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2/5页)

蒋海朝扫她一眼,无奈道:“妈,您看我这像说假话的样子吗?”

梁慧当然知道儿子是认真的,不然也不会贸然把人带到喜宴上。

只叹息:“要是搁以前,妈绝对不会同意你俩在一起,但经过蕙佳那事儿后,妈是彻底想开了。你这孩子啊,生来就跟你大哥二姐不一样,谁都没法把你束缚住。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想跟谁谈,跟谁结婚,妈都不在意了。妈只要你好好的,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妈啥也不求。”

蒋海朝轻笑出声,迅速洗完脸,就着湿漉漉的手一把揽住他妈的肩膀。

“哎呀,要不然怎么说你是我妈呢,真懂我。”

“我算是晓得了,谁不反对你,你就跟谁好。”梁慧好笑地拍开他:“还笑得出来,就算你妈我不介意你跟谁好,你爸那边不可能不介意,别高兴太早。”

“我爸?”提起蒋胜军,蒋海朝便没了好脸色。

语气也没方才那样轻快,哼着:“管他干嘛呀,他能管得住我?”

梁慧睨他:“人不大,胆子不小!”

……

鹿城除夕当天的习俗是从中午开始吃饭,一直吃到晚上,一套流程下来才叫团圆饭。

到了下午两三点的样子,蒋海朝无聊地坐不住了。

几个亲戚家的小孩拉着他到院外玩雪,他不去,瘫在沙发上睡大觉,亲戚们有的在打牌,有的在喝茶,有的在下棋。

他大爷蒋国伟问他:“海朝啊,去年怎么样啊,工作上还好吗,都二十好几了,对象处了没?”

蒋海朝心思不在上边,眼睛都没睁,含糊应付过去:“挺好,没对象。”

说完脑海中闪过顾芊的脸,蹭的起身望向蒋国伟:“不过我最近在追一女同志。”

一句话惊起大波澜,几个伯母饶有兴致地问起他的桃花事。

说起顾芊,那可就太多话可聊了,扫一眼蒋胜军,挑衅似地与大家伙唠了起来。

直把顾芊夸得那叫一个天上地下绝无仅有的程度,让一众亲戚们目瞪口呆,纷纷嚷着想见见那位厨艺高超,还拥有神颜的女同志。

蒋海朝故作神秘,摇头叹息地往沙发上靠:“可惜我爸棒打鸳鸯,不乐意我喜欢人家,唉,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追到人。”

亲戚们噗嗤笑出来,打趣道:“那就追呀!管你爸做啥,是你喜欢的女同志,又不是你爸喜欢。”

蒋胜军坐在茶几边,脸色铁青。

瞥一眼,蒋海朝面露得意之色,忽然起身,进房间拿了件将校呢大衣,便要出门。

众人不解,梁慧叫住他:“海朝,大过年的跑哪儿去呢?”

“出去有点事,等会儿就回来!”

说完把茶几上的小盒子往兜里一揣,急吼吼地就出去了。

因着亲戚们都在,蒋胜军不好发作,一口茶抿到嘴边,蹙眉一句:“这小子,最近皮又痒了。”

梁慧无语地推搡他:“行了你,一天到晚打打骂骂,都说了好好跟孩子说话,真是不听教!”

茶杯轻轻往桌面一放,蒋国伟也嗔怪地睨他:“胜军,你啊还是老样子一点儿没变。去年就跟你说了,孩子大了不能打,你这老毛病还没改,我看你啊,才是该打!该打!”

蒋家这个大家族里,除了父母以外,最疼蒋海朝的,就数蒋国伟这大爷。

拿他当个宝贝似地,比亲儿子亲孙子还亲,知道他爱吃甜食,逢年过节总要攒着好东西一块儿带过来,就是自家儿孙都没这待遇。

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咱家海朝是老蒋家最俊的后生!咱老蒋家的门面可都是他充着,不疼谁都不能不疼他!”

可谓偏爱到极致。

这不,蒋胜军多教育儿子一句,蒋国伟可是要跟他发脾气的。

“哎呀我的大哥欸!听你说的什么话,海朝那孩子打小顽皮惯了,不打不成器,你们倒是唱了红脸,那总得来个人唱白脸吧?”

“那你老唱白脸也不是回事儿呀,啥时候你也唱唱红脸?不然啊,小心以后孩子不拿你当回事儿!”

蒋胜军毫不放在心上:“我知道,我心里有数。”

……

东部的雪不会下很大,洋洋洒洒,零零碎碎,上一场雪还没盖起来,就被顽皮的孩子们踩得稀碎,迅速败为腐烂的泥

白毛风刮得很紧,风夹着雪粒,打在脸上生疼。

蒋海朝出门后便迫不及待套上大衣,衣领竖了起来,挡住脸,才觉得不那么窒息。

大街上,鞭炮声络绎不绝,路上见不到几个大人,小孩子倒是欢田喜地地在雪地中奔跑。

穿着新做的大棉袄子,大多蓝灰色,却奇异地感受到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味道。

出门出得急,没带手套,一路迎着寒风行驶到七里巷,蒋海朝的手已经冻得没了知觉。

下车后,将车停靠在偏僻的小角落,落了锁,急吼吼地把手往大衣兜里揣。

掏出兜里被揣地暖烘烘的铁皮盒子,置若珍宝般仔仔细细把上面的灰尘擦拭干净,才按照记忆进入巷口。

七里巷比总后大院热闹,进入巷口,随处可见小孩子欢快奔跑的身影,随处可闻的饭香味。

年味浓郁地整个人像浸泡在充满快乐的水缸里,甜到窒息。

一天吃两顿大餐的习俗那是有钱人家,七里巷这边的居民普遍只吃晚上一顿,早上下午都为晚上的餐饭忙活。

张丽华把收音机搬到小院儿里的石板上,下面垫了块木板,上边撑了把小伞,避免被雨雪沾湿。

收音机音量被调到最高,里头播放着逗趣的相声节目,声音响亮到能让全院子的人听见,乐得喜庆,隔壁小孩都忍不住地往老顾家跑。

小孩子们尽情戏耍玩闹放鞭炮,大人们就在院子里干活儿。

炸鱼,炸肉园子,卤猪肉,卤牛肉,满院子都是馍香和肉香,香得小孩围在灶炉边直咽口水,默默期盼晚上快快到来,才能痛快地大吃一顿。

年前攒着的钱票也终于舍得花了,全换成了各种糖果瓜子,糍粑年糕,这些食物平时很少吃,单是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七里巷还是个十分有人情味的地方。

每年春节,居民们都会齐心协力在各自院儿里头,用黄土和秸秆糊一个大火灶,再起一口巨大的铁锅,用来蒸大白馒头,蒸完我家蒸你家!

蒋海朝刚到达顾家小院时,见到的就是这一副谐情景。

张丽华呵呵笑着往大锅下一站,卖力吆喝:“我们家的馍馍蒸好了!下一个谁!快来,别浪费了柴火!”

隔壁牛婶儿忙举手,吩咐孩子们把生面团抱上来:“快快!小子们!上锅,蒸馒头咯!”

顾芊跟着她的几个嫂嫂在搪瓷盆边摆弄馒头,每一只馒头肚上,都要给它用红色食用色素点一颗红点,瞧着就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