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格外厉害(第2/4页)

张洁:“苏叶,你来这边擦玻璃,那边的地我拖。”

人手不够,就算照顾林苏叶她也只能自己多干点。

林苏叶笑道:“没事,就拖个地嘛,第一遍脏,多拖两遍就好啦。”

她正忙着,就见几个孩子从外面咚咚跑了,莎莎也挥舞着小手绢跟在后面。

她惊讶道:“你们怎么来了?”

蓝海军一马当先,“林阿姨,我们给于老师请假过来帮您打扫卫生,于老师同意的。呶,这是准假条!”

他把皱巴巴的请假条给林苏叶看。

王小利也挥舞着扫把喊道:“我们是搞卫生小军团!”

林苏叶怕他们逃课,就把请假条拿过来瞅瞅,于慧敏那几个字的笔迹倒是和作业本上很像。

莎莎笑道:“妈妈,你不要怀疑,我监督他们,他们不敢撒谎的。”

她拉着林苏叶的手去一边坐下休息,让大军他们四个帮妈妈打扫。

林苏叶嘴上说不用他们帮忙,心里却美滋滋的,觉得孩子长大懂事了,不用当妈的操心还知道关心妈妈,真好!

张洁和蔡秀芳都懵了,其他妇女也很惊讶,纷纷道:“哎呀,人家这孩子咋教育的啊,我们天天给孩子说要孝顺,可人家嘴上说得好,该出力的时候人影都不见。”

“可不咋的,我还跟我儿子说,下午过来帮我收拾卫生,人家压根儿没搭理我。”

“这几个孩子咋这么稀罕人呢。”

吴美娜原本还想讽刺林苏叶矫情,结果这会儿来了四个半大孩子,一个个动作麻溜地扫地拖地,她讪讪的就不好再说酸话。

她拿着拖把也坐到一边去歇息,觉得林苏叶在这里也挺好,起码以后搞卫生有人帮忙,不用她们动手。

这时候莎莎哒哒地跑过来,对吴美娜说道:“白阿姨,我们是替妈妈打扫卫生的,不是替你哟。你还是要自己劳动的。”

她握着小拳头,做了个加油的姿势,“加油哦!”

吴美娜气得登时脸都绿了。

莎莎就拉着林苏叶去院子里,她要帮妈妈做借书证和借书卡。

林苏叶写字,她给盖图书馆的章。

吴美娜累得晕头转向,粘了一头一脸的蜘蛛网不说还吃了一鼻子灰,出来看到林苏叶和莎莎在院子说说笑笑地写借书证、借书卡,她登时酸得牙齿都倒了。

“哎,有人真是命好啊,自己娇滴滴的什么都不用干。”她忍不住跟另外一个妇女说酸话。

那妇女却羡慕得很,“我有三个孩子,个顶个的就会气人,啥时候有人家孩子一丢丢懂事,我可就烧高香喽。我得问问人家怎么把孩子教育得这么懂事。”

林苏叶看时间差不多,就赶着孩子们赶紧去上学。

她拿手帕给莎莎擦擦手,“乖宝儿上学累不累?”

莎莎摇头:“妈妈,我不累,老师说我困了就去她办公室睡觉。”

于慧敏对莎莎特别照顾,整日嘘寒问暖,怕她困怕她累的。

林苏叶笑了笑,就让她和哥哥们上学去。

大军就去问张洁:“阿姨,你们图书馆的值日生是怎么安排的?”

张洁笑道:“你们还想常来啊?”

大军:“嗯,以后只要我妈妈的值日生,我们就来替换她。”

一周七天,周一闭馆休息,那么要打扫六天。

她们有六个人,分成三组,晚上轮流值班顺便打扫卫生。

张洁就招呼一声说分组,看看谁想和谁一组,互相搭配一下。

吴美娜立刻道:“我和林苏叶一组。”

张洁瞅了她一眼,“吴美娜,你觉得合适吗?”

你之前一直跳着针对人家,现在和人家一组?人家乐意要你吗?

吴美娜却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的,自己之前也不是针对林苏叶,而是针对男人职务高就能拿到工作,现在自己也有工作,自然就不针对人家了呗。

林苏叶就道:“我和张姐一组。”

蔡秀芳就道:“吴美娜,你和我一组。”

她们认识时间久,她觉得吴美娜除了那点毛病也没大问题,所以一直处得也可以。

她也怕吴美娜和别人一组闹矛盾,她跟吴美娜也约束一下。

当天下午打扫完室内,接下来两天再擦擦玻璃,收拾一下其他地方基本就搞定。

说是图书馆,其实也就连成一圈的十几间屋子,中间上面搭了顶棚,就显得空间开阔。

为了避免漏水,书架都是在房间里的,窗户也不大,都镶着玻璃窗。

有些窗户上还贴着封条、标语等,都得撕掉擦干净。

等她们再把借书证、借书卡等准备好,图书馆就正式对外开放了。

图书馆开放以后,也不是很忙,毕竟运动刚结束,之前不重视教育、没收烧毁不少书籍,大部分人都还没有阅读的习惯。

她们五点下班,晚上轮流值班顺便打扫卫生,到8点锁门。

如此一来林苏叶倒是如鱼得水。

她每天吃完早饭,送走上学们的孩子们就过来图书馆,哪怕不是她当值的日子也来看书、做笔记。

她陪读的时候自学了小学语文、数学,现在想看看初中的语文和数学。

她发现语文还好,基本都是共通的,高年级也顶多学一些诗词古文以及写更高深的文章,数学却完全不一样。

数学变难很多!

那她是真的不擅长。

虽然以后上夜校有老师教,她现在还是得提前预习一下。

她基本晚上五点半回家,吃过饭还会写会儿初中数学作业。

因为她每天也要写作业,小岭都不敢糊弄,更不敢不写。

如今不只是薛老婆子监督他写,莎莎还监督他写得认真、整齐,要是糊弄就被莎莎要求擦掉重写。

小岭感觉自己真是被戴上了一个大枷锁,还甩不掉的那种。

这日林苏叶回家,帮薛老婆子做完晚饭,六点多小姑骑车回来。

她自行车后座带着一个藤条筐子,里面装着麦糠和鸡蛋。

林苏叶好奇道:“明春,你买的?”

小姑笑道:“顾知青给你的。他说咱们来军区吃什么都定量,怕咱们鸡蛋不够吃的就从村里悄悄买了几十个。”

薛老婆子带了四只下蛋的母鸡过来,谁知道一换水土,有一只蔫了,只能炖炖吃肉,还有两只水土不服不肯下蛋,也只能等待被吃掉的命运。

只剩下一只母鸡还在下蛋,一天一个也不够家里人吃的。

现在家里伙食比在乡下改善一大截,煮鸡蛋、鸡蛋羹、炒鸡蛋、蛋花汤,那基本上不断的。

虽然食堂也有,可那不是得限量供应么?

鸡蛋不自由就是不爽。

薛老婆子见天说这里哪哪儿都好,吃鸡蛋不自由,在乡下她能从老妯娌家买,这里得偷摸去外面找那些乡下农民进城卖的,还有红袖箍抓人家,人家也不见天来,所以她逛个五次能买到一次就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