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第3/3页)

茵茵没问她想上班怎么不去卫家的公司,也没问她好好的少奶奶不做,怎么想出来工作,只是想了想道:

“我记得你之前大学没有读完吧?”

叶雅静羞愧地点头:

“在上京大学,刚读完大三就没读了。”

“现在不说技术不技术的,就是一般的工作也是要看文凭的,我建议你不如先把剩下的一年大学读完,拿到毕业证之后再找可能更容易找到合心意的。”

名牌大学毕业的想找份工作,在国内还是挺容易的。

“可我……可我退学了。”

“有办理退学手续么?”

叶雅静摇头,那会正跟家里闹得很凶,哪想得到去学校办理退学手续。

茵茵想了下:

“这样,你留个手机号给我,我帮你问一下,如果能办成休学就可以重新回学校上学,有消息我再通知你。”

叶雅静大喜:

“谢谢!谢谢嫂子!”她退学后就后悔了,不管工作不工作,她都想把大学上完。

偏自己又没有门路,她爹和哥哥不管她,她是没有办法办成学籍的事的。

在离开家后,她的朋友们都远离了她,真正想要做什么的时候才发现,没有一个帮手。

茵茵摇头,再问她不需要搭车便离开了。

车上孙琪问茵茵:

“部长也没多在意他这个妹妹吧?”

茵茵摇头:

“我管她不是因为她姓叶。哪怕是一个不认识的女性遇上了麻烦,我知道了也会帮忙的。”

孙琪点头,茵茵很关注妇女儿童权益,这确实是她会做的事。

最终叶雅静终于和卫绪宁离婚了。

叶爱国虽然没说认回这个女儿,但也没完全不管。

请了个保姆照顾妞妞,由他来支付保姆工资,又给她交了一年大学学费,剩下的就不再管她。

经过这半年的磨练,叶雅静已经成熟多了,如果是以前对他爹这样的安排早就抱怨连连,和她妈讨好处,此时却没有任何不满。

她很感激她爹,没有真正不管她。

她已经过了叛逆期了,知道从前自己能那么任性,过得那么随心所欲全是凭借她爹,没有她爹,她什么都没有。

叶爱国暗自观察一段时间后终于满意了些。

总算是有所长进了,也能叫他放心一些。

能沉下心来生活,又有几个人的日子过得差呢。

叶雅静没有遗传到叶家人的精明能干,好在经历过现实的打击后叫她能满足于现状,几年后再次结婚,倒也平淡地过了一辈子。

耿美琴篇

“妈又在看新闻了?”

“谁知道呢?现在谁看电视不是看电视剧,看电影?就这老太太,整天喜欢看财经新闻。”

儿媳妇不满道。

“行了,别抱怨了,等这个月发了工资,差不多能攒够钱,到时再买一台电视,你想看啥看啥。”

耿美琴眼中滴落浑浊的泪水。

现实和她曾经的梦里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她一直关注着苗家,苗家人是成了富豪,但这次不是苗于荣,而是苗于富和苗于贵。

苗于荣竟成了伟大的科学家!

而她的前小叔子苗于华,竟成了军委副元首,时不时出现在电视上。

苗家下一代也是非常厉害,兄弟虽然多,且还是堂兄弟,但因从小吃一口锅的饭长大,现在也都没分家,便跟亲兄弟也没多少差别。

在他们的努力下,苗家的富贵显然还能撑上几代人。

而苗家最出名的还要属那个被自己百般嫌弃的小姑子。

提起苗茵茵的名字,从小孩到老人就没有不知道的。

随便一个人都能说上几条她的功绩,什么参与高产种子研究,让全国人民都能吃上饱饭,什么发明了智能手机、电脑,什么每年为国家税收创造新高度,解决了十几万人就业困难等等。

同样出名的还有她开办的学校,继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后,应请多人的请求,苗茵茵又开办了一所成人职业学校。

专业有数控、外语、厨师、电脑编程、挖掘机、服装设计等好就业的专业,毕业后还会负责推荐工作。

这一学校的设立解决了许多低学历又没有技术人的就业问题,受到全国众民的一致好评。

就连耿美琴的儿子、女儿都是在这个学校上过学才有如今的好工作的。

当年一个糊涂的决定让她后悔了一辈子。

在知道苗家不会再要她后,她也就认命了,听了家里人的话又嫁了个老实人。

婚后老实地过日子,再不做不切实际的梦了。

趁着开放初期用攒下来的小钱做了点小买卖,日子总算是过得去,至少把儿女都供上职业学校,还给儿子娶了媳妇,买了房子,她这辈子也算是不白活了。

至少比起上辈子要像个人。

只是不能戒掉一个习惯,那就是看电视,从电视上了解苗家的情况,想要打听苗于荣的事,这已经成了她的心魔了。

三哥,如果还有下辈子,我一定不会再错过你了,你能再给我个机会让我嫁给你么?

耿美琴眼泪成串地滴下。

等她儿子安抚好媳妇,又看了孩子写完作业,偶然看到她还坐在客厅看电视,就想提醒她该睡觉了,不想走近才发现,他妈已经去了。

顿时大哭起来。

其实这些年他心里对他妈是有怨的,怨她为啥想不开跟野男人跑了,怨她为啥没把他生成苗于荣的儿子。

每当他工作疲惫和受主管的气时都会生出这种怨恨。

如果他是苗家的少爷,那生来就是娇生惯养的,哪还用为了吃穿发愁?还要为几块钱不敢得罪领导?如果他是苗家的少爷,那就是走到哪都有别人来巴结,而不是他去巴结别人。

只是这一切在看到他妈死后都化成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