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水坝方案

孙秀云配的药药效很强,姜梨前一日病来的气势汹汹,但第二日醒来后,除了觉得身上还有些酸软之外,已经没什么大碍了。

只是病了后,胃口不是很好,吃了小半碗白粥后,姜梨就再也吃不下了。

孙秀云也知道姜梨刚病了一场,胃口不佳是正常,便也没再劝她多吃一些。

“叩叩叩。”

刚用完早饭,门外便传来了一道很有节奏感的敲门声。

姜梨看了看院子里的沙钟,现在才是早上七点,这么早会是谁呢?

“杨夫人可在?”一道听起来有些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

拉开门,姜梨就见到东津镇的乡大夫穿着一身月白长袍,手中握着一柄折扇,脸上挂着他亲和力十足的笑容站在门口。

“沈大人?”

姜梨诧异的看着门口的男子,现在还是清晨,他怎么会一大早就来找自己,是有什么要事吗?

“杨夫人,昨日听君治水良策,本官彻夜难眠,好不容易见天大亮了,便不请自来再次向夫人求教了。”沈钰温和有礼的道明了来意。

“沈大人过誉了,那些治水之策不过是我凑巧想出的,若是给沈大人时间,想出那样的计策绝不是问题。”

姜梨狐疑的看着沈钰。

就算她确实提出了几条不错的治水计策,但这也不至于让一个乡大夫眼巴巴的一大早上门求教吧?

“杨夫人真的是太过谦虚了,若非杨夫人是女子,就你昨日提出的那几条计策,足以拜相封侯。”沈钰微微一笑,眼底也染上了几分笑意。

他说这话是真心的,受限于时代,能读书的人本就不多,其中聪慧有远见者更少,加上时代对于女子的要求大多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像姜梨这般才华不输于男儿的女子更是世间少见,尤其是姜梨在治水防患上的见地,更是让沈钰觉得自愧不如。

只是眼前这女子似乎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本事,就像是有一人有一身举世瞩目的本事而却不自知。

不过想到眼前的女子从小便生活在东津镇这么一个小乡镇里,从未出过这方天地看过外面世界的广阔,沈钰也觉得她有才而不自知也是正常。

“杨夫人,本官今日前来还有一事想要麻烦夫人。”

“不知沈大人所言何事?若是能帮到大人,我定不会推阻。”

“治水一事刻不容缓,今日难得天气晴朗,本官想邀夫人一同前往泠河勘查一番,若是勘查后没有问题,那接下来就该尽快动工建坝。”

姜梨知道沈钰的要求很合理,虽然今日晴朗了,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再次降雨,治水宜早不宜迟,当下姜梨好不犹豫的应允了下来。

而且从见到沈钰起姜梨对他的印象也不错,在他身上完全没有对女子的成见,就像是昨日,就算是听到自家对他的建议完全不赞同,他也没有丝毫不满,反而非常耐心的听取自己的意见,可见沈钰不是一个心胸狭隘之人。

姜梨是答应了,但一直在院子里还没回陈家的孙秀云急了。

“杨家娘子,你这病还没好利索呢,这几日还是要好好休养才是。”

见到从姜梨院子里窜出来的孙秀云,沈钰眼睛微眯。

据他从陈全那里套出来的信息,眼前这位大娘应该就是医女孙秀云了吧,一大早便出现在姜梨家中的医女,加上昨日姜梨看起来确实身体不适,所以,她这是病了一场?

沈钰仔细打量了姜梨一番,眼前的女子的脸色看起来确实不怎么好,昨日见姜梨的时候,她的脸色还是白里透红的健康,今日一见,脸上的红晕不见,只剩下苍白。

察觉到姜梨还病着,那让姜梨跟着他一同去泠河勘查的举动就有些不妥了。

沈钰手中的折扇一下又一下的拍击着手掌:“杨夫人身体不适,那还是应当好好休息,勘查泠河之事也不急于一时,本官改日再来拜访。”

姜梨摇了摇头:“沈大人,我不过是偶感风寒,现在已经好了,不会误事的。”

一想到按照剧情,未来的东津镇会成为生灵涂炭的水域泽国,姜梨就再也坐不住了。

这段时间居住在东津镇,姜梨能够感受到这个小镇上居民的友善。

每日出门买菜总会送自己几根小葱的卖菜大娘;铁匠铺里总是不厌其烦为自己改造工具的李铁匠,还有杂货铺里每次见到自己总会嘘寒问暖的赵婶子。

还有许多对自己释放善意的人。

姜梨很喜欢东津镇这座宁静美好的小镇,她不想这座小镇被大水淹没,不希望那些脸上洋溢着美好的小镇居民脸上再次染上悲伤。

见姜梨不顾自身还病着也要尽快治理水患,沈钰对她的感官更好了。

如此有才华的女子,又心系百姓,也只有这等女子方配得上自家殿下。

泠河是济江的一级支流,流经过广袤的大平原之后,经东夷群山流入东夷。

“大人,前面便是陵水山了,马车到了这里就过不去了,接下来的路就要靠步行了。”

带路的是一个熟悉地形的村民,他指着前面一座巍峨的高山对骑在马上的沈钰说道。

沈钰点了点头,掉转马头走到后头的马车边上:“杨夫人,前面就是泠河流经的陵水山了,再往前走马车过不去,只能委屈夫人步行了。”

因不放心姜梨的身体状况,沈钰做主给姜梨派了辆马车,此时的姜梨便坐在马车中。

“沈大人,不过是步行,谈不上委屈。”姜梨很快便从马车里走了出来。

她并不觉得自己自己已经虚弱到需要马车出行的程度了,但是沈钰坚持要派马车,她也只能接受了沈钰的好意。

泠河流经陵水山,这个位置竟然比东津镇的位置高出许多。

此时刚经历一场大雨,泠河的水量惊人,涛涛河水如同脱缰的野马从山涧河道中冲出奔腾而下,带起阵阵犹如雷鸣的巨大声响。这样的自然景象太过震撼,站在河道口,姜梨感受着迎面而来的浓郁水汽脸上一脸震撼之色。

而同行之人,除了熟悉地形的村民之外,其余人见到如此气势滂沱的景象脸上的神情也都是震撼不已。

站在陵水山的山脚下,姜梨看着滚滚泠河奔流而下,站在这里,竟然可以俯瞰整个东津镇,可见此地地势之高。姜梨估算了一下,陵水山山脚的海拔和整个东津镇的平均海拔的差距至少在10米以上。

看着奔流而下的泠河,姜梨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日后会水淹东津镇。

泠河通过狭小的山涧河道,本就已经是水流湍急,后又是一个下坡河道,虽然经过多年的流水冲刷,这里的河道已经不再那么险峻,但是高低落差仍然非常明显,这也就导致了一旦泠河冲出陵水山后的流速极其惊人,加上大雨过后,泠河水量暴涨,流速极快的巨大水流冲击而下,必然会对整个东津镇造成难以想象的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