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李瑜摸瓜 宁樱的快乐小日子(第3/3页)

萧三娘:“无妨,他块头大,窜几次稀也死不了。”

一旁的翠翠老实道:“万一你家男人骂咱们娘子咋办啊?”

萧三娘柳眉一横,“我自己做的,他敢!”

结果这么一闹腾,那盆传说中能刺激到天灵盖的毛血旺反而成为了街巷里的新宠,实在是因为它太下饭了。

夏日人们本就没甚胃口,忽然来了这么一盆重口味的饮食,真是叫人又爱又恨,既想吃它,又刺激得叫人受不了。

当地人是受不了那份辛辣的,能吃下它的多数都是外地人。

以往在秦王府里李瑜不食猪肉,宁樱也极少处理它,如今在这市井里它有了极好的归宿。

这个时代的猪因为人们不擅阉割,导致膻腥重,不易处理,而浓油赤酱,呛鼻的辛辣咸鲜是它最好的搭档。

腌制后不论是猪肝猪心猪肺猪大肠都能一锅煮,麻辣重口掩盖了它本身的膻腥,非常下饭,而且还便宜。

一时间,宁樱的小食肆倒是销了不少猪肉,这是她始料未及的。

炎炎夏日就在这样的充实中度过,秋冬适宜进补,开始有人来吃锅子。

宁樱也逐渐习惯这种市井小日子。

诚然比秦王府劳累许多,但胜在自由随性,没有那么多规矩束缚,也没有谨小慎微,想开怀大笑就大笑,想到街上走走就去走走,不用看人脸色,更不用伺候李瑜那祖宗。

现在她正逐步融入这个社会,跟街坊邻里也能有说有笑,虽然在生活上不是太宽裕,但时日长久些,总能一点点变得更好。

如果说秦王府里的日子是一眼望到头,那么现在的日子则是朝气蓬勃。

它跟那四方宅院里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那宅院里没有风吹雨打,有安逸稳定的生活环境,而你只需要舍弃自尊安分守己做个奴仆就好。

外头却不一样,它充满着数不清的变故,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承担风险,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

这是它的弊端,相对来说却能让你堂堂正正做个人,至少是能稍微有点尊严的活法。

宁樱喜爱这样的活法,充满未知,充满挑战,纵是前路艰辛,她也能无惧风雨,因为做自己命运的主人真的很好。

这或许是李瑜永远都体会不到的,只因他生来就是许多人的主宰者。

出来了这么久,宁樱倒也不是从未惦记过他,只不过他身上能值得她惦记的估计就是那身皮囊了。

毕竟哪个女人不爱美色,更何况还是那般高级的美色呢?

宁樱可不是那种羞于启齿的女人,经历过事儿,也知道男人的美妙,但再怎么让人流连,也抵不住有尊严的自由。

入秋后的天气日渐凉爽,有客人觉得红泥小火炉搁到桌上有些高,涮烫起来不大方便。

于是宁樱打算把桌子换过,便趁着空闲去了一趟街尾杨家。

萧三娘说杨木匠手艺不错,宁樱过去瞧了瞧,当时杨木匠没在家里,院里只有他母亲秦氏和独子。

那孩子只有八岁大,也不知犯了什么事,被秦氏追着打,满院里跑。

听到敲门,那孩子机灵地跑了过去,宁樱被他撞了个满怀。

秦氏吵嚷着追去,那孩子忙躲到宁樱身后,祖孙二人吵着她听不懂的外地方言,令她哭笑不得。

宁樱忙说明来意,秦氏这才消停了,把她请进院子,用官话说道:“现下大郎还未回来,姜娘子先坐着,我去给你倒点茶水。”

宁樱应了声好,见杨家孩子还站在门口,说道:“进来吧,有外人在,你祖母不会打你了。”

那孩子这才进院子,跑进屋躲着去了。

不一会儿秦氏端来茶水,没看见那崽子,忙问道:“姜娘子,可看到小崽子跑出去了?”

宁樱笑道:“偷偷进屋躲着去了。”

秦氏这才松了口气,直摇头道:“长大了,愈发叛逆,管不住了。”

宁樱回道:“现在还早着呢,待年纪大些,自然就懂事了。”

秦氏摆手,“打小就野惯了,他阿娘去得早,大郎又要忙活生计,全靠我这老婆子操心,可折腾死了。”停顿片刻,才想起了正事,问道,“方才姜娘子说什么来着?”

宁樱:“我想订做几张桌子,要空心的那种。”

秦氏听不明白,道:“你说的我听不懂,不若待大郎回来了我让他去你那边找你,问个清楚。”

宁樱:“也好。”

大家都是街坊邻里,秦氏健谈,同她唠起了家常。

杨家才搬来没住几年,杨大郎以木工手艺为生,活计做得好,家里的生活也过得不错,唯一让秦氏头疼的是自家儿子做了四五年鳏夫,却没讨到一个合适的女郎进门。

宁樱颇觉好奇。

看祖孙样貌挺周正,想来杨大郎也不会是歪瓜裂枣,且家境也不错,何至于落到连媳妇儿都讨不到的地步?

秦氏叹了口气,发愁道:“兴许是月老喝醉酒把他给忘了吧,红线牵桌子腿上了。”

宁樱失笑,“秦大娘可真会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