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第①②个故事!(第2/2页)

大家都没有吃,只是在等桑丘子村的村长、书记到来的时候,各自吃了点。而等桑丘子村的村长、书记来了后,没有意外,苏清之、吕嘉木、路娜、胡莱、乐雯华就是这一年到桑丘子村插队的知青。

坐的是牛车,一路上,比较善谈的胡莱一个劲儿跟赶车的书记说话,村长在一旁抽旱烟,刚好吹南风,烟雾吹得人满脸都是。

惹得坐在牛车后面的人连连咳嗽,苏清之没咳,不过侧了一个面,开始欣赏沿路的风景。

大约天擦黑的时候,牛车终于驶回了村子。

往年来到桑丘子村插队的知青,虽然每年都有,但都是一两个。哪里像现在一样,一来就是五个。就存在一个问题,并没有修知青院,平日里知青们都是借住在村民家里。

苏清之他们大几率会这样,不过也有可能会选择年久失修的空房子稍微维修,让他们住进去。记得原书中就是这样安排的,而且新修葺的知青院距离牛棚不远,吕嘉木这位孝顺的男猪脚就是借助了这点,前期不动声色的将祖父、生父照顾得好好的。

后来还是因为陷入复杂的四角恋情,才暴露了吕嘉木成分不好的问题。

其实这没什么的,这么说吧,很多下乡插队的知青,其实家庭成分都不好。在城里面待着,日子说不得还没有下乡插队,在乡下当知青来得好。

有时候,在城里到处都风起云涌的时候,下乡插队当知青,无疑是能选择的最好出路。

回到村子,由于天已经黑了,不好安排住所,所以苏清之一行五人,是分别借住在村长以及村支书家里。等到了第二天,才开始安排住所。

村干部们既倾向于让苏清之一行五人按照惯例,借住村民家,又倾向于选择以前的房舍稍微修葺当做知青院提供给知青们居住。

“以后会有更多的知青来咱桑丘子村插队,一直借住村民家也不是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