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第2/4页)

而且,随时可能因为被派遣会社需求的变化,导致失去工作机会。

虽然劳动派遣会社还会给社员发放基本的一笔薪资,但那实在难以保障完全的生活所需。

陶知命知道他在想什么:“采用劳动派遣的方式,既能降低那些还有希望重振起来的会社经营的成本,也能为那些无可挽回的会社职员一条新的出路。这是当前经济趋势下无可避免的问题,内阁也必然会出台正式的劳动派遣法案。有出路,总比没有出路好。况且,我们的培训事业,我们投资的新产业,将来都会需要新型的人才。我们的派遣社员,以后说不定会成为真正优质的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青田永臣有点不懂。

在霓虹这样一个螺丝钉文化非常浓厚的社会,许多人一辈子就呆在一个会社、从事某一条业务线的工作、掌握一门专有技能。

复合型人才这种说法听起来很高端,但青田永臣不是很理解。

陶知命也没有多解释:“去做吧,哪怕看在我现在的号召力份上,也能先将这件事开展起来。至于将这项事业培育到稳定盈利期所需的资金,长信银行会进行长期支持的。”

青田永臣怎么听怎么觉得这像是为了帮助担任通商产业大臣的桥本太郎积累支持率,毕竟如果就业率因此好看一点的话,会有不少家庭念他的好。

派遣社员……它好歹也算是一份工作嘛。

他低头看着陶知命给他的方案,又生出一些期待来。

派遣的范围,将来还包括国外吗?确实,三友在海外也已经有相当多的布局。

想着媒体时不时讨论的自杀问题,这大概就是时代的产物吧。

除了一点:“那千年堂这边……”

陶知命抬头笑看着他:“当然是继续参与,劳动派遣会社的事,牵头起来,组织得力的团队。三友财团内部的整合,人力资源的劳动派遣也会是一个纽带。亲爱的父亲大人,难道看不出这里面的巨大价值吗?如果劳动派遣会社最终签约着数十万的派遣社员,这可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呢?”

青田永臣霎时懂了,于是眉开眼笑起来:“我明白了!”

说到底不管是不是真的为了选票,但掌握着数以万人计的饭碗,确实是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至于说数十万……那也太离谱了。

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愿意选择劳动派遣这种就业方式。

他根本不懂得霓虹经济将走入何等的循环,也不知道仅仅十年后,霓虹的非正式员工就突破1000万人,占到全部雇员超过30%的比例。

苦一苦普通人,苦的就是这样的人群。

《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用》这部电视剧里面,你们的老婆结衣酱所扮演的,不就是这样一个派遣社员吗?

……

村山富觉得命运不公。

1月是大地震,3月又爆发了一个恶性事件。

焦头烂额的村山富就这么看着社会党在5月的地方选举中败北。

他现在渐渐有点理解细川熙,处于这个位置上的焦虑和压力,是真的难以言说。

关西灾后重建的利益蛋糕,毫无疑问只能将大部分划分给大财团。也只有他们,才能够组织起足够的力量,迅速完成一些最基础的工作,挽回地震之初应对迟缓的坏影响。

但那也很难快速生效,何况利益蛋糕主要归于大财团,又有另外的坏影响。

与之相对的,则是桥本太郎那边因为三友财团对长信银行重振进行的快速推进,各种各样的措施一个个使用出来呈现出的日新月异。

这样的局面下,已经只剩下一个可以挽回颓势的办法。

6月,村山富启程,陶知命也随行。

这是陶知命自重生后,9年多来第一次踏上夏国的土地。

陶知命只是作为投资商的身份,走一圈张罗高科技产业的事。

在他身旁,森稔轻笑着问道:“陶会长,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衣锦还乡了吧?”

陶知命从专机的舷窗外收回目光,回看着他笑了笑:“没有认识的人,衣锦给谁看?此行的目的,还是怎么依靠身份拿到更多优惠的条件,这才是我在思考的问题。”

森稔目光一动,没有多说。

森家在陶知命手上栽过大跟头,他和父亲曾对这个年轻人土下座。

这已经是往事了,如今他已是霓虹的无上之人之一。

当然了,森家也不差。凭借泡沫经济时代霓虹不动产和金融的狂热,森家依靠森大厦集团和森信托,也已经成为巨大的家族。

那时候的隐忍退让,确实换来了在三菱内外的话语权提升。

因为只是将六本木新城的项目悬而未建,倒是利用土地的价值完成了诸多运作。

如今森家和陶知命,就像岩崎家与他一样。有过仇怨,却也亲密合作着。

“劳动派遣的事,等回到霓虹,可以启动了。”森稔忽然这么说道。

陶知命意外地看着他:“哦?六本木新城决定正式启动了?”

“没错。”森稔看着他小声说道,“本来还想再等等的,但既然陶会长提起了这件事,有更低成本的建造模式,当然可以提早一些了。”

陶知命微微顿了一下,就笑起来说道:“非常感谢森家的关照,我会记在心里的。”

岩崎龙之介找他哭过关西重建蛋糕的利益,赤岩天阳暗中请赤岩阳水回去商量过大计,现在森家又和他暗通款曲。

这一切,盐田纲重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看来,是要把森家启动六本木新城建设的这一功,面子记在村山富这个原在野党一方,里子却记在桥本太郎那里。

反正不管怎么说,桥本太郎现在也是内阁一员。

大家装作齐心协力的样子,本质上都在两头下注。

这自然也还是因为如今有一点已经越来越明显:村山富他们,或者小泽太郎他们,实在撑不起霓虹的大局。

桥本太郎通往巅峰的道路,前面已经越来越光明!

……

后来各种学术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去探寻这个过程的时候,总对当时局势的诡谲感到疑惑。

似乎有一层似有若无的雾纱,笼罩着背后的真相。

从平成七年直到平成八年,有太多的事情揉在一起。

如果单纯只是看其中某个角度,就难以厘清真正的局势演变。

而厘清了整个局面的,又搞不清楚某个特别视角里的动作,哪个为因,哪个是果。

但无论如何去梳理,终究是离不开一个特别的人,还有他掀起的波澜。

到了平成八年1月,霓虹终于又回到了以前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