着托盘的宫女已经鱼贯而入,等在院中。

御厨长看着一团乱的御膳房,愤愤瞪了一眼在房梁上舔爪子的橘猫,沉声道:“全部换盘重新摆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