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 上天格外眷恋她 京市,墨老太……(第2/3页)

虽然有些害臊,但她打心眼里,还是想让别人看看自己写的东西的。

毕竟这么长时间,都是她自己一个人闷头在写。

有时候她也会有困惑,觉得这么一直写下去好像没有个头儿,但深埋在心里的倾诉欲又促使着她不断写下去。

而当独自一人写的时间太长时,这种倾诉欲已经变强到,仅仅写下来也是不够宣泄的。

她想要跟人分享,哪怕是告诉她“停下来,别再写了”都好。

而秦绵绵是最值得信任的人选,她不会嘲笑她,又足够有见识,也许她能解答自己的困惑呢?

得到春兰的邀请之后,秦绵绵拿过本子,在春兰有些羞赧又期待的眼神中,慢慢读了起来。

从这些生涩的笔迹中,可以看出春兰识字不多。听说怎么查字典也是来墨老太太家后,墨老太太教的。

但她绝对足够努力,因为这些字横平竖直、板板正正,甚至力透纸背,明显就是很认真的一个个写成的。

秦绵绵最初只是觉得,春兰的这股精神很值得人敬佩,可当她看了几页时,她逐渐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聚精会神的一页一页向后翻着,一直翻到春兰刚刚写到的最新一页。

看到秦绵绵这么认真的看她写的东西,春兰高兴的手都有些微微发抖。

她抑制不住激动的一直盯着秦绵绵的表情,然后在秦绵绵终于停下之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我写的不好,就是想把那些记下来。我…现在日子好了,可村里还有那么多女人,她们…没我这么幸运…”

“不,春兰姐,你写得太好了!

秦绵绵赞叹道,她没有怀疑这是不是春兰写的,因为每个人的文字都有属于自己的味道,这些文字的字里行间,也和春兰一样朴实。

虽然笔触还显稚嫩,但那种直击人心的真挚感情藏都藏不住,至少把秦绵绵吸引住了,让她忍不住一直读下去。

“真的吗?你真的觉得我写的好吗?”春兰惊喜道。

她只是一直想写点什么,把多少年来沉积在自己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写那个发生在小山村的事,把无数个女人的缩影写在纸上。

哪怕有一个人看到呢,她就觉得那些被埋没在深山老林里的花儿,也有了绽放的痕迹。

秦绵绵点头真诚道,“写得很好,我能感受到你心里的那种力量。”

春兰心满意足了,“那就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有信心了!我要一直写下去,就算是没人看到也要写下去。算是来到这世上一回,给这世上留下点什么了!”

“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看到呢?我觉得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文字,看到发生在山里的故事!”

秦绵绵理所当然道,好故事不该被埋没,那些人也不该被埋没!

春兰却忍不住笑,“怎么可能呢?这就是我写给自己看的。你能说我写的好,我已经够高兴了,别人怎么可能也爱看呢?”

春兰摇头,话里都是不自信。

她才上过几天学呀?她从山里走出来,受到了墨老太太的教导,能写出这些字已经是大造化了,万万不敢想别的!

“你写的好不好是别人评价的,能不能被别人看到,这事咱们说的都不算。

这样吧,我认识杂志社的人,咱们把你写的东西拿给杂志社的编辑看看,能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是她们说了算,你看这样行吗?”

春兰哪敢说不行啊,绵绵比她有见识,说话办事一定都有道理,她从不反驳。

而且听了秦绵绵的话,她心里也有了一点期待,万一呢…

秦绵绵把春兰的手稿送给了她相熟的杂志社编辑,并且说明了是一个从乡下来城里打工的小保姆写的,希望编辑给予一个中肯的意见。

编辑听到这事的来龙去脉之后,郑重地把手稿收了起来,说看完一定给予回复,不管写的怎么样,创作者的精神都是让人感动的。

这事只有秦绵绵和春兰两个人知道,在没有成果的时候,她们不想惊动太多人。

所以俩人像做秘密工作一样,天天聚在一起偷偷说话。

墨老太太和祁影看到两人嘀嘀咕咕,只以为是小姑娘间又有什么新玩意儿了,并没有往别处多想。

等杂志社主编再给秦绵绵家里打电话时,她正在刚刚建好的批发大楼里,听宋石头汇报工作呢。

大楼一共五层,计划是每一层都经营不同的商品,每一层都有几百个店铺,租给各地的批发商,逐渐形成批发大商场。

秦绵绵站在宽敞明亮的大楼里,宋石头戴着安全帽,像模像样地给她讲解。

“我已经把每层最好的商铺都留下来了,肯定是要留给咱们自己用的。你那边的货源充足,没得自己不做这买卖,只让别人做的道理。”

秦绵绵点头,指着这商场的棚顶说:

“安装灯具的时候注意些,光线千万不能太暗。如果光线不好,将来隔断做好,货物挂上之后,商场里就会显得很暗,给人的视觉效果就会老旧。”

宋石头点头,把秦绵绵提的意见一一都记下来,等到几层都逛完,秦绵绵才满意的点点头。

”活干得不错,这个就作为一号楼吧,后续的二号楼三号楼,等着招商结束之后再逐步推进。”

说到这,宋石头眉头微微皱起,有些难言的样子。

“怎么了?有什么困难吗?”秦绵绵问。

“现在倒是没有,只是我怕回头招商的时候,招不到很多批发商。毕竟在南边已经形成了很有规模的批发市场,咱们这刚刚建成,知名度不高。

要是人招不上来的话,那咱这楼可就白盖了,公司的资金压里大半,后续买卖做不起来,那可就…”

秦绵绵明白宋石头的意思,南边现在发展的确实很快。很多工厂也都建在南边,有利于批发商的聚集。

但正是这样,北方才更缺一个有规模的批发集散地,他们这个批发市场也就更有潜力。

于是她对宋石头说:“宋叔,你不要有心理压力,先把咱们的招商广告都打到各家报纸上。是骡子是马,咱们先拉出去溜溜!

回头把咱们的货全都搬进来,通知咱们的批发客户,京市商品批发城正式成立了!以后想要批货就不要去咱家后院儿了,直接都来这个批发城批货!

暂时没有批发商愿意进来也没关系,回头我就去调货,没人干咱们就自己干!

从今以后,咱们不止往外批发时髦的服装,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家居饰品,只要是生活里有的 、市面上卖的,咱们这个批发城就都要有!

只要把名声打出去了,还愁没有人进来做生意吗?只怕到时候不是咱们想法的四处招厂商,而是人家求着咱们要进来呢!”